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⑷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参考答案

更多 “ ⑷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 相关考题
考题 氧气瓶严禁沾染油脂,检查气瓶口是否有漏气时可()。 A.用肥皂水涂在瓶口上试验B.用清水涂在瓶口上试验C.用烟头试验D.用明火试验

考题 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人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考题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考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氧气的性质”的教学片段。 学生实验1:如图1所示,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木条是否能够复燃?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实验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老师提问2:仔细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木炭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3:如图3所示,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有少量水)。 老师提问3:仔细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问题: (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2)该教学片段在选材上有什么意义? (3)图1中的木条是否能复燃,说明了什么?图2中的实验有什么现象?此现象可推测出木炭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图3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 (4)教师在规划、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考题 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w=6.21×10^-21J,则氧气的温度为()A.100KB.200KC.273KD.300K

考题 一瓶氧气在做直线运动时突然停下来,则瓶内氧气温度不变。

考题 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的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能为6.21×10–21J,试求: (1)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2)氧气的温度。 (k=1.38×10–23JK–1)

考题 2.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的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能为6.21×10–21J,试求: (1)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2)氧气的温度。 (k=1.38×10–23JK–1)

考题 一瓶氧气在做直线运动时突然停下来,则瓶内氧气的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