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现场调查设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一)现场调查的基本概念
这里所指的现场调查是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现场的紧急调查,疾病的突发事件表现形式主要是疾病暴发,即在局限的区域范围和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同类病例的现象,它可以看成是疾病流行的特殊形式。某些传染病可以出现暴发,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血吸
虫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麻疹、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某些非传染病、中毒(食物或职业中毒)、环境(空气、水)污染或原因未明疾病也可以出现暴发。
2003年我国发生了SARS流行,国务院于当年5月9日迅速颁布实施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为: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公众健康的事件,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公共性)和危害性,可以看成是群体疾病或健康关联事件的"暴发",需要紧急应对处理,它比通常的疾病暴发的范围更广。
现场调查就是要了解突发事件情况,查明其原因,以及提出和采取干预对策,是针对具体健康关联突发事件的特别调查,它涉及多种流行病学方法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应用。
(二)现场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
1.调查目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根本目的是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确定病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人群以及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发展。一般而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有以下几个主要目的。
(1)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2)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
(3)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
(4)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首要应考虑其科学性,同时也应考虑现场限制条件、社会压力和工作责任对调查人员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下,调查人员必须正确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科学提出合理的研究设计、调查结论和建议。
2.调查内容和方法
(1)概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是流行病学工作者激动人心和富于挑战的经历。许多早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被称为"皮鞋"流行病学,因为调查者逐个走访病例研究疾病,乃至穿破皮鞋,以确定暴露和观察病例的环境。积累的资料使得调查者能推断研究病例的特有行为类型和经历,这些能确切解释疾病的原因和分布。Snow的伦敦宽街霍乱流行调查是早期最著名的例子。
现代流行病学的暴发调查或现场流行病学,是以团队或多学科的方法为特色,区别于"皮鞋"流行病学以调查者个人为特色。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技能,都被用来处理面临的疾病暴发或流行的问题。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医生、护士和兽医常常都参加到暴发调查中,流行病学调查者还需要下列领域的人员参与:生物统计学、计算机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卫生学、心理学、人类学、生态学、社会工作、工业卫生、交通和安全管理、工程学、气象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等。
