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

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格林斯潘以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和房地产需求使美国避免了萧条的危机,低利率政策导致房地产需求增加和泡沫的出现。而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次贷危机,同时也使得财富蒸发、消费下降、经济出现了疲软萧条。但这种影响不会很长,只要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像1929年那样深度萧条,那么,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因为我国金融机构购买的美国次贷较少,只有中国银行购买了一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以消费品为主,而且主要是中低价位的消费品,这些往往是生活必需品。因此,也不会造成我国对美出口的负增长,顶多也是增长放缓。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即使现在股票市场热一点,震荡幅度比较大,但只要银行不出现危机,就不会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讲,虽然现在的银行上市了,但80%以上的股权还是政府拥有,所以政府实际上对它还是有百分之百的存款保障的。在这种状况下,只要不出现银行挤兑,就不会出现银行危机。

此外,现在中国银行业的监管能力也提高了;外资银行的进入,竞争的加剧,也促进银行业提高管理水平。所以,金融危机是不会全面暴发的。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深具信心。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在9.7%左右,这个速度还可以在未来维持10年、15年或20年以上。近几年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比较快,估计今年出口增长会放缓,但也不会太慢,今年经济依然会比较快速的发展,基本维持在9%左右。

目前为止,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15%,而且最近升值的幅度越来越大。贸易巨额赤字将导致美元疲软,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美国可能会出现滞胀。如果出现滞胀,美国为了防止物价不断上涨,将会避免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减少。中美利差还不足以吸引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只要人民币继续执行主动、可控、渐进的汇率调整办法,每年根据美元的强弱将调整范围控制在3%—5%之间浮动,即属正常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率先固定回升,时下“中国赶超美国论”纷纷______。对此,海外华人告诫说,中国最大的隐忧,不是人民对赶超美国没有信心,而是太过自信,甚至到了______的地步。的确,国人上上下下应该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下列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产生的

B.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表现是财富蒸发、消费下降、经济出现疲软

C.美国次贷危机若对美国经济影响不是深度的,那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有限

D.美国次贷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只要中国的银行不出现危机


参考答案

更多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格林斯潘以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和房地产需求使美国避免了萧条的危机,低利率政策导致房地产需求增加和泡沫的出现。而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次贷危机,同时也使得财富蒸发、消费下降、经济出现了疲软萧条。但这种影响不会很长,只要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像1929年那样深度萧条,那么,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因为我国金融机构购买的美国次贷较少,只有中国银行购买了一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以消费品为主,而且主要是中低价位的消费品,这些往往是生活必需品。因此,也不会造成我国对美出口的负增长,顶多也是增长放缓。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即使现在股票市场热一点,震荡幅度比较大,但只要银行不出现危机,就不会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讲,虽然现在的银行上市了,但80%以上的股权还是政府拥有,所以政府实际上对它还是有百分之百的存款保障的。在这种状况下,只要不出现银行挤兑,就不会出现银行危机。此外,现在中国银行业的监管能力也提高了;外资银行的进入,竞争的加剧,也促进银行业提高管理水平。所以,金融危机是不会全面暴发的。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深具信心。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在9.7%左右,这个速度还可以在未来维持10年、15年或20年以上。近几年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比较快,估计今年出口增长会放缓,但也不会太慢,今年经济依然会比较快速的发展,基本维持在9%左右。目前为止,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15%,而且最近升值的幅度越来越大。贸易巨额赤字将导致美元疲软,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美国可能会出现滞胀。如果出现滞胀,美国为了防止物价不断上涨,将会避免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减少。中美利差还不足以吸引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只要人民币继续执行主动、可控、渐进的汇率调整办法,每年根据美元的强弱将调整范围控制在3%—5%之间浮动,即属正常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率先固定回升,时下“中国赶超美国论”纷纷______。对此,海外华人告诫说,中国最大的隐忧,不是人民对赶超美国没有信心,而是太过自信,甚至到了______的地步。的确,国人上上下下应该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下列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产生的B.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表现是财富蒸发、消费下降、经济出现疲软C.美国次贷危机若对美国经济影响不是深度的,那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有限D.美国次贷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只要中国的银行不出现危机 ” 相关考题
考题 2018年7月格林斯潘在上海第四届中国财富论坛上警告:特朗普对中国贸易的制裁最终将会转嫁到美国的制造商和消费者身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比较利益理论的提出者是()。 A.贝克尔B.格林斯潘C.李嘉图D.格林斯潘

