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五四运动前后,由()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梁漱溟B、陶行知C、张志公D、吕叔湘
考题
在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家()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梁漱溟B、陶行知C、张志公D、吕叔湘
考题
()先生于1984年题词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A、王力B、朱德熙C、吕叔湘D、赵元任
考题
吕叔湘同志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提出批评最早在()A1978年B1980年C1956年D1985年
考题
1978年3月,吕叔湘对我国中小学语言提出的问题不包括()A、难B、少C、慢D、差
考题
吕叔湘同志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提出批评最早在()A、1978年B、1980年C、1956年D、1985年
考题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A、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B、郑庄公、颖考叔、公子吕C、颖考叔、祭仲、公子吕D、子封、共叔段、颖考叔
考题
出身于广西博白县的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他的名字叫()。A、吕叔湘B、王国维C、罗尔纲D、王力
考题
吕叔湘——汉字“好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衰老病人”
考题
吕叔湘的《()略》和王力的《()》是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两部汉语语法著作。
考题
吕叔湘的《古今言殊》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古今语言的演变。
考题
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考题
叶圣陶、吕叔湘、蔡元培和()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A、颜之推B、张志公C、曾国藩D、朱熹
考题
“现代汉语中的意译词语,大多数不是中国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出自()A、沈力B、王力C、吕叔湘D、徐思益
考题
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
考题
现代主要的两大语言学流派:()A、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B、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C、季羡林D、吕叔湘
考题
下列属于汉语语法研究探求期的语法代表作是()A、王力《中国现代语法》B、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C、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D、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考题
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研究,以()为起始点。A、马建忠《马氏文通》B、王力《中国现代语法》C、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D、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考题
单选题吕叔湘同志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提出批评最早在()A
1978年B
1980年C
1956年D
1985年
考题
单选题“现代汉语中的意译词语,大多数不是中国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出自()A
沈力B
王力C
吕叔湘D
徐思益
考题
单选题叶圣陶、吕叔湘、蔡元培和()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A
颜之推B
张志公C
曾国藩D
朱熹
考题
单选题《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A
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B
郑庄公、颖考叔、公子吕C
颖考叔、祭仲、公子吕D
子封、共叔段、颖考叔
考题
单选题下列属于汉语语法研究探求期的语法代表作是()A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B
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C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D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考题
填空题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
考题
单选题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研究,以()为起始点。A
马建忠《马氏文通》B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C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D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考题
填空题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考题
填空题吕叔湘的《古今言殊》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古今语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