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男性,64岁,
缺失,首次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后除咬下唇外无不适,其原因是

A.上前牙排向唇侧较多
B.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
C.前牙排成深覆
D.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
E.患者下唇肌肉松弛
B.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
C.前牙排成深覆

D.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
E.患者下唇肌肉松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咬唇是由于上下前牙的覆盖过小,使唇部软组织向内凹陷,造成咬唇,所以B正确。而答案A是覆盖过大。正常情况下,上前牙切端应在上唇缘下2mm,前牙排成深覆
后,上下前牙达到对刃时,下颌需要下降更多,因此不易咬下唇,因此C错误。唇之距离低会导致鼻唇沟加深,面容苍老,因此D错误。下唇是靠上下前牙来支持以保持正常的外形,因此E错误。本题应选B。

更多 “男性,64岁,缺失,首次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后除咬下唇外无不适,其原因是A.上前牙排向唇侧较多 B.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 C.前牙排成深覆 D.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 E.患者下唇肌肉松弛” 相关考题
考题
男,68岁, 缺失,首次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后除咬下唇外无不适。其原因是( )。A.前牙排成深覆颌B.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C.上前牙排向唇侧较多D.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E.患者下唇肌肉松弛
考题
男。58岁。上颌:54321|123678;下颌65|5678缺失。首次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后除咬下唇外无不适,其原因是A.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B.患者下唇肌肉松弛C.上前牙排向唇侧较多D.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E.前牙排成深覆(牙合)
考题
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中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A.牙缺失伴牙槽骨缺失者可以修复B.牙周病患者可以做牙周夹板C.适用范围广,磨除牙体组织少,便于摘戴和清洁D.可以升高咬合E.便于修理
考题
男,64岁,鱼篙絮缺失,首次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后除咬下唇外无不适。其原因是A.上前牙排向唇侧较多B.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C.前牙排成深覆验D.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E.患者下唇肌肉松弛
考题
男性,64岁,缺失,首次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后除咬下唇外无不适,其原因是A.上前牙排向唇侧较多B.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C.前牙排成深覆合D.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E.患者下唇肌肉松弛
考题
某男性患者,70岁。缺失,余牙正常;活髓,无龋,不松,但过度伸长,致下颌第一磨牙区域龈距只有正常牙冠高度的一半,上颌其余牙位置正常。修复设计为
A.去髓后切除伸长的牙冠并全冠修复,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
B. 适当调磨,以不过敏为限,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不考虑牙弓曲线
C.不处理上颌牙,直接下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D.拔除,上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
E.拔除,上颌固定桥,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
考题
患者,女,58岁,缺失,重度楔状缺损,Ⅱ度松动。X线片显示:根尖病变,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吸收1/2如果要保留,治疗方案是
A.经根管治疗并修复,然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失牙
B.经根管治疗、牙周治疗并修复,然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失牙
C.经牙周治疗后,然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失牙
D.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失牙后,根管治疗并修复
E.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失牙后,根管治疗、牙周治疗并修复
考题
女,65岁。戴上下活动义齿6年,因咀嚼无力、面形改变而重做义齿,戴新义齿1个月后,面部肌肉酸痛不适。查:缺失,托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义齿各部与组织贴合良好。义齿稳定,咬合接触好,上下唇闭合时肌肉稍紧张。造成面部肌肉酸痛的原因是A.不适应新义齿
B.垂直距离恢复过高
C.咀嚼硬物过多
D.人工牙过硬
E.人工牙牙尖斜度过大
考题
共用题干
男,62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初戴1个月,咀嚼时常咬颊黏膜,下颌舌侧第一磨牙至磨牙后垫区压痛。咬颊黏膜的原因是A:牙合平面过低B:下颌后牙偏舌侧C:颊侧覆牙合过小D:颊侧覆盖过小E:上颌后牙偏颊侧
考题