考题 美国次贷危机的表现有()。 A.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B.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亏损严重C.房地产股票暴涨D.全球股市暴跌E.政府联合救市

考题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作者是( )。A、凯恩斯B、张伯伦C、科斯D、格林斯潘

考题 在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为刺激经济多次降息并了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从而放弃了对美元供应目标的控制,导致世界范围内美元过量发行,全球储蓄__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美元储备过剩和低利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货币发行者地位与其实际职能的错配,而不能怪新兴经济体的高储蓄。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导致供不应求B.引起供过于求C.带动蓬勃发展D.维持供大于求

考题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 )标志着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的终结。A.《证券交易所法》B.《格林斯潘法》C.《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D.《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考题 低利率政策的初衷是刺激美国人迅速消费,以弥补危机带来的需求萎缩。但经历了数年的储蓄资产贬值后,相信低利率的刺激作用的边际效应已缩减到了几近于无。危机之初,开启低利率的另一个目的是为流动性紧张的金融机构提供“免费”资金,并帮助金融业补充资本。凭借零利率的借款,银行可投资于政府债券,获得稳定而无风险的回报。可正因为此,银行丧失了为企业提供信贷这一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业务的动力,从而未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 这段文字主要是: A.暗示低利率政策必须做出调整 B.分析实行低利率政策的弊端 C.强调应鼓励银行开展企业信贷业务 D.说明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的作用有限

考题 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格林斯潘以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和房地产需求使美国避免了萧条的危机,低利率政策导致房地产需求增加和泡沫的出现。而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次贷危机,同时也使得财富蒸发、消费下降、经济出现了疲软萧条。但这种影响不会很长,只要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像1929年那样深度萧条,那么,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因为我国金融机构购买的美国次贷较少,只有中国银行购买了一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以消费品为主,而且主要是中低价位的消费品,这些往往是生活必需品。因此,也不会造成我国对美出口的负增长,顶多也是增长放缓。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即使现在股票市场热一点,震荡幅度比较大,但只要银行不出现危机,就不会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讲,虽然现在的银行上市了,但80%以上的股权还是政府拥有,所以政府实际上对它还是有百分之百的存款保障的。在这种状况下,只要不出现银行挤兑,就不会出现银行危机。 此外,现在中国银行业的监管能力也提高了;外资银行的进入,竞争的加剧,也促进银行业提高管理水平。所以,金融危机是不会全面暴发的。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深具信心。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在9.7%左右,这个速度还可以在未来维持10年、15年或20年以上。近几年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比较快,估计今年出口增长会放缓,但也不会太慢,今年经济依然会比较快速的发展,基本维持在9%左右。 目前为止,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15%,而且最近升值的幅度越来越大。贸易巨额赤字将导致美元疲软,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美国可能会出现滞胀。如果出现滞胀,美国为了防止物价不断上涨,将会避免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减少。中美利差还不足以吸引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只要人民币继续执行主动、可控、渐进的汇率调整办法,每年根据美元的强弱将调整范围控制在3%—5%之间浮动,即属正常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率先固定回升,时下“中国赶超美国论”纷纷______。对此,海外华人告诫说,中国最大的隐忧,不是人民对赶超美国没有信心,而是太过自信,甚至到了______的地步。的确,国人上上下下应该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下列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产生的 B. 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表现是财富蒸发、消费下降、经济出现疲软 C. 美国次贷危机若对美国经济影响不是深度的,那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有限 D. 美国次贷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只要中国的银行不出现危机

考题 1、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是() A 托尔曼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格林斯潘A.托尔曼B.皮亚杰C.维果斯基D.格林斯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