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男,67岁,咳嗽、痰中带血1个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下肺腺癌,胸部CT示左下肺包块,右上纵隔淋巴结肿大,最佳的处理方式为
A、左下肺叶切除术B、术前电视胸腔镜检查C、术前纵隔镜检查D、术前经皮穿刺淋巴结活检E、放化疗
考题
女性,68岁,无吸烟史,咳嗽1个月,胸痛2周。胸部X线及CT示:右下肺周围型占位,伴胸膜凹陷征;头颅CT示:颅腔占位,转移性肿瘤可能,考虑肺癌脑转移,其肺部肿瘤最可能的病理类型为A、腺癌B、鳞癌C、小细胞未分化癌D、类癌E、大细胞癌
考题
男,80岁。因进行性气短10天就诊,无咳嗽、发热、胸痛,胸部X线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血WBC9.2×109/L,N0.74,Hb106g/L,ESR34mm/h。该患者胸部CT示左侧支气管通畅,左下肺直径3cm分叶状结节影,纵隔可见直径1~2cm的肿大淋巴结。对该患者胸腔积液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反复穿刺抽液
B、免疫治疗
C、手术治疗
D、全身化疗
E、胸膜固定术
考题
患者男,56岁,因“咳嗽2月余,腰部疼痛两周”就诊,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大小3.2cm×3.5cm,边缘有毛刺,倾向周围型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结果提示:腰椎第1、2椎体代谢活性增高,考虑转移。患者下一步应该做的检查是
A.PET-CT检查
B.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C.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D.CT引导下穿刺活检
E.肿瘤标志物检测
F.胸部X线片
考题
患者男,56岁,因“咳嗽2月余,腰部疼痛两周”就诊,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大小3.2cm×3.5cm,边缘有毛刺,倾向周围型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结果提示:腰椎第1、2椎体代谢活性增高,考虑转移。患者服用靶向治疗药物2个月后复查,病灶明显缩小,疗效PR。此时,下列正确的选择是
A.继续原剂量口服
B.增加药物剂量口服
C.减少药物剂量口服
D.停止靶向药物,改用“培美曲赛+顺铂”化疗
E.停止靶向药物,改用“吉西他滨+顺铂”化疗
F.停药观察
考题
患者男,56岁,因“咳嗽2月余,腰部疼痛两周”就诊,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大小3.2cm×3.5cm,边缘有毛刺,倾向周围型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结果提示:腰椎第1、2椎体代谢活性增高,考虑转移。患者服用靶向治疗药物8个月后复查,病灶略增大,右肺出现一新病灶。此时,正确的选择是
A.继续原剂量口服
B.增加药物剂量口服
C.减少药物剂量口服
D.停止靶向药物,改用“培美曲赛+顺铂”化疗
E.停止靶向药物,改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
F.停药观察
考题
患者男,56岁,因“咳嗽2月余,腰部疼痛两周”就诊,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大小3.2cm×3.5cm,边缘有毛刺,倾向周围型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结果提示:腰椎第1、2椎体代谢活性增高,考虑转移。下列哪项诊断是正确的
A.肺癌骨转移
B.原发性左肺腺癌骨转移Ⅳ期(T4N2M1)
C.晚期肺癌
D.原发性左肺腺癌骨转移Ⅳ期(T2N2M1)
E.原发性左肺腺癌骨转移ⅢB期
F.原发性左肺腺癌骨转移ⅢB期(T3N1M0)
考题
患者男,56岁,因“咳嗽2月余,腰部疼痛两周”就诊,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大小3.2cm×3.5cm,边缘有毛刺,倾向周围型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结果提示:腰椎第1、2椎体代谢活性增高,考虑转移。下列关于骨转移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根据骨扫描结果就可以确诊骨转移
B.应通过腰椎MRI检查,进一步确诊骨转移
C.确诊骨转移后应争取手术切除转移的椎体
D.根据MRI检查结果显示的椎体破坏程度考虑是否做骨髓泥
E.确诊骨转移后可考虑给予双膦酸盐治疗
F.骨痛膏药外敷治疗
考题
患者男,56岁,因“咳嗽2月余,腰部疼痛两周”就诊,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大小3.2cm×3.5cm,边缘有毛刺,倾向周围型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结果提示:腰椎第1、2椎体代谢活性增高,考虑转移。活检病理报告:腺癌,中一低分化。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紫杉醇+卡铂”化疗
B.EGFR突变检测
C.“培美曲赛+顺铂”化疗
D.中药抗肿瘤治疗
E.ALK基因检测
F.适形调强放疗
考题
患者男,56岁,因“咳嗽2月余,腰部疼痛两周”就诊,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大小3.2cm×3.5cm,边缘有毛刺,倾向周围型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结果提示:腰椎第1、2椎体代谢活性增高,考虑转移。基因检测结果提示:EGFR突变阳性,ALK突变阴性,患者应采取的最佳抗肿瘤治疗措施是
A.“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
B.中药抗肿瘤治疗
C.口服厄洛替尼治疗
D.“培美曲赛+奥沙利铂”治疗
E.口服吉非替尼治疗
F.适形调强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