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承载比试验,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小于12%,且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则取3个结果的平均值。


A.0.03g/cm3
B.0.02g/cm3
C.0.05g/cm3
D.0.06g/cm3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三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大于12%,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如Cv小于12%且三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则取三个结果的平均值。如三个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0.03g/cm3,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更多 “承载比试验,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小于12%,且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则取3个结果的平均值。 A.0.03g/cm3 B.0.02g/cm3 C.0.05g/cm3 D.0.06g/cm3” 相关考题
考题 CBR试验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20%时,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2个结果的平均值。( )

考题 CBR试验根据三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12%,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

考题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对黏稠石油沥青及液体沥青,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A.0.003g/cm3,0.007g/cm3 B.0.003g/cm3,0.006g/cm3 C.0.002g/cm3,0.007g/cm3 D.0.002g/cm3,0.006g/cm3

考题 70号道路石油沥青的密度试验结果如下,针对沥青密度试验回答下列问题:(2)沥青密度试验结果有误的是( )。 A.沥青密度结果表示错误,应为1.009g/cm3 B.三次为一组平行试验 C.沥青密度试验结果应准确至0.01g/cm3 D.两次试验结果超出0.003g/cm3,沥青密度1.008g/cm3无效,需重做

考题 某道路工程需对工程沿线可用原料性能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其中对几种岩石和由岩石轧制成相应集料进行系列试验检测,部分检测结果列于下表。 根据表中提供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水的密度为1g/cm3) 集料1、集料2和集料3的毛体积密度计算结果为()。 A.2.798g/cm3、2.900g/cm3和2.804g/cm3 B.2.798g/cm3、2.761g/cm3和2.603g/cm3 C.2.647g/cm3、2.761g/cm3和2.675g/cm3 D.2.563g/cm3、2.688g/cm3和2.603g/cm3

考题 矿粉的密度及相对密度试验,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得大于()。 A.0.01g/cm3 B.0.02g/cm3 C.0.05g/cm3 D.0.1g/cm3

考题 环刀法制细粒土密度试验,平行试验差值要求不大于()g/cm3。 A.0.01 B.0.03 C.0.1 D.0.2

考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击实试验,两次平行试验的精度要求为( )。A.最大干密度的差值不超过0.05g/cm3,最佳含水率差值不超过0.5% B.最大干密度的差值不超过0.08g/cm3,最佳含水率差值不超过0.5% C.最大干密度的差值不超过0.05g/cm3,最佳含水率差值不超过1.0% D.最大干密度的差值不超过0.08g/cm3,最佳含水率差值不超过0.5%(最佳含水率小于10%)或1.0%(最佳含水率大于10%)超过规定,应重做试验,直到满足要求

考题 某工程进行CBR试验时,测得数据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3)关于CBR值精度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12%,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2个结果的平均值 B.如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20%,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2个结果的平均值 C.如3个试件计算结果Cv小于12%且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取3个结果的平均值 D.如3个试件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0.03g/cm3,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2个结果的平均值

考题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对固体沥青,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A.02g/cm3,0.02g/cm3 B.02~cm3,0.03g/cm3 C.01g/cm3,0.02g/cm3 D.01g/cm3,0.03g/cm3

考题 为测求某一砂样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分别进行了两次试验,最大两次试验结果为:1.58g/cm3和1.60g/cm3;最小两次试验结果为:1.40g/cm3和1.42g/cm3;问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ρdmax和ρdmin的最终值为() A. ρdmax=1.6 g/cm3;ρdmin=1.4 g/cm3 B. ρdmax=1.58 g/cm3;ρdmin= 1.42 g/cm3 C. ρdmax= 1.60 g/cm3;ρdmin=1.41 g/cm3 D. ρdmax=1.59 g/cm3;ρdmin=1.41 g/cm3

考题 现场用灌砂法测定某土层的干密度,试验成果如下: 试计算该土层干密度最接近()。 A.1.55g/cm3 B.1.70g/cm3 C.1.85g/cm3 D.1.95g/cm3

考题 在塔里木油田,地破压力试验控制当量密度一般不超过()。A、1.0g/cm3;B、1.5g/cm3;C、2.0g/cm3;D、2.30g/cm3。

考题 砂的最小干密度试验时,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应小于0.03g/cm3。

考题 承载比试验,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小于12%,且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则取3个结果的平均值。A、0.03g/cm3B、0.02g/cm3C、0.05g/cm3D、0.06g/cm3

考题 某实验室进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示正确的有()。A、最大干密度1.7g/cm3,最佳含水量13%B、最大干密度1.72g/cm,最佳含水量15%C、最大干密度1.72g/cm3,最佳含水量11.2%D、最大干密度1.72g/cm3,最佳含水量11.5%

考题 蜡封法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考题 关于土的CBR值精度要求,正确的是:()A、如三个平行试验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12%,则去掉一个偏离值大的,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B、如变异系数小于12%且三个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取三个结果平均值C、如变异系数小于12%且三个干密度偏差大于0.03g/cm3,去掉一个偏离值大的,取两个结果平均值

考题 关于土的CBR值精度要求,正确的是:()。A、如三个平行试验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12%,则去掉一个偏离值大的,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B、如变异系数小于12%且三个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取三个结果平均值。C、如变异系数小于12%且三个干密度偏差超过0.03g/cm3,去掉一个偏离值大的,取两个结果平均值。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考题 某实验室进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示正确的有()。A、最大干密度1.7g/cm3,最佳含水量13%B、最大干密度1.72g/cm3,最佳含水量15%C、最大干密度1.72g/cm3,最佳含水量11.2%D、最大干密度1.72g/cm3,最佳含水量11.5%

考题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两次平行试验的结果超过多少需要重新取样进行试验()A、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cm3B、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2g/cm3C、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3g/cm3D、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4g/cm3

考题 多选题某实验室进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示正确的有()。A最大干密度1.7g/cm3,最佳含水量13%B最大干密度1.72g/cm,最佳含水量15%C最大干密度1.72g/cm3,最佳含水量11.2%D最大干密度1.72g/cm3,最佳含水量11.5%

考题 判断题砂的最小干密度试验时,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应小于0.03g/cm3。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关于土的CBR值精度要求,正确的是:()A如三个平行试验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12%,则去掉一个偏离值大的,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B如变异系数小于12%且三个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取三个结果平均值C如变异系数小于12%且三个干密度偏差大于0.03g/cm3,去掉一个偏离值大的,取两个结果平均值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题 多选题水泥密度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不得超过()g/cm3,结果精确到()g/cm3。A0.02B0.2C0.01D0.1

考题 单选题岩石密度试验时,密度精确至()g/cm3,两次平行试验误差为()g/cm3。A 0.001;0.02B 0.01;0.02C 0.01;0.05D 0.001;0.01

考题 单选题为测求某一砂样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分别进行了两次试验,最大两次试验结果为:1.58g/cm3和1.60g/cm3;最小两次试验结果为:1.40g/cm3和1.42g/cm3;问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ρdmax和ρdmin的最终值分别为:(  )。[2009年真题]A ρdmax=1.60g/cm3;ρdmin=1.40g/cm3B ρdmax=1.58g/cm3;ρdmin=1.42g/cm3C ρdmax=1.60g/cm3;ρdmin=1.41g/cm3D ρdmax=1.59g/cm3;ρdmin=1.41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