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测熔点时,毛细管内装样高度为()。

  • A、1~2mm
  • B、3~5mm
  • C、2~3mm

参考答案

更多 “测熔点时,毛细管内装样高度为()。A、1~2mmB、3~5mmC、2~3mm” 相关考题
考题 用第一法测定药物粉末的熔点时,毛细管中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 )。A.1.5mm.B.2.0mmC.2.5mmD.3.0mmE.3.5mm

考题 冷冻干燥正确的工艺流程为A、测共熔点→预冻→升华→干燥B、测共熔点→预冻→干燥→升华C、预冻→测共熔点→升华→干燥D、预冻→测共熔点→干燥→升华E、预冻→升华→干燥→测共熔点

考题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样量过多使测定结果偏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熔点测定时,毛细管内的柱状供试物因受热而在其表面呈现毛糙的现象系指(),熔点测定时,毛细管内的柱状供试物因受热而向其中心聚集紧缩,或贴在某一边壁上的现象系指(),熔点测定时,毛细管内的柱状供试物因受热而在收缩后变软,而形成软质柱状物并向下弯塌的现象系指()。

考题 毛细管法测得有机物熔程,下列()可以使结果偏低。A、装样量较多B、试样装填太紧C、升温速度较快D、毛细管内壁不干净

考题 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为()A、全熔B、终熔C、初熔D、熔点E、熔融

考题 测变压器油的运动粘度时,所使用的毛细管内径常为()毫米。A、0.5B、1.0C、1.2

考题 用毛细管测定物质的熔点时,熔点管内装入试样的高度应为()A、1~2mmB、2~3mmC、4mmD、0.5~1mm

考题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样大多,会产生熔点范围增大或结果偏高的误差。

考题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样量过多使测定结果偏高。

考题 毛细管法测熔点时,毛细管中样品的最上层面应靠在测量温度计水银球()。A、无一定要求B、上部C、下部D、中部

考题 用毛细管测定物质的熔点时,熔点管内装入试样的高度应为()mmA、1~2B、2~3C、4D、0.5~1

考题 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为()A、全熔B、终熔C、初熔D、熔点E、熔融同时分解

考题 《中国药典》规定"熔点"系指()A、固体初熔时的温度B、固体全熔时的温度C、供试品在毛细管内收缩时的温度D、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E、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时的温度

考题 测定熔点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装样不紧密B、毛细管不洁净C、升温速度过快D、升温速度过慢

考题 熔点测定时,如果装样不紧密结实,有空隙,则所测的结果值是()。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考题 填空题熔点测定时,毛细管内的柱状供试物因受热而在其表面呈现毛糙的现象系指(),熔点测定时,毛细管内的柱状供试物因受热而向其中心聚集紧缩,或贴在某一边壁上的现象系指(),熔点测定时,毛细管内的柱状供试物因受热而在收缩后变软,而形成软质柱状物并向下弯塌的现象系指()。

考题 单选题冷冻干燥正确的工艺流程为(  )。A 测共熔点→预冻→升华→干燥B 测共熔点→预冻→干燥→升华C 预冻→测共熔点→升华→干燥D 预冻→测共熔点→干燥→升华E 预冻→升华→干燥→测共熔点

考题 填空题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内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紧密,则测定熔点()

考题 填空题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毛细管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考题 单选题测熔点时,毛细管内装样高度为()。A 1~2mmB 3~5mmC 2~3mm

考题 单选题测定熔点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 装样不紧密B 毛细管不洁净C 升温速度过快D 升温速度过慢

考题 单选题熔点测定时,如果装样不紧密结实,有空隙,则所测的结果值是()。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

考题 单选题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为(  )。A 全熔B 终熔C 初熔D 熔点E 熔融时同时分解

考题 单选题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为()A 全熔B 终熔C 初熔D 熔点E 熔融同时分解

考题 单选题用毛细管测定物质的熔点时,熔点管内装入试样的高度应为()mmA 1~2B 2~3C 4D 0.5~1

考题 单选题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mm,长为70~80mm。装样高度约为()A 1mm以下B 1-2mmC 2-3mmD 5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