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相关考题
考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一、鹦哥岭来了大学生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缕从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山脚下一排破旧平房中的两间就是他们的家。“孩子们,这里的黎苗兄弟说是以种田为生,实际上就是种些橡胶,靠山吃山……你们来任务重啊!在关爱森林的同时,还要想法帮这里的百姓致富!”老站长的一席话,像重锤一样敲击着大家。“我们不会让鹦哥岭失望的!”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声。
二、鹦哥岭有了“档案馆”
到底鹦哥岭有多少种动植物?这是摆在大学生们面前最直接的课题,也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大学生们背着睡袋、锅碗瓢盆和监测仪器上山了: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记录,天黑了,架起锅,煮点米饭,和着辣酱吃;实在太困了,支起帐篷,钻进去睡一觉……经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档案馆”: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197种、脊椎动物431种、鹦哥岭树蛙等14种科学新种以及26个中国新记录种等。
三、鸚哥岭有了护林员
鹦哥岭周边有103个自然村,近2万村民。看到村民大片砍伐雨林种山兰、香蕉,作为环境保护者,大学生们痛心疾首。但习惯靠山吃山的当地百姓说,“让我们放下欲刀、放下猎枪绝对不行!”大学生们克服阻力,用真诚和智慧动资招募了270名护林员,并与他们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209公里长的界线,埋下了近400根桩和50多块界碑,为鹦哥岭保护区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保护网。
四、鹦哥岭有了农业示范田
鹦哥岭是海南的贫困山区,为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方法,带动.当地人致富,农户们在稻田里骄傲地插上了“农业示范田”的牌子。接着大学生们又推广林下经济,在橡胶树下种菜、种瓜、养鸡;并帮助当地人建起了环保厕所,改造了猪圏,改善了居住的环境……当地百姓手里有了钱,靠上山政树卖钱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这一切,大学生们说,“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5年过去了,27名大学生一直坚守在鹦哥岭,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发现新物种,是敬业的科研工作者;引来环保理念,是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心系百姓喜忧,是黎苗族兄弟的贴心人!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三个角色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他们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究竟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鸚哥岭的大学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2年4月9日、2013年6月7日)
(1)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6分)
(2)怎样看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说法?(4分)
考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哥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者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2)雷锋和鹦哥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
考题
问答题为什么说魏晋时代是文学观念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