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导线展放时搭设跨越架,若跨越铁路时,距轨顶的高度为()m。

  • A、5
  • B、6
  • C、7
  • D、8

参考答案

更多 “导线展放时搭设跨越架,若跨越铁路时,距轨顶的高度为()m。A、5B、6C、7D、8” 相关考题
考题 已知一施工线路两边线的距离D=5m,与被跨铁路的交叉角θ=30°,电力机车轨顶距搭设跨越架施工基面的高度h1=5m。试求出跨越架的高度及搭设宽度?

考题 架设导线时,搭设的跨越线架其立柱埋深不应小于()m。A、0.5B、1C、1.5

考题 导线架设时,搭设跨越架宽度应超出两边线各()m。A、2B、1.5C、1

考题 搭设铁路跨越架时铁路需停运。()

考题 导线展放时搭设跨越架,若跨越铁路时,距铁路中心的距离为()m。A、2.0B、2.5C、3.0D、3.5

考题 某220kV输电线路,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为2×LGJ-300/40,双分裂导线水平排列,线路跨越京沪高速铁路,跨越档距315m,由于跨越高度的需要,拟采用两基等高猫头型直线塔跨越,已知导线弧垂发生在最高气温+40℃时,跨越上述高速铁路时,下列哪些设计原则是正确的?()A、按+40℃计算最大弧垂;B、按导线允许温度+70℃计算最大弧垂;C、采用“耐张—直线—直线—耐张”方式的独立耐张段跨越;D、对铁路轨顶的垂直距离≥8.5m,并考虑1m的裕度。

考题 非张力放线跨越架搭设要求有()。A、根据被跨越物的种类,选择所搭跨越架的结构形式,其宽度应大于施工线路杆塔横担的宽度,跨越架的两端应搭设“羊角”,以防所放架空线滑落到跨越架之外B、在搭设跨越铁路、公路、高压电力线路的跨越架时,应先与有关部门联系,请被跨越物的产权单位在搭架、施工及拆架时,派人员监督检查C、跨越架的搭设,应由下而上进行搭设,并有专人负责传递木杠或竹杆等材料。拆除时,应由上而下的进行,不得抛掷,更不得将架子一次推倒D、对搭设好的跨越架,应进行强度检查,确认牢固后方可进行放线工作。对比较重要的跨越架,应派专人监护看守,一方面提醒来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另一方面监视导线、避雷线的通过情况

考题 搭设跨越高速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封顶网(杆)距铁路电杆顶或距导线的垂直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米。A、0.6B、1C、2.5D、4

考题 搭设跨越高速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架面距铁路附加导线的水平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米,且位于防护栅栏外。A、5.5B、6.5C、7D、8

考题 搭设跨越()跨越架时,跨越架架面至被跨越物的水平最小安全距离为2.5米。A、一般公路B、一般铁路C、高速公路D、通信线

考题 当室外配线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m,室外配线跨越通车街道时,导线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m。

考题 管道跨越装卸区铁路时,管道底至轨顶的净距不小于()。A、5mB、6mC、7mD、8m

考题 管道跨越铁路和道路时,管道跨越电气化铁路时,轨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m。A、4.5B、5C、5.5D、6.6

考题 当电缆跨越距离较长,而跨越架又无法封顶时,应采取()办法。A、提高架顶高度B、降低搭设高度C、缩小与被跨越物之间的水平距离D、增加与被跨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考题 搭设跨越一般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封顶杆至铁路轨顶的垂直最小安全距离为()米。A、2.5B、3C、5.5D、6.5

考题 导线展放时搭设跨越架,若跨越公路时,距路面的高度为()m。A、4B、5C、6D、7

考题 搭设跨越一般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架面至铁路轨道的水平最小安全距离为()米。A、2.5B、3C、5.5D、6.5

考题 跨越铁路,导线距轨面最小距离为()米。A、5.0B、5.5C、6.0

考题 0.38KV架空线路与铁路交叉跨越时导线距轨面距离不应小于()m。A、7B、7.5C、8D、8.5

考题 一架空铝导线跨越铁道,在3月份测量时轨面距离为7.5米,档距为70米,问此处跨越是否合格?为什么?

考题 搭设跨越高速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封顶网(杆)距铁路轨顶的垂直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米。A、5.5B、6.5C、8D、12

考题 搭设跨越公路的跨越架,距路面的高度为()。A、5.5mB、4mC、6.5m

考题 搭设跨越铁路的跨越架,距轨顶的高度为().A、5.5mB、8mC、6.5

考题 单选题导线展放时搭设跨越架,若跨越铁路时,距轨顶的高度为()m。A 5B 6C 7D 8

考题 单选题跨越铁路时,最低导线与轨面距离为()。A 4mB 5mC 6mD 7m

考题 单选题导线展放时搭设跨越架,若跨越铁路时,距铁路中心的距离为()m。A 2.0B 2.5C 3.0D 3.5

考题 单选题导线展放时搭设跨越架,若跨越公路时,距路面的高度为()m。A 4B 5C 6D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