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凹透镜成像时,物与像的位置关系是()。

A.实像在同侧,虚像在对侧

B.实像在对侧,虚像在焦点的位置

C.物与像在同一侧

D.物与像有时同侧,有时对侧


参考答案

更多 “ 凹透镜成像时,物与像的位置关系是()。 A.实像在同侧,虚像在对侧B.实像在对侧,虚像在焦点的位置C.物与像在同一侧D.物与像有时同侧,有时对侧 ”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像与物大小相等B、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C、像与物上下相反

考题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规律》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济南市历城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平面镜成像规律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有与生活联系的实例; 答辩题目1.本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2.实验器材的选取中,为什么要选择薄的玻璃板?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1:情境导入 【问题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 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一样。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2:进入新课,建立概念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 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作出猜想: 物比像大;物与像等大;物比像小。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 实验方案: 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 【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垂直 环节3:巩固提升 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 (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 环节4: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观察自己家里的平面镜是否符合实验结论。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二、猜想假设 :物比像小,物比像大,物与像等大 三、进行实验: 四、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垂直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2.实验器材的选取中,为什么要选择薄的玻璃板?

考题 2、一凹透镜,焦距为 25cm,有一傍轴小物放在凹透镜之左 68cm 处,求它的像的位置以及横向放大率,并作出光路图。

考题 凹透镜对实物的成像性质: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C.像都是放大的D.像都是倒立的

考题 电子衍射成像时是将A.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的背焦面重合B.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C.关闭中间镜D.关闭物镜

考题 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凹透镜焦距为4厘米,两个透镜相距12厘米。已知物在凸透镜左方20厘米处,计算像的位置.

考题 一凹透镜,焦距为 25cm,有一傍轴小物放在凹透镜之左 68cm 处,求它的像的位置以及横向放大率,并作出光路图。

考题 波动光学观点认为,光学系统,使点物成像斑,像斑与物点一一对应,像可以视为像斑的集合,像的清晰度下降。

考题 11、以下情况中,像与物同向移动的有A.抛物反射面B.双凹透镜C.透镜组D.平行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