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双排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不大于()。
A、25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避雷器至高压侧的引线张力应适宜。极限条件下,高压侧引线对接地体之间距离大于()。
A、600mmB、500mmC、350mmD、300mm
考题
当脚手板采用竹笆板时,纵向水平杆的间距应满足要求()。A、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B、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C、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D、间距不大于400mm
考题
吸上线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A、240mmB、300mmC、350mmD、500mm
考题
承力索座到管帽间距为()。A、150~200mmB、200~300mmC、250~300mmD、300mm
考题
坐在地板上用餐时,请问桌子台面距地面的高度应该是多少?()A、25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锯削时,一般使用装夹孔中心距为()的锯条A、20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高速道岔,其交叉渡线处正线拉出值为()。A、20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当隔离开关引线张力不大于500N跨越承力索时,间距应大于350mm。
考题
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建筑物底部的静态间隙困难值不小于()。A、240mmB、300mmC、350mmD、500mm
考题
隔离开关引线距其他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A、24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隔离开关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A、300mmB、330mmC、350mmD、400mm
考题
因线索布置形成的承力索或导线交叉,当两交叉承力索或导线间距离大于()MM时不加电连接。
考题
隔离开关引线距支持绝缘子的距离不得小于()。A、24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当超限列车运行在双线、多线或并行的单线区间的直线地段时,两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时不限速。A、20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预制屋架上下弦厚度大于()杆件应分层浇筑。A、25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A、≥25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机械开挖时,为保证基坑土体的原状结构,应预留()原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A、100~250mmB、150~300mmC、200~350mmD、250~400mm
考题
在测量高压电流各项电流时,电源头线间距离应在()A、15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高速1/12单开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线间距()处。A、25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对称(双开)道岔,交叉点位置标准值横向距两线路任一线路中心不大于()。A、20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隔离开关引线跨越承力索时,间距应大于()。A、300mmB、400mmC、240mmD、350mm
考题
隧道中接触网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空气绝缘距离应保证在()以上。A、250mmB、300mmC、350mmD、400mm
考题
判断题当隔离开关引线张力不大于500N跨越承力索时,间距应大于350mm。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A
≥250mmB
≥300mmC
≥350mmD
≥400mm
考题
填空题因线索布置形成的承力索或导线交叉,当两交叉承力索或导线间距离大于()MM时不加电连接。
考题
单选题当脚手板采用竹笆板时,纵向水平杆的间距应满足要求()。A
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B
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C
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D
间距不大于4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