某男,62岁,牙周痛,Ⅱ度松动,其余的上颌牙均缺失,缺失区牙槽嵴条件较差,吸收严重,余牙正常,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是A.根管治疗后,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B.三臂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C.T型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D.拔除,行上颌全口义齿修复
E.根管治疗后,行覆盖义齿修复
考题
患者女,32岁。单端固定桥(无)戴用2年余,近一时期自觉基牙松动,冷热疼痛不适,查:松动Ⅰ度,固位体面穿孔,深龋洞,边缘不密合,牙龈充血,红肿。若对颌为可摘局部义齿,再修复的设计应为
A.治疗后,活动修复
B.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C.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D.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E.不修复
考题
患者男,65岁,双侧下后牙缺失,戴可摘局部义齿1周后,咀嚼食物时,右缺隙侧与基托吻合部黏膜出现灼痛,局部黏膜有红肿、溃烂,停止戴义齿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时出现同样症状。经过上述处理后,患者在戴用义齿行使功能时灼疼感消失,但开始出现咬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盖过小B、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盖过大C、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牙合过小D、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牙合过小E、咬颊侧人工牙的排列纵牙合曲线错误
考题
患者男性,57岁,糖尿病史,上颌牙列缺失,缺失。上颌全口义齿修复2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3年余。因上颌义齿戴用不适就诊,要求重新制作。检查见上前牙区松软牙槽嵴,义齿固位、稳定差,下颌余留牙舌侧见牙结石,松动Ⅲ度,下颌义齿固位稳定尚可。患者口腔内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唾液分泌过多B、黏膜变性C、软组织易受损伤D、黏膜容易破溃E、易感染
考题
男.64岁,缺失。首次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后除咬下唇外无不适,其原因是()A、上前牙排向唇侧较多B、前牙排列的覆盖过小C、前牙排成深覆D、垂直距离低,致唇松弛E、患者下唇肌肉松弛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57岁,21|12缺失,4|4做基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由于其上颌前突,前牙区倒凹较大,为了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义齿就位道的方向应为()。A
由前往后B
由后往前C
由左向右D
由右向左E
平行戴入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57岁,糖尿病史,上颌牙列缺失,缺失。上颌全口义齿修复2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3年余。因上颌义齿戴用不适就诊,要求重新制作。检查见上前牙区松软牙槽嵴,义齿固位、稳定差,下颌余留牙舌侧见牙结石,松动Ⅲ度,下颌义齿固位稳定尚可。患者口腔内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唾液分泌过多B
黏膜变性C
软组织易受损伤D
黏膜容易破溃E
易感染
考题
单选题某男,62岁,21|12牙周痛,Ⅱ度松动,其余的上颌牙均缺失,缺失区牙槽嵴条件较差,吸收严重,余牙正常,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是( )。A
拔除21|12,行上颌全口义齿修复B
2|2T型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
2|2三臂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D
21|12根管治疗后,行覆盖义齿修复修复E
21|12根管治疗后,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考题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中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A
牙缺失伴牙槽骨缺失者可以修复B
牙周病患者可以做牙周夹板C
适用范围广,磨除牙体组织少,便于摘戴和清洁D
可以升高咬合E
便于修理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65岁,双侧下后牙缺失,戴可摘局部义齿1周后,咀嚼食物时,右缺隙侧与基托吻合部黏膜出现灼痛,局部黏膜有红肿、溃烂,停止戴义齿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时出现同样症状。经过上述处理后,患者在戴用义齿行使功能时灼疼感消失,但开始出现咬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
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盖过小B
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盖过大C
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牙合过小D
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牙合过小E
咬颊侧人工牙的排列纵牙合曲线错误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57岁,糖尿病史,上颌牙列缺失,缺失。上颌全口义齿修复2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3年余。因上颌义齿戴用不适就诊,要求重新制作。检查见上前牙区松软牙槽嵴,义齿固位、稳定差,下颌余留牙舌侧见牙结石,松动Ⅲ度,下颌义齿固位稳定尚可。上颌松软牙槽嵴形成的原因是()A
上前牙缺失后牙槽嵴自然吸收形成B
上颌义齿长期刺激所致C
下前牙较大的力造成上前牙区牙槽嵴压迫性吸收D
牙槽嵴吸收与软组织萎缩速度不一致造成E
患者遗传因素造成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