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运用了()学习理论。
- A、观察
- B、强化
- C、需要层次
- D、成就目标
参考答案
更多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运用了()学习理论。A、观察B、强化C、需要层次D、成就目标” 相关考题
考题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考题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了一个18名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分析。
考题
对两个初二年级班进行教学方法实验,这两个班的学生在人数、男女生数目、年龄学习成绩、教材和教师水平等各方面的情况都相同(或相似),对一个班的学生采斥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对另一个班的学生采用自学辅导法教学,实验一个阶级,进行澳验,从而评判自学辅导法的效果.这种实验方法为().A.单组实验法B.等组实验法C.循环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
考题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教育、教学中将受到哪些启发?
考题
有甲乙丙三个班,如果从甲班调1名学生到乙班,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如果从乙班抽调1名学生到丙班就比乙班多2人,甲班和丙班相比,哪个班人多?多几人?( )A.甲班与丙班人数相等B.甲班比丙班多2人C.甲班比丙班多1人D.甲班比丙班少1人
考题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第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第五,要求教师使用各种媒体增加学生的兴趣。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
上述材料说明,教师可以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A.正确的结果归因
B.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奖励
C.创造合适学习难度的问题情境
D.运用正强化鼓励学生学习
E.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时排名,并公布给学生
考题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第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第五,要求教师使用各种媒体增加学生的兴趣。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发有()。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
B.应当尽量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
C.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
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
E.应当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
考题
某校进行了一项通过反思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迁 移能力的实验。研究者将高中一年级的5个自然班,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 另一个班是对照班(控制班)。实验前对两个班 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实验开 始后,两个班级使用同样的教材、保持同样的进 度。对照班以常规方式进行教学,但对实验班每 节课提供5分钟的反思练习,并布置一定量的课 外反思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持续一个学期 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出实验班的学生知识迁 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 (1) 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设计类型? (2) 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3)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有 哪些? (4) 该实验设计存在哪些优、缺点? (5) 该类型实验研究报告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考题
某校进行了一项通过反思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者将高中一年级中的 5个自然班,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控制班)。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实验开始后,两个班使用同样的教材、保持同样的进度。对照班以常规方式进行教学,但对实验班每节课提供5分钟的反思练习,并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反思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持续一个学期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检测出实验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请回答: (l)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设计类型? (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3)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有哪些? (4)该实验设计存在哪些优缺点? (5)该类型实验研究报告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考题
为了保证教学实验顺利进行,学校选用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老师负责用改进的方法教“实验1班”和“实验2班”的数学,另外随机选择老师用传统方法教“普通1班”和“普通2班”的数学,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随机分配。结果实验班各科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论是改进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而且能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值得推广。
如果班级的称谓对研究的内部效度有影响,从性质和来源上看,该影响属于()。A、历史因素B、选择因素C、成熟因素D、测量和测试手段E、实验处理和程序
考题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3个班中将每班成绩排名后6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班级。心理学家对这l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名学生的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要适当。 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第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18名学生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考题
问答题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哪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教育、教学中将受到哪些启发?
考题
问答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l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3个班级中将每班成绩排名后6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新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名学生的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要适当。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第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18名学生在半年以后学习有了 很大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用动机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
考题
单选题为了保证教学实验顺利进行,学校选用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老师负责用改进的方法教“实验1班”和“实验2班”的数学,另外随机选择老师用传统方法教“普通1班”和“普通2班”的数学,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随机分配。结果实验班各科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论是改进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而且能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值得推广。
如果班级的称谓对研究的内部效度有影响,从性质和来源上看,该影响属于()。A
历史因素B
选择因素C
成熟因素D
测量和测试手段E
实验处理和程序
考题
单选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维纳归因理论中,可控的因素是()。A
运气B
工作难度C
努力程度D
能力
考题
单选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影响巨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A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B
罗森塔尔效应C
榜样效应D
高原现象
考题
单选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是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A
期望B
最近发展区C
思维发展D
心理需要
考题
问答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了一个18名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第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第五,要求教师使用各种媒体增加学生的兴趣。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谈谈这些学生进步的原因。
考题
问答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了一个18名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第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第五,要求教师使用各种媒体增加学生的兴趣。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教师应该如何教育后进生?
考题
名词解释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3个班中将每班成绩排名后6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班级。心理学家对这l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名学生的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要适当。 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第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18名学生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些情形属横向评价?()A
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B
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C
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D
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