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厂二沉池的直径D为18m,池深H为3m,吸附再生池进水量Q1为300m3/h,回流量Q2为170m3/h,求污水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参考答案
更多 “某厂二沉池的直径D为18m,池深H为3m,吸附再生池进水量Q1为300m3/h,回流量Q2为170m3/h,求污水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相关考题
考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是( )A.污水→格栅→沉砂池→二沉池→生物处理池→出水B.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出水C.污水→格栅→混凝→沉淀→过滤→消毒D.污水→格栅→曝气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考题
城市污水处理通常采用一级处理时,其工艺流程为( )。A.原污水→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B.原污水→沉砂池→韧沉弛→二沉池→消毒C.原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出水D.原污水→格栅→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考题
城市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处理时,通常其工艺流程为()。A.污水-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
B.污水-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消毒
C.污水-格栅-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D.污水-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接触池出水
考题
某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采用静水压力将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二沉池水面标高为4.0m,有效水深为2.5m,污泥浓缩池距二沉池100m。由二沉池到浓缩池的管道总水头损失为1.0m,则浓缩池的最高设计水位不应超过何值?( )A.2.10m
B.3.00m
C.3.10m
D.2.50m
考题
下列关于沉淀池的设计做法哪几条正确?( )A.采用静水压力排泥的初沉池,排泥管静水头设计为1.2m
B.生物膜法后的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设计负荷取为1.5L/(s·m)
C.平流沉淀池设计长度50m,单池宽8m
D.辐流式二次沉淀池有效水深设计为3m,直径25m
考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为()。A、 沉砂池→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
B、 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
C、 初沉池→格栅→沉砂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
D、 消毒→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
考题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自流进入,设计最大污水量Qmax=30000m3/d,设计采用一个普通圆形辐流式二沉池,若表面水力负荷q0=0.8m3/(m2·h),则该沉淀池的直径为( )。
A.38.0m
B.31.5m
C.44.6m
D.53.7m
考题
关于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沉淀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初沉池的表面负荷比二沉池高
B.规范规定二沉池的出水堰口负荷比初沉池的大
C.如都采用静压排泥,则初沉池需要的排泥静压比二沉池大
D.初沉池的排泥含水率一般要低于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含水率
考题
城市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处理时,通常其工艺流程为()。A、污水→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B、污水→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消毒C、污水→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接触池→出水D、污水→格栅→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沉淀池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砂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方式大致为区域沉淀B
活性污泥法在二沉池中上部的沉淀大致为絮凝沉淀C
浓缩池开始阶段及二沉池下部为压缩沉淀D
二沉池污泥斗中为自由沉淀
考题
单选题某纺织印染厂排放的废水量为5000t/d,采用调节池→水解酸化→曝气池→二沉池→排放工艺处理,其进水COD为1500mg/L,各单元COD去除率分别为:调节池6%,水解酸化池20%,曝气池87%,下列哪个答案是错误的()A
调节池出水COD为1410mg/LB
水解池出水COD为1128mg/LC
曝气池出水COD为147mg/LD
COD总去除率为95%
考题
单选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是()。A
污水→格栅→沉砂池→二沉池→生物处理池→出水B
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出水C
污水→格栅→混凝→沉淀→过滤→消毒D
污水→格栅→曝气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考题
多选题吸附再生法再生池进行污水处理时,主要作用有()A接纳二沉池回流污泥B分解有机物C污泥活性恢复D泥水分离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