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时的依据(原理)为()
A
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氢氧化钠
B
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盐酸
C
羧基的酸性,可和氢氧化钠定量地发生中和反应
D
水解后产生的醋酸和水杨酸消耗氢氧化钠
E
阿司匹林分子的极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时的依据(原理)为()A 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氢氧化钠B 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盐酸C 羧基的酸性,可和氢氧化钠定量地发生中和反应D 水解后产生的醋酸和水杨酸消耗氢氧化钠E 阿司匹林分子的极性” 相关考题
考题
阿司匹林在空气中久放置时,易发生颜色变化(白色→淡黄→红棕→深棕色),其原因是A、阿司匹林发生水解B、阿司匹林吸收氨气C、阿司匹林产生脱羧反应D、阿司匹林水解产生水杨酸,其酚羟基被氧化成醌式E、水杨酸脱羧所致
考题
利用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时,先用氢氧化钠中和,水解,再用硫酸滴定液反滴定,由此能推算氢氧化钠与阿司匹林的摩比是A.0.0423611B.0.0430556C.0.0840278D.0.126389E.0.0854167
考题
下面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有羧基,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中B、分子中有酯键,易被水解,故应在干燥密闭的容器中保存C、有游离的酚羟基,与三氯化铁可发生颜色反应D、水解后生成水杨酸,与三氯化铁反应,呈紫堇色E、化学名称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
考题
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时的依据(原理)为A.水解后产生的醋酸和水杨酸消耗氢氧化钠B.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氢氧化钠C.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盐酸D.羧基的酸性,可和氢氧化钠定量地发生中和反应E.阿司匹林分子的极性
考题
下面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有羧基,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中B.分子中有酯键,易被水解,故应在干燥密闭的容器中保存C.有游离的酚羟基,与三氯化铁可发生颜色反应D.水解后生成水杨酸,与三氯化铁反应,呈紫堇色E.化学名称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
考题
阿司匹林的两步滴定法()A、第一步滴定是为了中和所有的酸,含量以第二步样品消耗的硫酸滴定剂量计算B、第一步滴定是为了消除干扰,含量以两步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剂量的差值计算C、第一步滴定是为了水解样品,含量以第二步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剂量计算D、第一步滴定是为了中和所有的酸,含量以第二步样品水解时消耗的氢氧化钠量计算E、第一步滴定是为了中和所有的酸,含量以第二步样品水解时消耗的硫酸量计算
考题
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时的依据(原理)为()A、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氢氧化钠B、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盐酸C、羧基的酸性,可和氢氧化钠定量地发生中和反应D、水解后产生的醋酸和水杨酸消耗氢氧化钠E、阿司匹林分子的极性
考题
单选题阿司匹林的两步滴定法()A
第一步滴定是为了中和所有的酸,含量以第二步样品消耗的硫酸滴定剂量计算B
第一步滴定是为了消除干扰,含量以两步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剂量的差值计算C
第一步滴定是为了水解样品,含量以第二步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剂量计算D
第一步滴定是为了中和所有的酸,含量以第二步样品水解时消耗的氢氧化钠量计算E
第一步滴定是为了中和所有的酸,含量以第二步样品水解时消耗的硫酸量计算
考题
单选题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时的依据(原理)为()A
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氢氧化钠B
阿司匹林酯键水解,消耗盐酸C
羧基的酸性,可和氢氧化钠定量地发生中和反应D
水解后产生的醋酸和水杨酸消耗氢氧化钠E
阿司匹林分子的极性
考题
多选题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是()A中和游离水杨酸B中和片剂中可能加入的有机酸C水解酯键D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游离酸E中和游离醋酸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