流行病学工作者的责任就是知晓哪些学科领域对于完成特定疾病的暴发调查是必要的,以便将这些多学科领域的人员组成暴发调查的团队。对于完成现代社会中复杂健康问题的深入调查,仅仅靠个人出色技艺和判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现场流行病学就是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查结论,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它比通常的疾病暴发调查和处理的范围更广。
现场流行病学面临问题的特点是:问题具有突发性,必须立即做出反应,调查者必须亲赴现场,以及必须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因而对调查深度有影响。扩展的暴发调查可以看成是对突发事件的现场调查,它同预先有详细计划的流行病学研究有三方面的不同:①调查开始时没有关于致病因素或传播方式的明确假设;②调查开始时首先要保护人群的健康;③一旦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就应采取防治措施,而不必等待问题完全阐明。简言之,暴发调查就像一边灭火,一边查明起火的原因,查明原因有利于当前灭火和今后防火。
(2)个案调查方法:个案研究或调查是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个案)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它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定性调查方法,也是早期"皮鞋"流行病学使用的重要方法。如Snow对伦敦宽街霍乱流行的某病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井水被厕所的渗漏所污染。"个案"一词源出于医学,医学上的个案研究是指对个别病例作详尽的临床检查和病史考察,以判断其病理和诊断过程的变化。这种用法现在一般称为病例报告。注意"病例调查"用语的含义,如果没有"单个病例"的特指,就不是所谓的"个案调查"。
社会学上的个案研究,是指通过个案来了解这一个案所属的整类个体的情况。个案可以是个人、家庭、社会群体或小社区。一般采用观察(借助感官和仪器)、访谈(以交谈方式)和文、献研究(通过书面或声像资料)等方法来收集资料。简言之,个案研究就是"解剖麻雀"的方法,通过解剖一只麻雀,试图了解所有的麻雀。
个案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从个案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中,发现重要的变量以及提供有用的概念:以帮助形成假设。个案研究的主要优点:对研究对象可做深入的定性(质的)研究,彻底把握研究对象的全貌;主要缺点:个案研究资料可能缺乏代表性,难以推论到有关总体。
用于暴发调查的个案调查,是针对传染病又称个案疫源地调查,是指对单个的病例及其家庭(居所)和周围环境进行现场调查和有关处理措施,查明病例发生的原因和疫源地的情况,以便预防续发病例和控制疫情。调查步骤包括核实诊断、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追查传染源或传播途径,确定向外传播的条件和范围,采集和送检有关的标本,以及分析资料和写出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常年进行的对特殊病例的逐一调查,只能称为一般的"病例调查",这在一般的流行病学调查中也要涉及,不属于"个案调查"的范畴。如果将两者混淆,就忽略了个案调查的真正意义。
(3)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患病率或感染率)以及回顾或前瞻性纵向调查(发病率或感染发生率)。描述流行或暴发的特征r①人群组特征、年龄、性别或职业等;②时间特征,绘出流行曲线或直方图;③地区特征,即根据居住地或工作地点(与暴露有关)绘出病例标点地图(spotmap)或发病或感染密度图(直接表示发病率)。
(4)分析流行病学方法:①病例对照研究:流行或暴发中的发病样本为病例组,未发病样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的暴露因素的差异,推断传染源或传播途径。②队列研究:以可能的暴露因素回顾性分组(历史队列),比较两组目前新发病的情况,确证可能的危险因素。
(5)实验(干预)流行病学方法:在多数情况下,首先根据经验采取常规初步措施,然后在暴发调查过程中不断修正。暴发调查中的干预主要是实用性的,因为情况紧急,以及由于伦理的原因也不太可能设对照,所以研究性往往不强。
传染源或传播途径、致病因子在调查开始前的知晓状况,影响到暴发调查的调查范围和采取快速控制措施的程度,阐述如表2-1。

