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螺钉承受轴向拉力F,螺钉头与钢板之间的挤压应力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螺钉承受轴向拉力F,螺钉头与钢板之间的挤压应力是: ” 相关考题
考题 受轴向载荷作用的螺栓,其实际承受的拉力F0与工作载荷F的关系是()。 A、F0=FB、FC、F0≥2F

考题 画螺钉连接装配图时,与螺钉头接触的被连接件,一定要()。A、画成螺孔,而不能画成光孔B、画成光孔,而不能画成螺孔C、画成盲孔,而不能画成通孔D、画成圆孔,而不能画成锥孔

考题 压弯构件同时承受()。A、轴向压力B、轴向拉力C、弯矩D、扭矩

考题 从力学角度分析,一般流体和固体的区别在于流体:( ) A.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B.不能能承受拉力,平衡时能承受切应力C.不能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D.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也能承受切应力

考题 等截面直杆受轴向拉力F作用而产生弹性伸长,根据拉压杆件理论,影响该杆横截面上应力的因素有()。 A.材料的弹性模量EB.杆横截面积AC.杆件的长度lD.轴向拉力F

考题 图所示螺钉受拉力F作用,已知材料的许用切应力[η]、许用挤压应力[ζbs]及许用拉应力[ζ],螺钉直径为d,钉头高度为h、螺帽直径为D,则螺钉的剪切强度条件(),挤压强度条件(),拉伸强度条件()。

考题 图示直径为d的圆轴,承受轴向拉力F和扭矩T。按第三强度理论,截面危险的相当应力σeq3为(  )。

考题 螺钉受力如图所示,一直螺钉和钢板的材料相同,拉伸许用应力[σ]是剪切许用应力的2倍,即[σ]=2钢板厚度t是螺钉头高度h的1.5倍,则螺钉直径d的合理值为: A.d=2h B.d=0.5h C.d2=2Dt D.d2=2Dt

考题 已知铆钉的许可切应力为[τ],许可挤压应力为[σbs],钢板的厚度为t,则图示铆钉直径d与钢板厚度t的关系是:

考题 螺钉受力如图所示,一直螺钉和钢板的材料相同,拉伸许用应力[σ]是剪切许用应力[τ]的2倍,即[σ] = 2[τ],钢板厚度t是螺钉头高度h的1. 5倍,则螺钉直径d的合理值为: A.d=2h B.d=0.5h C.d2 = 2Dt D.d2=2Dt

考题 铆接件承受载荷时,作用力主要依靠()来传递的。A、挤压力B、剪应力C、摩擦阻力D、拉力

考题 杆件在两端受轴向拉力F时杆中的正应力为σa,若把轴向拉力F改为偏心拉力F,其他条件不变,则改变后杆的最大拉应力()。A、小于σaB、大于σaC、等于σa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σa

考题 用冷轧钢板制造承受拉力的零件,为充分发挥钢板力学性能,零件承受拉力的方向应()。A、平行于钢板轧制方向B、垂直于钢板轧制方向C、与轧制方向成45°角D、沿钢板任意方向

考题 受轴向载荷作用的螺栓,其实际承受的拉力F0与工作载荷F的关系是()。A、F0=FB、F<F0<2FC、F0≥2F

考题 对螺栓、螺钉和螺柱实物进行拉力试验时,承受拉力载荷有效旋合的螺纹长度应大于或等于二倍螺纹直径。

考题 计算题:用直径为10.2mm柳订将两块钢板接在一起,当钢板受到与柳钉垂直方向25kN的拉力时,试问柳钉承受的切应力是多少?

考题 套管在井内主要承受()这几种载荷。A、轴向拉力B、剪切力C、内压力D、外挤压力

考题 什么是挤压应力?挤压应力和轴向压缩应力有什么区别?

考题 对于外载荷是轴向变载荷的重要联接,螺栓所受总拉力在F‘和F0之间变化,则螺栓的应力变化规律按()A、r=常数B、σmin=常数C、σm=常数

考题 连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A、螺栓连接B、双头螺柱连接C、螺钉连接D、紧定螺钉连接

考题 连接件承受剪切时产生的切应力与杆承受轴向拉伸时在斜截面上产生的切应力是相同的。

考题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靠预应力钢筋与()之间的()来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的张拉力由()承受。

考题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一般流体和固体的区别在于流体()。A、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B、不能承受拉力,平衡时能承受切应力C、不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D、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也能承受切应力

考题 判断题对螺栓、螺钉和螺柱实物进行拉力试验时,承受拉力载荷有效旋合的螺纹长度应大于或等于二倍螺纹直径。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对于外载荷是轴向变载荷的重要联接,螺栓所受总拉力在F‘和F0之间变化,则螺栓的应力变化规律按()。A r=常数B σmin=常数C σm=常数

考题 单选题杆件在两端受轴向拉力F时杆中的正应力为σa,若把轴向拉力F改为偏心拉力F,其他条件不变,则改变后杆的最大拉应力()。A 小于σaB 大于σaC 等于σa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σa

考题 填空题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靠预应力钢筋与()之间的()来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的张拉力由()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