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作物受虫害损失的一般测定中,将作物受害株与未被害株相比减产的比率称为()。
A

被害株率

B

损失系数

C

产量损失百分率

D

单位面积实际损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在作物受虫害损失的一般测定中,将作物受害株与未被害株相比减产的比率称为()。A 被害株率B 损失系数C 产量损失百分率D 单位面积实际损失” 相关考题
考题 作物需水量是指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播种至收获消耗于植株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分的总和。

考题 幼苗期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苗床数量(株、箱、平方米)×单位幼苗价格×损坏程度比例。

考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农作物,天然杂交率很高,一般在()。A、5%B、95%C、85%D、75%

考题 玉米是同株异花作物,天然杂交率高达95%以上。

考题 前作物生长发育后期,在他的行间或株间种植后作蔬菜称()。

考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农作物,天然杂交系率很高,一般在()以上。A、85%B、90%C、95%D、100%

考题 在同一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是()A、混种B、间作C、套作D、复种

考题 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A、间作B、混作C、复种D、套作

考题 作物栽培上同品种不同株间的传粉称自花传粉。

考题 作物生育期观测中,撒播作物植株如何观测。()A、固定,每测点每次取25个株(茎)B、固定,每测点每次取10个株(茎)C、不固定,每测点每次取25个株(茎)D、不固定,每测点每次取10个株(茎)

考题 作物发育期观测中,当固定观测植株有()株失去代表性时,应另选测点。A、2株或以上B、3株或以上C、5株或以上D、8株或以上

考题 绿肥作物栽培方式有很多,其中在主作物的株行间与主作物同时种植属于()。A、套种B、间种C、混种D、插种

考题 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A、间作B、混坐C、套作D、复种

考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作物。

考题 植物蒸腾量与株间蒸发量为作物需水量。

考题 作物的水平结构包括()A、作物密度B、种植行数C、间距D、株高E、带宽

考题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是()

考题 实际生产上,农作物同株异花间的传粉也称为自花传粉。

考题 经测定,某作物株高性状VA=4,VD=2,VI=1,VE=3,则该作物株高的广义遗传率为()A、0.5B、0.6C、0.7D、0.8

考题 假设调查株2000株玉米为一个总体,其中受玉米螟危害的有704株。现从这一总体中调查200株有74株受害,则样本平均数与总体真值间的显著性为()A、不显著B、显著C、、极显著D、不好确

考题 多选题作物的水平结构包括()A作物密度B种植行数C间距D株高E带宽

考题 单选题间套种作物1米内株(茎)数按不同种植方式,同时测定记录每种作物1米内株(茎)数。规则或不规则的株间间作作物,取样长度应包括()个组合以上,计算每种作物1米内株(茎)数。A 5B 8C 10D 12

考题 填空题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是()

考题 填空题生产试验的参试品种不宜太多一般为()个也要设对照和适当的重复次数试验区面积、稻麦等小株作物在()亩以上玉米高粱、棉花等大株作物在()亩以上,栽培管理与大田生产一致。

考题 单选题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A 间作B 混作C 复种D 套作

考题 单选题作物发育期观测中,当固定观测植株有()株失去代表性时,应另选测点。A 2株或以上B 3株或以上C 5株或以上D 8株或以上

考题 单选题作物生育期观测中,撒播作物植株如何观测。()A 固定,每测点每次取25个株(茎)B 固定,每测点每次取10个株(茎)C 不固定,每测点每次取25个株(茎)D 不固定,每测点每次取10个株(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