注:反应程度:低度+,中度++,商度+++。
李良成,张顺祥主译.现场流行病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该表略有调整).
如对于日托中心甲肝暴发,诊断明确(致病因子为甲肝病毒),传播途径清楚(经食物),因此调查内容有限,而重点采取快速控制措施,如根据常规进行免疫球蛋白预防注射。再如军团菌病,当初致病因子和传播途径都不清楚,因此着重进行调查,而控制措施有限。
3.调查表设计
(1)调查表编写的原则:
1)突出所调查疾病的特征:在设计某病的流行病学病例调查表时,一定要反映出该病的特征,包括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等。
2)调查项目范围合理适当:根据调查目的和最后报告中需要的结果,考虑调查表中应包括哪些信息。根据所需信息来设计调查问题。每一个调查条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不是可有可无的。编写者必须自问要通过调查得到什么?每一个调查条目能起到什么作用?各个问题能否得到相应的结果?
3)尽可能使用标准问题,与有关业务人员取得共识;用词简洁,易为应答者理解;一般采用封闭式问题,尽量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4)需要预调查:调查表设计完成后,在进行大规模人群调查前,需进行预调查,以对调查表中不合适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
(2)调查问题编写的顺序:
1)开场问题:应是应答者最易接受且有兴趣的问题。
2)逻辑顺序应合理:①时间上:先问过去,再问现在、将来;②具体性上:一般性问题在前,特殊性问题在后;③难易上:易答题在前,难答题在后;④敏感性上:不敏感问题在前,敏感问题在后。
(3)问卷的一般形式与结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首页、调查问题和联结部分。
1)首页:调查前应该公开的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介绍组织该调查的负责机构;说明调查对象的合作对这个调查是非常有用的;强调该调查信息的保密性,即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例如:是匿名调查,任何人无权接触基本信息,等等。知情同意的获得。最后感谢被调查人的合作。
2)调查问题:就是要调查的项目或指标,一般应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行为习惯和要研究的变量。这一部分应考虑先定性后定量,由浅入深地进行。
开放式问题:其优点是不给应答者任何限制,允许应答者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回答。适用于:一是设计者对应答的内容一无所知或不完全掌握,希望通过应答者的回答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以便为进一步调查提供更多的线索;二是设计者希望看到应答者喜欢用的回答方式或用词;三是问卷表上所列答案种类过多时使用。其优点主要是调查气氛随和,使被调查者不受任何约束,给应答者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其缺点主要是容易跑题,可能收集了许多无价值的信息,无标准化答案,不利于进行分析、统计,因要占用被调查者许多精力,可能出现较高的不应答率。
封闭式问题:通常用"是、否"或选择回答的问题。优点是简明易答,可直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回答是标准的,可以进行比较,且均可得到完整回答;利于编码,分析;省时间,效率高。
缺点是:有些不确切的答案选择时会出现随意性,有的答案由于进行了归类,故所得信息较粗;再就是有可能出现误选,如选择答案时圈错了号码。
复合式问题:是上述二者的结合,既避免了开放式问卷易跑题,又避免了封闭式问卷限制过多的缺点,故应用较多。
3)联结部分:即在开始新话题时应有的过渡语。过渡语不宜过长,过渡语不应出现命令语句,某些行为学调查的过渡语宜平淡、简短。指示语和图示应醒目,使用不同的字体、字型。
总之,调查表的设计中所提的各种问题,其答案必须明确,尽量能进行统计分析,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因此一个完善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不是一次就能编制好的,往往要通过多次试用、集思广益、反复修改才能逐步达到完善。
(4)调查表设计示例:作为某一种已知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由于疾病特点和流行规律已经为大家所熟悉,流行病学调查表内容应该较为规范和明确,只是根据每次调查的需要而略有调整。一般来说包括如下内容:
调查表的名称、个体编号。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病日期、就诊日期、隔离日期、隔离方式、转归及临床表现、临床检验结果等。
流行病学史:预防接种史;居住条件;个人卫生状况;饮食卫生状况;有害因素暴露史(含接触史)。
调查日期、调查人、审查人。
(5)疫情汇总表设计示例
一般情况资料收集表
1.暴发点名称(地区或单位)_________________
