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咨询师对求助者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咨询师的这种说法是()。
A
内容反应技术
B
情感反应技术
C
内容和情感反应技术的综合
D
鼓励和重复技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咨询师对求助者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咨询师的这种说法是()。A 内容反应技术B 情感反应技术C 内容和情感反应技术的综合D 鼓励和重复技术” 相关考题
考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
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子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咨询师从本案例中了解到的资料有( )。
A.求助者的成长历程
B.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C.求助者需要帮助的问题
D.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考题
案例一(49):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件事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无法解释变化的原因,但你对变化的结果感到震惊和恐惧。接受这种变化无疑就是否定了自己,你无法接纳现在的自己,所以你现在非常痛苦,是这样吗?
这句话表明了咨询师()单选A.听懂了求助者所讲的话
B.知道了求助者困惑的原因
C.察觉到了求助者的巨大变化
D.理解了求助者的内心和体验
考题
案例一(49):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件事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无法解释变化的原因,但你对变化的结果感到震惊和恐惧。接受这种变化无疑就是否定了自己,你无法接纳现在的自己,所以你现在非常痛苦,是这样吗?
咨询师的这句话可能起到的意义和作用,包括()多选A.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B.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信任的
C.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
D.鼓励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表达和探索
考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吴某,女性,26岁,某工厂职工,身体健康,无躯体不适。
由同事和姐姐陪伴来心理咨询室。同事说李某刚进入工厂的时候工作非常好,人际关系也不错,第一年还是厂里的劳动标兵。第二年以后,发现她不怎么和同事们来往,还有意地躲着同事们,后来就和同事们吵架,说同事们咳嗽就是在侮辱她,看不起她,再后来就经常请假,前段时间还请了半年的长假,最近刚刚返厂工作,发现她又与同事们吵架,厂领导要求她来做心理咨询,求助者很不情愿,在同事和姐姐的强烈要求下才来。
以下为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对话片段:
咨询师:你同事说的都是真的吗?
求助者:是啊,同事们总是笑我,我无法接受。
咨询师:同事的咳嗽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也会咳嗽啊,那你是针对别人的吗?
求助者:我的不是,他们一定是。
咨询师:你没有感觉你的想法是你自己的多疑吗?
求助者:我绝对不是多疑……我很正常。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
A.错觉
B.妄想
C.幻觉
D.焦虑
考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
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子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结束时应该( )。
A.明确地表明态度
B.介绍求助者权利
C.重申保密的原则
D.给出具体的指导
考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
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子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本案例中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有( )。
A.封闭式提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式提问
D.间接询问
考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
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子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咨询师和求助者讨论咨询方案应该包括( )。
A.咨询的效果
B.咨询的次数
C.时间安排
D.咨询的相关费用
考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
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子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没有使用的技术是( )。
A.自我开放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情感表达技术
D.面质技术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A.有现实刺激
B.有道德冲突
C.非现实刺激
D.非道德冲突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讨论的咨询目标应该()。
A.具体且可行
B.积极可评估
C.心理学性质
D.多层次统一
考题
根据案例材料,回答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多选
心理咨询卿: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
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多选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予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咨询师从本案例中了解到的资料有( )多选A 、 求助者的成长历程
B 、 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C 、 求助者需要帮助的问题
D 、 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该案例主要症状不包含()。
A.内心痛苦
B.睡眠困难
C.人际冲突
D.食欲下降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心理咨询师不恰当的提问是()。
A.多重选择性问题
B.多重问题
C.修饰性反问
D.“为什么”的问题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没有使用的技术是()。
A.自我开放
B.具体化
C.情感表达
D.面质技术
考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卿: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
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予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没有使用的技术是( )
A.自我开放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情感表达技术
D.面质技术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从上述摄入性谈话中心理咨询师获得的资料有()。
A.求助者求助的问题
B.求助者的内心体验
C.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D.求助者的成长历程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要确诊求助者问题还需要了解()。
A.个人成长史
B.家族疾病史
C.其母亲看法
D.性成熟情况
考题
根据案例材料,回答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病症:最近两个多月,对婆婆有一种厌恶的想法和行为,自己感到很苦恼遂自己前来做心理咨询。该女士身材匀称、很漂亮、穿着得体、表情平和,举止大方得体、很有素质。
求助者自述:最近和婆婆说话的时候总是顶撞她,否则我就会很不舒服,为此我很矛盾、很痛苦,于是来做心理咨询。以下是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顶撞婆婆,说吧?
求助者:(……沉默多选
心理咨询卿:你认为婆婆说什么针对你的话了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明白婆婆没有说任何针对你的话,但是你不喜欢婆婆说的话,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求助者:觉得一定要顶撞他,不然会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顶撞婆婆你就感觉舒服了?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烦恼呢?
求助者:因为那是我老公的母亲,和婆婆搞不好关系,那么我们夫妻的感情不会有以前那么好了,还怎么维持我们的这个家,能不烦
恼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了吗?对你的饮食、睡眠情况有影响吗?
求助者:不在家还好,一回到家里就不好了,影响我的情绪,饭吃不好,睡眠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你以前在家里大家都很宠着你吧!
求助者:还可以。
心理咨询师:婆婆很疼爱老公吧!那么你对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吗?求助者:以前没有。现在有时候会,但是很少。
心理咨询师:现在有时候会,那就是说有了。能够详细地谈谈吗?我保证对你的一切都会保密。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多选
心理咨询师:你小姑子各方面比你优秀吗?
求助者:没有。
心理咨询师:外表呢?
求助者: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婆婆很喜欢你们两个,是吗?
求助者:嗯。可是我读的大学是全国名牌,在工作上也很有能力。
心理咨询师:她工作能力比你强?
求助者:不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们一起和婆婆一起聊天吗?
求助者:有过。
心理咨询师:婆婆对她的评价怎么样?
求助者:当然是夸奖小姑予的好,但是在我面前又说她有太多的缺点。
心理咨询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在家里有些随便,婆婆经常说我缺点多,所以我认为婆婆表面说她,实际上是在说我。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结束时应该( 多选A 、 明确地表明态度
B 、 介绍求助者权利
C 、 重申保密的原则
D 、 给出具休的指导
考题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心理咨询师在这次咨询结束时应该()。
A.明确地表明态度
B.介绍求助者权利
C.重申保密的原则
D.给出具体的指导
考题
某位咨询师这样回应求助者的倾诉:"听起来,你感到犹豫不决,因为你在继续考研和直接工作就业这两个生涯选择上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我这样讲,是否体会了你的心情?"这种表述体现了()。A、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热情B、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积极关注C、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共情并能验证共情的准确性D、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同情
考题
单选题咨询师对求助者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咨询师的这种说法是()。A
内容反应技术B
情感反应技术C
内容和情感反应技术的综合D
鼓励和重复技术
考题
单选题咨询师对来访者说:"你似乎对你丈夫的行为感到非常气愤和伤心",这属于()。A
解释技术B
情感反应C
内容反应D
重复技术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