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

  • A、高差
  • B、落差
  • C、纵比降
  • D、高程

参考答案

更多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A、高差B、落差C、纵比降D、高程”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722m,河段长1200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 A、0.25B、2.5C、2.5%D、2.5‰

考题 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深泓点河底的连线称为(),反映了河床高程的沿程变化。A.床中线B.中泓底线C.横断线D.河底线

考题 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河宽B.河长C.一级支流D.河流比降

考题 河流河段的纵比降是(  )。 A. 河段河长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B. 河段沿坡度的长度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C.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长的比值 D.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段沿装度长度的比值

考题 大断面测量记载中,水下部分测量需要记录水位观测、垂线起点距及水深测量数据,()。A、计算垂线河底高程B、计算岸上起点距C、计算地形点高程D、河底某点高程

考题 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河宽B、河长C、一级支流D、河流比降

考题 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陡B、缓

考题 大断面水下部分资料整理、计算的目的是得到各垂线()。A、水深及起点距B、起点距及水面高程C、水深及河底高程D、起点距及河底高程

考题 深泓河底线是由测量河段内相邻()上河底高程的最低点的连线。A、水文站B、水位站C、横断面D、地形点

考题 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深泓点河底的连线称为(),反映了河床高程的沿程变化。A、床中线B、中泓底线C、横断线D、河底线

考题 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减去水深即为()。A、河底高差B、河底高度C、地形点高程D、地形点高差

考题 假设某一河段长1000m,其下游端河底高程和水面高程分别为1129m、1133m,上游端水面高程为1148m,则此河段河流水面比降为()。A、0.4%B、1.1%C、1.5%D、1.8%

考题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A、0.25%B、2.5C、2.5%D、0.25

考题 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A、1%oB、10%oC、10%D、5%o

考题 单选题大断面测量记载中,水下部分测量需要记录水位观测、垂线起点距及水深测量数据,()。A 计算垂线河底高程B 计算岸上起点距C 计算地形点高程D 河底某点高程

考题 单选题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深泓点河底的连线称为(),反映了河床高程的沿程变化。A 床中线B 中泓底线C 横断线D 河底线

考题 单选题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A 高差B 落差C 纵比降D 高程

考题 单选题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A 0.25%B 2.5C 2.5%D 0.25

考题 单选题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A 0.25B 2.5C 2.5%D 2.5‰

考题 单选题假设某一河段长1000m,其下游端河底高程和水面高程分别为1129m、1133m,上游端水面高程为1148m,则此河段河流水面比降为()。A 0.4%B 1.1%C 1.5%D 1.8%

考题 单选题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减去水深即为()。A 河底高差B 河底高度C 地形点高程D 地形点高差

考题 单选题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 河宽B 河长C 一级支流D 河流比降

考题 单选题深泓河底线是由测量河段内相邻()上河底高程的最低点的连线。A 水文站B 水位站C 横断面D 地形点

考题 单选题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 陡B 缓

考题 单选题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  )。A 1‰B 5‰C 10‰D 10%

考题 单选题大断面水下部分资料整理、计算的目的是得到各垂线()。A 水深及起点距B 起点距及水面高程C 水深及河底高程D 起点距及河底高程

考题 单选题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A 1%oB 10%oC 10%D 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