2.暴发点总人口数_______人,其中男________人,女_______人
3。人口构成(根据需要分年龄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首例患者出现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报告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开始调查处理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5.截止本次调查时已发生病例数_______人,死亡:_______人
6.发病升高时间_______月_______日,发病人数_______人
7.本次暴发疫情分布情况:
①男_______人,女_______人
②发病年龄:成人_______人,儿童_______人
③患者的职业分布(根据本次暴发疫情情况而定):_____________
④疫情在本地区(或单位)的分布情况(哪些单位多,哪些单位少或没有)______________
⑤周围邻近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疫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该地区(或单位)过去有无类似病例发生:有、无。时间及发病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源性暴发疫情资料收集表
1.一般情况
①暴发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宴请者(或户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办席桌数:______________④设宴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
⑤设宴地点:露天、室内(餐馆)______________⑥聚餐人数:______________
⑦来客波及范围:_______个省_______个市(县)_______乡(镇或街道)_______个行政村(居委会)_______自然村(或单位)
③聚餐者追踪调查人数_______,发病人数_______,其中病原学确诊人数_______
临床确诊人数_______,死亡人数_______
⑨聚餐者中病原携带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密切接触者人数:_______作相关病原或血清学检查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
2.食谱调查
①第一天:就餐人数_______,桌数_______,早餐食谱:_______
中餐食谱_______,晚餐食谱_______
②第二天:就餐人数_______,桌数_______,早餐食谱:_______
中餐食谱_______,晚餐食谱:_______
③第三天:就餐人数_______,桌数_______,早餐食谱_______
中餐食谱_______,晚餐食谱_______
3.现场卫生状况_______
①食品采购时间及种类_______
②烹调场所:露天、室内_______③熟食存放地点:室内、室外、加盖、不加盖
④熟食存放时间:最短_______小时,食品名称_______,最长_______小时,
食品名称_______,吃前加热:是、否
⑤当地饮用水源类型:井水、塘水、河水、自来水及其他水源及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苍蝇:有、无,检测结果_______
⑦水质及检测结果:_______
⑧可疑食品名称及检测结果:_______
⑨烹调人员:人数_______,其中培训过_______人,未培训:人,有健康证_______人无健康证_______人,本次暴发中发病:有、无,发病人数_______人,针对本次暴发的疾病作相关病原检查人数_______人,培养结果_______
4.引起本次食源性暴发原因:_______
4.调查步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思路是:①核实诊断或问题并确立流行存在;
②描述流行的分布特征;③形成并检验有关流行因素的假设;④获得结论并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下面对暴发调查的工作步骤做阐述。
(1)调查前获取初步信息:在开始现场调查前,除了组建调查组以及准备调查表和物资设备等,流行病学工作者还期望得到如下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与有关方面通过电话联系获得。
1)可能的诊断,包括可以证实诊断的症状学和实验室资料;
2)流行的确已经发生,通过以下资料证实:已知病例数,以估计问题的严重程度,病例在人群组、地点和发作时间上的分布,初步估计发病率,疾病在当地的趋势,相似的事件有否在过去发生,相似的疾病有否在邻近区域出现过;
3)确定当地可获得的有助于调查的资源,包括人员、现场和实验室设备、办公空间和车辆等;
4)确定当地需要哪些帮助;
5)复习最新文献和背景资料。
(2)进入现场收集发病和暴露信息:
1)向当地主管或有关部门联系接洽,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合作。
