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促进社会参与,消除贫困、犯罪等目标属于( )。

  • A、总目标
  • B、具体目标
  • C、服务性目标
  • D、支持保障目标

参考答案

更多 “促进社会参与,消除贫困、犯罪等目标属于( )。A、总目标B、具体目标C、服务性目标D、支持保障目标” 相关考题
考题 服刑人员李某假释回到社区后,感到难以适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面对几人的不接纳,以及自己无房住、无经济来源、无工作的窘境,李某十分悲观,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一天,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其补齐材料再来办理。李某为此很生气,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 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为李某开展了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并协调李某与家人的关系。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李某生活状态有了明显好转。社会工作者为李某提供了哪些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

考题 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的技巧包括( )。A、开展话题的技巧B、同感与分享感受的技巧C、督导会谈的结束技巧D、督导的相互契合技巧E、开展全面预算的技巧

考题 刘某,男,现年32岁,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祖籍在河南,户口迁至上海,故刘某在上海无其他亲戚,且父亲去世。刘某头脑简单、性情憨厚,江湖义气浓厚。高中毕业后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因为哥们儿义气,协助朋友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押至安徽某监狱服刑。年初执行期满回沪,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30多岁的他自然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刘某陷入既想融入社会,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会排斥的困境。 问题:1.请问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请对刘某的问题进行分析。3.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考题 孙楠楠,24岁,已经退伍复员回家两年了。刚复员回家,她拒绝了民政部门联系的售票员工作,但此后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一次在网上聊天时孙楠楠遇到了高中同学王丽,得知近期要举办同学聚会,孙楠楠打听了班上同学们的大体情况以后,随便找了些理由说自己不能出席,但实际上她的心情却很难平静。对比同学们的近况,自己似乎无所事事、毫无成就。 问题:1.你在对孙楠楠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以后,决定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为她提供服务,请你简要介绍社会支持理论的内容。2.具体的介入过程,你将会怎么做?

考题 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应发挥什么作用?

考题 社会保险基金根据国家要求实行统一管理,按险种分别建账,(),(),自求平衡,不得相互挤占和调剂.

考题 80岁的王某无儿无女且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流落到某农村中去挨家挨户乞讨,李某见其可怜,遂将其引到县里的救助站接受救助,救助站向王某提供了衣服和食物,然后在第二天要求王某离开救助站,王某离开后继续在县城里沿街乞讨,又被人送到救助站,这一次救助站以他已经接受过救助为由不予救助。下列说法恰当的是()。A、第一次时王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B、第二次时王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C、第一次时救助站不应要求王某离开救助站D、第一次时救助站应帮助王某返回家乡E、第二次时救助站应该救助王某

考题 住在天津而户籍在山东的朱云想给自己的家庭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于2010年3月10日向所住地天津市南开区某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了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由街道办事处初审后,于2010年3月17日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于2010年4月5日通过突然入户调查对朱云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核实,并于2010年4月12日办结了审批手续。下列说法恰当的有( )。A、应由街道办事处对朱云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B、朱云既可向户籍所在地申请,也可向现居住地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C、朱云应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D、县级民政部门应于2010年4月10日前办结审批手续E、城市低保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