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学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
A
与家庭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B
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C
与在业(工作)情况呈正相关
D
与是否在业不相关
E
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更多 “单选题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学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A 与家庭经济水平呈正相关B 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C 与在业(工作)情况呈正相关D 与是否在业不相关E 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1982年我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正确的是A、农村高于城市B、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C、25岁是高发人群组之一D、45岁是高发人群组之一E、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考题
1993年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精神障碍总患病率相比1982年有上升趋势,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是A、精神分裂症B、情感障碍C、酒依赖D、精神发育迟滞E、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考题
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报告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的目的是
A.研究结核病的病因学
B.分析结核病的传播机制
C.便于早期发现病人
D.了解人群中传染性结核痛的分布特征
E.比较不同地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考题
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报告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的目的是()A、便于早期发现患者B、研究结核病的病因学C、分析结核病的传播机制D、了解人群中传染性结核病的分布特征E、比较不同地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考题
我国1982年和1993年2次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调查结果,以下错误的是()A、城市患病率低于农村B、经济水平高者患病率低C、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D、男性初发年龄低于女性E、1993年的城乡患病率均高于1982年
考题
1982年我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56‰,时点患病率为0.47‰B、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37‰,时点患病率为0.67‰C、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76‰,时点患病率为0.37‰D、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66‰,时点患病率为0.47‰E、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86‰,时点患病率为0.57‰
考题
单选题我国1993年对1982年个12地区中的7个地区进行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复查结果显示A
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8.55‰B
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55‰C
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55‰D
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55‰E
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7.55‰
考题
单选题我国1982年和1993年2次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调查结果,以下错误的是()A
城市患病率低于农村B
经济水平高者患病率低C
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D
男性初发年龄低于女性E
1993年的城乡患病率均高于1982年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