2)再次核实诊断或诊断不明的问题,这需要访视病例,向有关专家咨询,明确病例的临床特征,收集和处理诊断标本,以及了解当地同时有哪些疾病发生(判定有否误诊)等。
3)确认流行是否发生,需要排除以下假象:人口增加引起病例数增加,但发病率(侵袭率)并未增加;误诊、重复报告、新诊断程序敏感性增加、漏报减少、老病例误做新病例等,使得报告病例数增加;常年水平的季节波动,可以同往年相同季节的发病率比较,简单的不同时间的病例数比较,而不是基于人群的发病率比较;特别调查和减少漏报的努力,将可能使发病率高于通常报告发病率,导致所谓的"虚构流行"。
4)获得描述疾病的发病率资料,通过病例调查表获得病例(分子)的资料,通过人口调查数据获得总人群(分母)的资料,发病率结合病死率资料可判断流行的严重程度。
病例调查表应包括如下信息。①个人资料:姓名、年龄、性别、民族、住址、居住年限和职业等;②临床资料:发作、住院、痊愈或死亡的日期,诊断依据<疾病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目前结局;③流行病学资料:既往史、接种史、接触史、可能暴露的日期、可能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等;④处理措施:临床治疗情况,预防处理情况等。
现场调查早期建议使用较宽松的病例定义,以便发现更多的可能病例。以麻疹为例:①确诊病例:即有发热和皮疹,并且麻疹IgM抗体阳性的儿童;②可能病例:即有发热和皮疹的儿童;③疑似病例:即有发热的儿童。
5)调查环境、相关事件和可疑标本等,获得有关暴露因素的资料。
(3)初步分析资料并提出假设:
1)分析病例的个人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当地居住年限、饮食史和最近活动等。年龄可能与既往暴露经历或免疫力有关。需要考虑当地居住年限短的人是否来自流行区。职业人群的病例聚集提示特定的职业暴露。性别或民族的病例聚集也提示可能的暴露来源。、某地甲肝暴发流行时,大专院校学生和军人发病率与往年相仿,后来发现这些人群未食毛蚶。
2)分析病例与非病例的地点分布:地点包括居住地、工作地、疾病发作地、娱乐地、学校或餐厅等。可以从相关部门或渠道获得不同背景的地图,如道路、河流、城市、供水、下水道、地形、海拔、街区、学校、农田、森林、公园、住宅区、牛奶或食品运输线路等。
3)分析病例的时间分布,绘出流行曲线。
①病例情况经历的时间:其序列是:
暴露→潜伏期→发病→诊断→痊愈或死亡
暴露或感染(侵入)时间通常不知道,这可以通过推算得到,如点源流行的暴露日期推算。发病日期是最常用到的时间数据,但在早期阶段不容易识别,以及佩时暴露的易感者由于潜伏期变异较大,所以发病日期变化很大。一般而言,如果确定的体征和症状作为发病的基本标准,则该标准可作为发病的时间标志。诊断和报告日期受到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多,住院、痊愈和死亡日期受到的局限更大,同暴露日期关系不大。
②流行曲线的解释:急剧升高的流行曲线常常意味着单次暴露;因为多数人集中发病,往前推一个潜伏期,暴露时间也较集中。但是;由于暴露(感染)剂量和个体防御机制的差异,集中(单次)暴露的不同个体可能有变异较大的潜伏期,这就造成流行曲线不那么陡峭。如果流行曲线有几个波峰,表明同源流行可能有几次暴露,蔓延流行病僦批(分代)出现,甚或有几个致病因子等。例如某地甲肝暴发流行出现3个流行高峰,由此分别前推1个月(潜伏期),正好是3次大量供应毛蚶的日期。
漏报、未识别和未报告病例可能歪曲流行曲线的真实情况。流行曲线的下降意味着感染来源的移走、易感者的减少或采取了控制措施等。流行曲线的延续可能表明对起始感染来源或携带者的持续暴露。
③病例的时间与地点分布的结合:在病例标点地图上,将不同时段发病的病例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可很好地呈现病例在空间上扩散的时间关系。
4)分析病例的暴露来源:广泛的食品来源和遥远旅行的便利,常常需要考虑远期和近期的暴露,这又取决于疾病的潜伏期、人群的流动性以及食品和饮水的供应来源等。一般在病例发病日前的最长与最短潜伏期之间(以常见潜伏期为重点期间),去寻找曾接触的可能传染源。例如,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于2月20日发病,该病潜伏期2~10天,因此需要调查2月10~18日期间该病例与可能传染源的接触情况。由于该病常见潜伏期为3~4天,所以2月16~17日为调查重点时期。对于人或动物传染源,还需要警惕传染源可能没有发病,这就有必要
用特殊检查技术来发现隐性感染,这些技术包括免疫学(抗原或抗体)、微生物学(形态或培养)或X线(疾病状况如肺结核)检查等。如果传播涉及生物媒介,还要调查潜伏期内生物媒介的孳生情况。
5)建立流行的病因假设:根据病例关于可能暴露的特征或经历,结合社区环境调查等,就可以得出流行的初步病因假设。这里病因假设的内容包括致病因子和具体的传播途径等。如果疾病诊断明确,一般致病因子就确定了,病因假设则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传播途径等。
(4)进一步收集和分析资料以确证假设。
1)进一步收集资料:如查明未曾发现的病例:_轻型病例、漏报病例和接触者等;以及更详尽的实验室检验等。
2)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资料,做出结论。表2-2、表2-3分别给出了某地甲肝暴发流行时关于进食毛蚶的资料,由此可以确证进食毛蚶(感染来源)与甲肝发病的关系。

