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套管带电检测项目有()。A、红外热像检测B、相对介质损耗因数C、相对电容量比值D、高频法局部放电检测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采用()比较法,单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15米以内。A、绝对值B、相对值C、有效值D、峰值
考题
套管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套管相对电容量比值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变压器套管电容芯的介质损耗因数,20℃时的介质损耗因数应不大于()。A、0.02B、0.025C、0.03D、0.05
考题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电流互感器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变电检测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试验细则》中规定,试验结果判断分析,为便于比较,宜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数值换算至()℃。A、20B、10C、30D、40
考题
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比值检测仪器要求主要技术指标中,介质损耗因数:−1~(),±(标准读数绝对值×0.5%+0.001)。A、1B、2C、3D、4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变化量应()。A、≤0.001B、≤0.002C、≤0.003D、≤0.004
考题
电流互感器相对介质损耗因数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变化量应小于()A、0.001B、0.003C、0.005D、0.007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相对电容量比值检测从套管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单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米以内。A、5B、10C、15D、20
考题
套管检测项目包括哪些()。A、红外热像检测B、高频局部放电检测C、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D、相对电容量比值
考题
套管带电检测时,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的判断标准是什么?()A、正常:初值差≤10%B、异常:初值差≥10%且≤30%C、缺陷:初值差≥30%D、缺陷:初值差≥50%
考题
电流互感器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宜选取:设备()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为合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数值作为初值。A、停电状态B、冷备用状态C、热备用状态D、运行状态
考题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异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且≤10%B、初值差10%且≤20%C、初值差5%且≤20%D、初值差10%且≤30%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正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B、初值差≤10%C、初值差≤15%D、初值差≤20%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检测从()取信号。A、套管末屏接地线B、高压电缆接地线C、铁芯和夹件接地线D、本体接地线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当达到()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A、正常标准B、异常标准C、缺陷标准D、故障标准
考题
避雷器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套管红外热像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一年B、投运后C、必要时D、两年
考题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相对电容量比值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考题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宜选取:设备()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为合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数值作为初值。A、停电状态B、冷备用状态C、热备用状态D、运行状态
考题
开展变压器套管带相对介质损耗因数电检测时,当达到缺陷标准时,应()进行例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