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上涨,为了稳定物价总水平国务院采取16项措施控制食品价格上涨,稳定人民生活。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遏制CPI继续上涨的是()。 ①政府增加生活补贴 ②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 ③政府落实菜篮子市场负责制 ④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遏制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一方面,要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减少在市场中货币的流通量;另一方面,要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政府增加生活补贴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①错误;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物价增长,有利于遏制CPI上涨,②正确;“菜篮子市场负责制”由市场调控物价,CPI随市场变化,具有不确定性,③错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生产力的提高会带动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降低,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更多 “单选题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上涨,为了稳定物价总水平国务院采取16项措施控制食品价格上涨,稳定人民生活。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遏制CPI继续上涨的是()。 ①政府增加生活补贴 ②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 ③政府落实菜篮子市场负责制 ④大力发展农业生产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相关考题
考题 稳定物价是( )。A.冻结物价B.控制商品价格上涨C.使物价间断上涨D.控制通货膨胀,不使物价总水平持续、显著上涨

考题 根据材料回答 132~136 题。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份比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 %,油脂价格上涨17.4 %,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0。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第12题: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上涨比率最高的是( )。A.消费品价格B.食品价格C.服务项目价格D.非食品价格

考题 要控制蔬菜价格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可以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国家直接制定蔬菜价格,控制物价上涨B.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蔬菜的生产供应量C.大量从境外进口蔬菜,满足国内需求D.引导人们合理消费,控制对蔬菜的消费

考题 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具有的特点是( )。A.持续地上涨B.显著地上涨C.一般物价水平上涨D.能源价格上涨E.消费品价格上涨

考题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30-134题。 2014年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23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2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4个百分点;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1.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6.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0.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4.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5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2014年1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0%、0.4%、0.4%、0.3%和0.2%,衣着、烟酒及用品价格分别下降0.5%和0.3%。 2014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液体乳及乳制品—粮食—鲜菜—蛋 B.水产品—粮食—鲜菜—肉禽及其制品 C.肉禽及其制品—鲜菜—水产品—鲜果 D.粮食—水产品—液体乳及乳制品—鲜菜

考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有所下降的是( ) A.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 B. 居住类价格 C.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 D.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

考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Ⅰ 同比上涨最高的是鲜蛋价格;Ⅱ 各类药品的价格与2005年同比都有所上涨; Ⅲ 纺织品价格同比上涨3.1%;Ⅳ 目前的交通费达到了2元/次;( ) A. Ⅰ B. Ⅰ、Ⅳ C. Ⅱ、Ⅲ D. 全部正确

考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同比价格涨幅相差最大的是( ) A. 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与耐用消费品价格 B. 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与城市间交通费价格 C. 水、电及燃料价格与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 D. 鲜果价格与调味品价格

考题 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具有的特点有( )。A.价格水平持续地上涨 B.价格水平显著地上涨 C.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D.能源价格上涨 E.消费品价格上涨

考题 2010年下半年来我国消费物价指数连续上涨,达到5%以上。为了稳定物价总体水平,国务院采取16项措施控制食品价格上涨,稳定人民生活。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遏制CPI继续上涨的是()①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政府增加货币发行量②连续多次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③政府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制定商品价格④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供应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考题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上涨,为了稳定物价总水平国务院采取16项措施控制食品价格上涨,稳定人民生活。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遏制CPI继续上涨的是()。 ①政府增加生活补贴 ②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 ③政府落实菜篮子市场负责制 ④大力发展农业生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考题 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具有的特点有()。A、持续地上涨B、显著地上涨C、一般物价水平上涨D、能源价格上涨E、消费品价格上涨

考题 2014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7%。据此回答题。 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粮油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引起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A、不变B、减小C、增大D、不确定

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自然灾害、人为囤积居奇、游资炒作、农资价格上涨、政府监管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譬如绿豆、大蒜、生姜的价格曾一路飙升,直逼肉价。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物价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1月21日,国务院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等出台16项措施来稳定物价。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经济学的哪些道理?

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自然灾害、人为囤积居奇、游资炒作、农资价格上涨、政府监管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譬如绿豆、大蒜、生姜的价格曾一路飙升,直逼肉价。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物价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1月21日,国务院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等出台16项措施来稳定物价。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抑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势头。

考题 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持续低迷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利率双降→内需提升→产品需求增加→商品价格水平上涨 ②本币升值→商品进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上涨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上涨 ④扩大政府投资→刺激社会总需求→缓解下行压力→商品价格水平上涨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考题 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为控制物价上涨,政府采取了如下的措施:通过控制货币流动性,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通过发展生产,稳定物价;通过搞好流通,减少商品流通环节;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实施以上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考题 2013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3.3%。为应对物价上涨压力,某地政府提出要为企业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下列做法与对应的“加减乘除”要求一致的是()A、“加法”:增加税收,尽量增加财政支出B、“减法”: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品牌效应C、“乘法”:强化计划,规定生产要素分配D、“除法”:节能降耗,淘汰技术落后产能

考题 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较快,我国为了控制食品价格,采取了()价格政策;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多生产粮食,采取了()价格政策。

考题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针对这种现状,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利率B、卖出国库券C、降低法定准备率D、降低贴现率

考题 近年来,我国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要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A、保持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B、稳定物价,降低商品价格C、控制全国居民人口数量D、提高产品售后服务的质量

考题 2014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7%。据此回答题。 下列对物价上涨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 ②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③居民投资收益一定减少 ④市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题 2007年全国消费价格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4.8%,涨幅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消费价格上涨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因素是()A、居民收入B、居民人口数量C、经济发展水平D、物价水平

考题 多选题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具有的特点有(  )。A持续地上涨B显著地上涨C一般物价水平上涨D能源价格上涨E消费品价格上涨

考题 多选题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具有的特点有()。A价格水平持续地上涨B价格水平显著地上涨C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D能源价格上涨E消费品价格上涨

考题 填空题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较快,我国为了控制食品价格,采取了()价格政策;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多生产粮食,采取了()价格政策。

考题 单选题2010年下半年来我国消费物价指数连续上涨,达到5%以上。为了稳定物价总体水平,国务院采取16项措施控制食品价格上涨,稳定人民生活。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遏制CPI继续上涨的是()①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政府增加货币发行量②连续多次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③政府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制定商品价格④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供应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