OR=11.81

而对于进食伽师瓜、螺蛳与甲肝的病例对照研究未发现关联。
(5)提出和采取控制措施
1)根据调查结论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并可以对早期的应急措施做调整或补充。
2)采取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可用日发病率下降作为暴发得到逐步控制的指标。但要注意发病率的自然下降,包括流行高峰后下降,感染来源自然消除(如污染食品销售完毕),大部分易感者已经发病或感染,或者大量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力等。对于当前暴发事件,更多的是早期的应急性控制措施,以及针对病例的治疗和管理。在暴发调查后期的控制措施,主要是"亡羊补牢",预防今后当地或其他地区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6)写出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以技术报告形式发表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文献,以工作报告形式提交可为政府或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按调查事件过程分类,还可以分为:发生报告(初步核实后汇报)、进程或阶段报告以及结案(总结)报告。
(三)现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1.现场调查报告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1)根据调查事件发展过程分类:根据所调查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相关调查报告的撰写时间,调查报告可以分为:发生报告、进程报告、阶段报告和结案报告。
1)发生报告:是指在事件发生后或到达现场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其目的是及时汇报事件发生及相关情况,并为下一步调查提供依据。发生报告主要针对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及事件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简要分析对事件性质、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等的判断j如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的诊断等;要对已经掌握的事件相关资料进行介绍,如病例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要对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如疫情可能的走向;要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有无发现可疑因素;要介绍已经采取的防治措施或开展的工作等。
2)进程报告:主要用于动态反映某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进展、预防控制效果及发展趋势,以及对前期工作的评价和对后期工作的建议。发生报告和进程报告均应特别强调时效性,应在获取信息后最短时间内完成,否则就失去了该类报告撰写的意义。如发生报告一般应在开展初步调查后的当天完成,进程报告应在开始调查后每隔1~2天完成一份,当然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和现场控制措施的落实,如果事件趋于逐步稳定,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在现场调查处理的中后期,进程报告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情况相应延长。
3)阶段报告:是在事件调查处理持续较长时间时,每隔一段时间对调查事件所进行的阶段性小结报告,主要用来对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对事件发展趋势及后期工作进行展望。
4)结案报告:是在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包括事件的发现、患者的救治、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及其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事件发生及调查处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做好类似工作或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等。
(2)根据调查报告使用目的分类:根据调查报告使用对象和撰写目的的不同+,调查报告可以分为:行政报告、业务总结、研究论文、新闻通稿、简报等。
1)行政报告;主要是向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报告,该报告应简日月,速度要快,主要介绍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已经开展的工作简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需要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解决的问题等。
2)业务总结:与一般结案报告类似,多为一起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所撰写的全面报告,该类报告相对自由,不受论文格式和篇幅的制约,可根据内容需要对各部分进行较为灵活的安排。
3)研究论文:是就整个事件或事件调查处理的某个侧面,严格按照研究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所撰写的调查报告。
4)新闻通稿:多用于需通过媒体对外正式发布消息时,一般只要讲明事件发生的主要情况、有关部门反映及处理简况.社会或群众应该配合或注意的事项等即可。
5)简报:多用于系统内部通报情况,一般应简单介绍事件的发生发展及调查、控制工作开展情况,侧重分析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总结好的做法,并就如何及时发现、处理类似事件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出建议。
(3)根据调查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分类:根据所涉及的内容,调查报告可以分为: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不明原因疾病调查报告:中毒事件报告等。
1)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侧重对疾病发生的三个环节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说明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
2)中毒事件调查报告:应侧重说明中毒发生的经过、影响范围、发生原因、采取的措施及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等。
3)不明原因疾病调查报告:应在对事件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侧重分析事件发生可能原因的假设,开展的病因探索或验证工作,可能开展的预防控制措施等。
27现场调查报告撰写的要求现场调查报告在撰写上与一般论文要求上有些差别,而且不同用途的调查报告要求上也会有较大差异。现仅按照常用格式即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和落款几部分的写作要求简述如下:
(1)题目:指明现场调查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根据需要时间、地点有时可省略。题目
应简练、准确。其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
告"、"××××调查"等。
(2)前言:介绍本次现场调查的由来与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调查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
题。这部分可说明现场调查的目的、任务来源、调查的地点和时间、参加人员、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处理结论等。
(3)正文:这部分内容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包括三大内容:事件的背景、处理过程及结果、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首先,介绍调查事件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以反映事件产生的客观基础。例如调查现场所处地区的人口、地理特征等。然后,描述调查事件的处理过程及结果。这部分描述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包括从获得资料中分析出的结果,将结果按逻辑顺序,或按性质分类描述。如疾病发生的数量,严重性分布特征,变动趋势,发病的可能原因等。对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应作详细描述,主要包括描述性资料、分析性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几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可有适当增减。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对问题处理的办法及处理经过;已取得的效果和预期能够收到的效果等。所提出的建议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基于调查结果,能够解决存在问题或改进现有状况,同时提出的建议要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4)结尾: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不是调查报告的必要组成部分。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①概括全文,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②在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正文形成结论。③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5)落款:包括署名及日期,一般调查报告通常是向政府、同级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或向有关单位进行报告,因此它的署名通常为直接负责本次调查的单位名称。在向派出机构进行工作汇报时,调查报告则应署单位(部门)及个人名字。另外,应该在末尾署上调查报告撰写的日期。

