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某土壤容重为1.30g/cm³,比重为2.60g/cm³,则土壤孔隙度为(),孔隙比为()。
考题
已知某耕作层土壤容重为1.20g/cm³,水分系数为1.25,土壤的质量含水量为(),容积含水量为()。
考题
1公顷(h㎡)耕地土壤的耕作层厚20cm,容重为1.20g/cm³,则该耕作层土壤的质量为()。
考题
已知一个钻孔原状土试样结果为:土的密度1.80g/cm3,土粒比重为2.70,土的含水量为18%,则该土的孔隙比为()
A 0.77B 0.632C 0.435D 0.565
考题
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3,含水量为9.8%,土粒比重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和相对密度。(提示:)
考题
某砂土的最大孔隙比为0.843,最小孔隙比为0.361,天然孔隙比为0.556,则该砂土的相对密度为( )。
A、0.502
B、0.595
C、0.716
D、0.832
考题
用体积50cm的环刀取土,称的湿土质量为94.00g,烘干质量为75.63g,测得比重为2.68,则其饱和度和孔隙比为()。A、84.4%B、61.2%C、0.772D、0.667
考题
某土壤容重为1.45g/cm3,今测得其湿土质量为15g,烘干后,称重为13g,则此时这种土壤的空气孔隙度为()A、15B、20C、25D、30
考题
某土壤其容重为1.3 g/cm3密度为2.6 g/cm3现测定其含水量为20%,求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
考题
若土壤的容重为1.325g.cm3,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空隙比为,三相比为固:液:气=50:26.5:23.5。
考题
今测得某湿土质量为15g,烘干后,称重为13g,若这种土壤容重为1.2g/cm3,则这种土壤空气所占体积为()%A、10B、30C、40D、50
考题
已知某耕作层土壤容重为1.20g/cm3,水分系数为1.25,土壤的质量含水量为()%,容积含水量为()%。
考题
土壤最理想的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的容积比为()。A、1:2:2B、2:2:1C、1:1:2D、2:1:1
考题
()是指一定质量土壤中保持的水分重量占干土的百分数。A、土壤质量含水量B、土壤容积含水量C、土壤孔隙度D、土壤密度
考题
土壤空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称为()。A、土壤可松性B、土壤容重C、土壤相对密实度D、土壤含水量
考题
某地耕层土壤含水量为21%(重量%),土壤容重为1.33g/kg,土壤总孔隙度为(),则土壤的含水量(容积%)为(),土壤固相:液相:气相为()。(土壤比重为2.65)
考题
某土壤容重为1.45g/cm3,今测得其湿土质量为15g,烘干后,称重为13g,则这种土壤的总孔隙度为()A、45B、50C、55D、60
考题
某土壤容重为1.30g/cm3,比重为2.60(g/cm3),则土壤孔隙度为()%,孔隙比 为()
考题
某土层深为1000mm,土壤含水量(质量%)20%,容重为12g/cm3,则水层厚度为()mmA、100B、120C、240D、480
考题
大多数作物适宜的土壤总孔隙度是()左右或稍高一些,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度之比为2:1为宜A、15%B、30%C、40%D、50%
考题
某土壤耕层容重为1.33g/cm2,则该土壤的总孔隙度为()A、15B、25C、30D、50
考题
今测得某湿土质量为15g,烘干后,称重为13g,若这种土壤容重为1.2g/cm3,则这种土壤含水量(容积%)()A、10B、30C、40D、50
考题
今测得某湿土质量为15g,烘干后,称重为13g,若这种土壤田间持水量为50%,土壤相对含水量为()%A、10B、25C、40D、50
考题
关于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热容量是说明土壤温度稳定性的一个物理量。B、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容积热容量(Cv)的大小排列顺序为Cv液Cv固Cv气。C、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导热率(λ)的大小排列顺序为λ固 λ液λ气 。D、同一土壤含水量越高其温度越稳定。E、同一土壤含水量不变的条件下,耕耙后其热容量不变。
考题
已知某土的孔隙比为0.25,则其孔隙率为()。A、20%B、25%C、50%D、100%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土的孔隙比为0.25,则其孔隙率为()。A
20%B
25%C
50%D
100%
考题
多选题用体积50cm的环刀取土,称的湿土质量为94.00g,烘干质量为75.63g,测得比重为2.68,则其饱和度和孔隙比为()。A84.4%B61.2%C0.772D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