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为: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2.偏心距为e=0.85时的基底压力最大值最接近于(  )kN/m2。

A. 316.8
B. 393.6
C. 400.1
D. 409.1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规定,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最大值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偏心距为:



则代入数据可得基底边缘最大压力值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为: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2.偏心距为e=0.85时的基底压力最大值最接近于(  )kN/m2。 A. 316.8 B. 393.6 C. 400.1 D. 409.1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题12: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试问,柱对承台的冲切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5300 B. 7200 C. 8300 D. 9500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为: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4.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N/m2。 A. 137.3 B. 147.8 C. 156.9 D. 169.3

考题 如图15所示,一抗震独立柱基3.2×3.0m,轴力、水平力,弯矩标准组合值分别为:Nk=1600kN;Vk=100kN;Mk=200kN·m。基础自重与土自重标准值的折算重度为20kN/m3,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基础持力层为黏性土,、e均小于0.85,fak=160kPa,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γm=18kN/m3。 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26、24kPa B、183、82kPa C、200kPa D、141、4kPa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为: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1.基础的偏心距e值最接近于(  )m。 A. 0.515 B. 0.87 C. 0.93 D. 1.05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3.假定竖向荷载标准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设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确定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为(  )mm。 A. 1000 B. 1095 C. 1200 D. 1300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为: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3.基底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  )kN/m2。 A. 251.7 B. 259.6 C. 267 D. 276.3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为: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6.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  )kN/m2。 A. 46.7 B. 55.4 C. 64.33 D. 82.26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为: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5.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压力最接近于(  )kN/m2。 A. 48.4 B. 59.2 C. 156.9 D. 169.3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柱底荷载值:F1= 2000kN, F2 =200kN,M= 1000kN·m,V= 200kN,柱基自重及回填土重 G =486. 7kN,基础埋置深度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3 -27所示。 (3)持力层承载力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A.fa = 269. 5kN/m2>pk= 198. 72kN/m2,1.2fa = 323. 4kN/m2>pkmax = 316. 8kN/m2,满 足承载力要求 B. fa =269. 5kN/m2<pk = 316. 8kN/m2,1.2fa =323. 4kN/m2>pkmax =316. 8kN/m2,不 满足承载力要求 C. fa =223. 5kN/m2>pk=198. 72kN/m2,1.2fa = 268. 2kN/m2<pkmax= 316. 8kN/m2,不 满足承载力要求 D. fa =284. 7kN/m2>pk = 198. 72kN/m2, 1.2fa =341.6kN/m2>pkmax =316. 8kN/m2,满足承载力要求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柱底荷载值:F1= 2000kN, F2 =200kN,M= 1000kN·m,V= 200kN,柱基自重及回填土重 G =486. 7kN,基础埋置深度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3 -27所示。 (4)修正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 85.0 B. 124.4 C. 137.33 D. 150.1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柱底荷载值: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及回填土重G=486.7kN,基础埋置深度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3所示。 {图} 基底的最大压力为(  )kPa。A.198.72 B.236.35 C.316.8 D.368.4

考题 某柱基础,作用于地面处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的轴心荷载设计值F=800kN,基础埋深(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为1.2m,室内标高高于室外标高0.60m,地基土为黏性土,e =0.70,IL=0.80,重度γ=17.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如图所示。则方形基础底面尺寸为( )。A2.0m×2.0m B2.1m×2.1m C1.9m×1.9m D2.5m×2.5m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柱底荷载值:F1= 2000kN, F2 =200kN,M= 1000kN·m,V= 200kN,柱基自重及回填土重 G =486. 7kN,基础埋置深度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3 -27所示。 (2)经深度和宽度修正后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 230 B. 269.5 C. 284.7 D. 293.5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柱底荷载值:F1= 2000kN, F2 =200kN,M= 1000kN·m,V= 200kN,柱基自重及回填土重 G =486. 7kN,基础埋置深度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3 -27所示。 (5)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 A. pcz +pz= 123. 53kN/m2<faz = 137. 33kN/m2,满足承载力要求 B. pcz +pz= 143. 62kN/m2>faz = 137. 33kN/m2,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C. pcz +pz=112. 68kN/m2<faz = 137. 33kN/m2,满足承载力要求 D. Pcz +pz= 123. 53kN/m2>faz =85kN/m2,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考题 某厂房柱基础如图所示,bX1= 2X3m,受力层范围内有淤泥质土层③,该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5kPa,荷载标准组合时基底平均压力Pk=202kPa,则淤泥质土层顶面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和为()。

考题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柱底荷载值:F1= 2000kN, F2 =200kN,M= 1000kN·m,V= 200kN,柱基自重及回填土重 G =486. 7kN,基础埋置深度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3 -27所示。 (1)基底的最大压力为( )kPa。 A. 198.72 B. 236.35 C. 316.8 D. 368.4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应为(  )m。A.1.6 B.3.0 C.4.0 D.4.5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 当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时,作用在该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最接近(  )。 A. 182.5kPa B. 150kPa C. 139.86kPa D. 120kPa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A.30.5 B.32.9 C.34.0 D.35.5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3000kN,力矩标准值M=950kN·m,水平剪力标准值V=265kN。已知计算得桩基承台自重和承台上的土自重标准值G=450kN。当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进行偏心受压计算时,单桩所承受的最大外力标准值Qkmax最接近于(  )kN。A.566 B.537 C.510 D.481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 计算地基变形时,该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 A. 114.36kPa B. 123.3kPa C. 143.1kPa D. 157.0kPa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计算地基变形时,该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A.99.3 B.120.0 C.143.1 D.157.0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为(  )。A. 1.6m B. 3.0m C. 4.0m D. 4.45m

考题 单选题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F 1=2000kN,F 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基底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 a最接近于()kN/m 2。A 251.7B 259.6C 267D 276.3

考题 单选题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F 1=2000kN,F 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kN/m 2。A 137.3B 147.8C 156.9D 169.3

考题 单选题某柱传给基础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200kN,基础埋深为1.5m,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60kap,则该柱下基础的最小底面积为()A 1.54m2B 1.62m2C 1.3m2D 1.8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