附:现场调查报告示例
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遒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2004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10时45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自2004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2月25日下午3时,累计发生91例,分布在22个班级。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该患者于2月17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12人、四(2)班6人、五(3)班5人,其余班级均有1~2人。
91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人,其余41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2月25日发病的8名学生调查表明,8名学生均有发热(38~39.5℃)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其中有2名学生已就诊;1人诊断为肺炎,1人诊断为痛毒性感冒,其余6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所有发病学生均否认发病前1周内有外出、外来史。教室和寝室均有空调,但本学期开学后一直未使用。每间宿舍有6~7名学生住宿,学生来源于全市各区、县。
(四)病原学检测:对2月25日8名新发病例中2名具有典型症状的学生采样后,立即使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例标本均为甲型流感阳性。
(五)初步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快速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聚集性发病。
(六)采取措施:我区疾控中心已将现场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要求××学校落实以下工作。
1.加强学校晨检。各班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学生中具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数,并填写"学生发热情况统计表"。每日上午8;00时和下午14:00时前将统计数据告知学校卫生老师,整理汇总后传真至我区疾控中心;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区疾控中心联系。
2.对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劝告其暂停上课,建议在家休越,待体温正常1周后再返校上课。
3.加强教室、寝室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可采取食醋熏蒸消毒和无人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方法),对所有空调进行一次统一的消毒。
4.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5.建议有发热学生的班级和同寝室学生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病毒感染。
6.近期学校停止举行集体性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室。
我中心将每天及时报告该校学生发病的最新进展。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2月25日

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后续报告(1)
截止2月26日14时,××学校报告学生发病情况如下:
1.截止2月25日15时,累计报告现发热学生41名。至26日下午14时,其中37名学生体温已正常,4名学生体温仍然超过,38℃。
2.今天上午报告新发病例3名,下午报告新发病例3名。6名学生体温均在38~38.5℃之间,伴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6名学生散在分布于1~5年级的6个不同班级中。学校已要求6名学生前往医院就诊,并暂时离校回家休息。
3.截止26日14时,该校现发热学生人数为10名。
特此报告。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2月26日

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结案调查报告
2004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据该擘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接到艮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兼,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我区疾控中心于当日立即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调和采样,掌握了该校学生的发病情况;确定了引起此次发病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发展。现将此次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区××路××号。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
自2004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3月3。日下午2时,累计病例报告:109例,罹患率7.9%。
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该学生于2月17耳出现发热(体温达40℃),伴有咳嗽、头痛和流涕等症状。患者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后即返校继续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图2-1。

