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车削一批工件的外圆时,先粗车一批工件,再对这批工件半精车,上述工艺过程应划分为()
A

二道工序

B

一道工序

C

二个工步

D

一个工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车削一批工件的外圆时,先粗车一批工件,再对这批工件半精车,上述工艺过程应划分为()A 二道工序B 一道工序C 二个工步D 一个工步” 相关考题
考题 粗车→半精车→精车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4.5B、13.2C、5—11D、1.25—2.5

考题 粗车→半精车工件平面表面粗糙度为0.05。

考题 采用试切法车削一批工件外圆时,得到的一批零件的加工误差一般会呈现()。A、偏态分布B、双峰分布C、平顶分布D、正态分布

考题 直径大、要求高的盘类薄壁工件在粗车后,可将工件装夹在()上精车内孔、外圆。A、花盘B、角铁C、心轴D、卡盘

考题 直径大、要求高的盘类薄壁工件在粗车后,可将工件装夹在角铁上精车内孔、外圆。

考题 车非整圆孔工件时,一定不要分粗、精车。

考题 粗车→半精车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87B、5—10C、90D、88

考题 粗车→半精车→精车工件外圆表面的IT值为()。A、15B、14C、6—7D、10—16

考题 粗车→粗磨→精磨工件外圆表面的IT值为()。A、15B、14C、5—7D、10—16

考题 粗车→半精车→磨削工件外圆表面的IT值为()。A、15B、14C、6—7D、10—16

考题 粗车→半精车→磨削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4.5B、13.2C、5—11D、0.63—1.25

考题 粗车→半精车→精车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87B、1.25—2.5C、90D、88

考题 粗车→半精车→磨削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87B、0.63—1.25C、90D、88

考题 指导高级工,进行高难度偏心工件,双联油泵轴的操作:加工难点、技巧掌握后,最后进行的车削工序是()。A、精车各同心外圆B、精车两个偏心外圆C、铣槽D、半精车偏心圆

考题 车削外圆表面,经济精度为IT8~IT7,经济粗糙度为1.6~0.8μm时,应采用的加工路线为()。A、粗车B、粗车—半精车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

考题 在一台车床上,对一批工件连续进行粗车后,再连续进行精车,其粗、精车加工过程应视为()道工序。A、1B、2C、3D、多

考题 车削薄壁零件,精车时()小可以减小工件变形。A、余量B、刀具C、夹紧力D、外圆

考题 工件外圆精车切削时,要合理选择车刀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考题 车削一批工件的外圆时,先粗车一批工件,再对这批工件半精车,上述工艺过程应划分为()A、二道工序B、一道工序C、二个工步D、一个工步

考题 车一批工件的外圆,尺寸要求为已知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分布曲线中心比公差带中心大0.025mm,均方根偏差=0.025mm,该批工件的不合格品率为()。

考题 粗车→半精车工件外圆表面的IT值为()。A、15B、14C、8—9D、10—16

考题 单选题比较外圆车削与外圆磨削的工艺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车削加工的工艺复杂,加工成本比磨削高;因此工件“能磨不车”B 磨削加工的生产效率低,但精度高于车削加工,因此高精度的零件采用“先车后磨”C 车削加工适合于有色金属的精加工;可达到很高的精度D 磨削加工可以加工高硬度的工件,但不适宜加工硬度很低的工件

考题 单选题采用试切法车削一批工件外圆时,得到的一批零件的加工误差一般会呈现()。A 偏态分布B 双峰分布C 平顶分布D 正态分布

考题 判断题当一批工件装夹时,只要将工件夹紧其位置不动了,就可以认为这批工件在机床上定位了。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车一批工件的外圆,尺寸要求为已知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分布曲线中心比公差带中心大0.025mm,均方根偏差=0.025mm,该批工件的不合格品率为()。

考题 单选题专用夹具的意义在于保证()A 一批工件的形状精度B 一批工件的位置精度C 一批工件的尺寸精度D 一批工件的调整精度

考题 判断题在某机床上将一批轴车完端面后,再逐个打中心孔,对一个工件来说,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应划分为一道工序。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