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 8~12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3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走”了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都会折回声道轴。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

第8题:下列对“深海声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海声道是可以让声音以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速度清晰地传播到大洋深处一定范

围内,并总是向声速慢的一面弯曲的特殊界面

B.深海声道是位处深海一定深度范围内,环绕地球达半圈并且能使声音在其中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迹象的特殊声道

C.深海声道是以深海等温层为界面形成的,因而能保证声波迅速而不受损失地传播到深海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的声道轴

D.深海声道是声能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而不受损失地在大洋深处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传播,

从而让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的特殊声道


参考答案

更多 “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 8~12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3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走”了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都会折回声道轴。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第8题:下列对“深海声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是可以让声音以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速度清晰地传播到大洋深处一定范围内,并总是向声速慢的一面弯曲的特殊界面B.深海声道是位处深海一定深度范围内,环绕地球达半圈并且能使声音在其中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迹象的特殊声道C.深海声道是以深海等温层为界面形成的,因而能保证声波迅速而不受损失地传播到深海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的声道轴D.深海声道是声能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而不受损失地在大洋深处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传播,从而让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的特殊声道 ”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弗洛伊德——心灵深处的哥伦布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里的“思想基础”指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查看材料

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第 24 题 阅读全诗,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7~29 小题。第 27 题 这首诗的层次及各层的含义是什么?

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第 36 题 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考题 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然后回答 33~35 小题。第 33 题 从上面一段文字看来,作者所论证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考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考题 在1920年以烟草和大豆为材料,发现植物光周期现象的科学家是()。A.美国的W.W.Garner和H.A.AllardB.德国的G.KlebsC.前苏联的M.K.ChailakhyanD.本的T,Yabuta

考题 在1920年以烟草和大豆为材料,发现植物光周期现象的科学家是()。A.美国的W.W.Garner和H.A.AllardB.德国的G.KlebsC.前苏联的M.K.ChailakhyanD.日本的T,Yabuta

考题 在1920年以烟草和大豆为材料,发现植物光周期现象的科学家是()。A.德国的G.KlebsB.前苏联的M.K.ChailakhyanC.美国的W.W.Garner和H.A.AllardD.日本的T,Yabu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