发病学生分布在29个班级中,具体分布为:四(6)班14人、五(1)班10人、五(3)班8人、三(4)班7人、四(2)班和四(3)班各6人、四(4)班、五(4)班、三(3)班5人、四(5)班和预备(2)班各5人,其他33名发病学生散在分布于18个其他班级中。
发病学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8℃)、咳嗽、咽痛、头痛等:
三、流行病学调查
2月25日对发病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所有发病学生均否认发病前1周内有外出、外来史;1教室和寝室均有空调,但本学期开学后一直未使用。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每间宿舍住宿6~7名学生,学生来源于全市各区、县。
四、临床诊断
对前往医院就诊学生的调查表明:患病学生多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性感冒。
五、病原学检测
对2月25日8名新发病例中2名具有典型症状的学生进行采样,并使用快速诊断试剂进
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份标本均为甲型流感阳性。
六、调查分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快速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聚集性发病。
七、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立即责成学校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校晨检。各班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学生中具有发热、咳嗽等止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数,并填写《学生发热情况统计表》。每日上午8:00时和下午14:00时前将统计数据告知学校卫生老师,整理汇总后传真至我区疾控中心;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区疾控中心联系。
2.对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劝告其暂停上课,建议在家休息,待体温正常1周后再返校上课。
3.加强教室、寝室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可采取食醋熏蒸消毒和无人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方法),对所有空调进行一次统一的消毒。
4.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5.建议有发热学生的班级和同寝室学生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病毒感染。
6.近期学校停止举行集体性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室。
八、结案
鉴于距离发病相对集中的四(6)班的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后已有7天无新发病例,而且近几天学生发病呈高度散在分布,所以自3月3日起结束××学校一日两报制度。我疾控中心已告知该学校:一旦再出现集中发病趋势,立即报告我疾控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3月4日
更多 “现场调查设计” 相关考题
考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场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

考题 现场型市场调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A.设计调查方案B.进行现场搜集信息C.进行市场调查D.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考题 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

考题 电信市场调查的正式调查阶段包括()。 A.确定调查目标B.收集各种资料C.准备调查表D.抽样设计E.现场实地调查

考题 现场调查设计中的样品采集和测量方法

考题 现场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

考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场调查设计

考题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设计→现场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B.现场调查→设计→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C.现场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设计 D.设计→整理资料→现场调查→统计分析

考题 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评估、中间评价和后评价都要用()。A:问卷调查法 B:专家调查法 C:现场调查法 D:现场测量法

考题 工程咨询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间评价与后评价都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问卷调查法 B:现场测量法 C:二手调查法 D:现场调查法

考题 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评估、中间评价与项目后评价都要采用()A:问卷调查法 B:专家调查法 C:文案调查法 D:现场调查法

考题 对于新建项目,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方法有()。A:现场实测法、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B: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法和设计资料C:物料衡算法和现场实测法D:现场调查和现场实测法

考题 现场情况调查资料不能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考题 现场型市场调查公司的业务活动主要是()。A、设计调查方案B、搜集一手信息C、设计问卷D、处理调查数据

考题 隧道施工现场调查事项包括()。A、隧道施工现场调查研究B、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和核实文件C、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社会调查

考题 园林规划设计调查研究阶段的任务是()A、自然环境调查。B、社会环境调查。C、设计条件调查。D、现场勘察。

考题 电信市场调查的正式调查阶段包括()。A、确定调查目标B、收集各种资料C、准备调查表D、抽样设计E、现场实地调查

考题 隧道施工现场调查事项()。A、隧道施工现场调查研究B、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和核实文件C、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社会调查

考题 对于新建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方法有:()。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B、物料衡算法C、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法和设计资料D、现场调查和实测法

考题 单选题现场型市场调查公司的业务活动主要是()。A 设计调查方案B 搜集一手信息C 设计问卷D 处理调查数据

考题 多选题园林规划设计调查研究阶段的任务是()A自然环境调查。B社会环境调查。C设计条件调查。D现场勘察。

考题 多选题隧道施工现场调查事项()。A隧道施工现场调查研究B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和核实文件C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社会调查

考题 问答题现场调查设计

考题 填空题城市设计现场调查中人行为调查研究基本方法有()

考题 多选题电信市场调查的正式调查阶段包括()。A确定调查目标B收集各种资料C准备调查表D抽样设计E现场实地调查

考题 问答题现场调查设计中的样品采集与检测

考题 问答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场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