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军人贾某在参加武器装备试验中死亡被批准为烈士,发放其遗属20万元一次性死亡抚恤金,该军人生前没有遗嘱。抚恤金在其近亲属中的分配方法是( )。

A.该军人父母共计5万元

B.该军人配偶5万元

C.该军人已经成年的儿子5万元

D.该军人父母各5万元

E.该军人未成年的妹妹5万元


参考答案

更多 “ 军人贾某在参加武器装备试验中死亡被批准为烈士,发放其遗属20万元一次性死亡抚恤金,该军人生前没有遗嘱。抚恤金在其近亲属中的分配方法是( )。A.该军人父母共计5万元B.该军人配偶5万元C.该军人已经成年的儿子5万元D.该军人父母各5万元E.该军人未成年的妹妹5万元 ” 相关考题
考题 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被评定为烈士的,按照《烈士褒扬条例》发给其遗属烈士褒扬金,并增发烈士生前月工资的十五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军人贾某在参加武器装备试验中死亡被批准为烈士,发放其遗属20万元一次性死亡抚恤金,该军人生前没有遗嘱。抚恤金在其近亲属中的分配方法是( )。A.该军人父母共计5万元B.该军人配偶5万元C.该军人已经成年的儿子5万元D.该军人父母各5万元E.该军人未成年的妹妹5万元

考题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现役军人死亡被批准为烈士的,发给烈士遗属烈士褒扬金,此外,对烈士、因公牺性军人、病故军人遗属的抚恤还包括( )两类。A.固定抚恤金和不固定抚恤金 B.一次性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 C.一次性抚恤金和年抚恤金 D.月抚恤金和年抚恤金

考题 孙某在服现役期间不幸去世,其去世前每月的工资津贴是2000元,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00元、全国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为2800元。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根据现役军人的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不一样,下列关于孙某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孙某被认定为烈士,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38万元 B:若孙某被认定为烈士,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13.6万元 C:若孙某被认定为因公牺牲,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38万元 D:若孙某被认定为病故,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11万元 E:若孙某被认定为病故,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13.6万元

考题 孙某在服现役期间不幸去世,其去世前每月的工资津贴是2000元,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00元、全国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为2800元。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根据现役军人的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不一样,下列关于孙某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孙某被认定为烈士,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38万元 B.若孙某被认定为烈士,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13.6万元 C.若孙某被认定为因公牺牲,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38万元 D.若孙某被认定为病故,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11万元 E.若孙某被认定为病故,其遗属可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为13.6万元

考题 陆某在一次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按照相关程序被批准为烈士。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还可以享受一次性抚恤金。关于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陆某如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可发给他未满18岁的弟弟 B.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时,第一顺序亲属、第二顺序亲属均可享受 C.如果陆某死亡前有遗嘱,应按照遗嘱载明的顺序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D.同一顺序中的亲属各自领取一次性抚恤金的数额必须均等 E.陆某如有父母、配偶、子女,一次性抚恤金发给陆某的父母、配偶、子女

考题 关于死亡抚恤的具体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抚恤的对象是那些被批准或确认为烈士、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现役军人及其遗属 B.现役军人死亡由省级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C.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配偶、养父母、子女是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的第一顺序 D.定期抚恤金的标准应当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

考题 符合条件的烈士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发放时间始于( )。A.军人死亡的当月 B.军人死亡之日 C.批准为烈士的第二年年初 D.批准为烈士之日

考题 关于死亡抚恤的具体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抚恤的对象是那些被批准或确认为烈士、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现役军人的遗属 B.现役军人死亡由省级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C.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是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的第一顺序 D.定期抚恤金的标准应当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