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女,20岁,2年来感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CI-S:1,牙龈轻度充血,牙周袋深6~7mm,上、下前牙松Ⅱ°~Ⅲ°,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
A.女性多于男性
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
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
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
E.病程进展快
参考答案
更多 “ 女,20岁,2年来感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CI-S:1,牙龈轻度充血,牙周袋深6~7mm,上、下前牙松Ⅱ°~Ⅲ°,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 相关考题
考题
男,50岁。临床检查:牙龈边缘及牙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6mm,下前牙松动Ⅰ度,最应询问的病史为A、糖尿病B、肝炎活动期C、高血压D、肺病E、甲亢
考题
男,54岁,临床检查:牙龈边线及牙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7mm,下前牙出现松动移位,最应询问的病史为A.糖尿病B.肝炎活动期C.高血压D.肺病E.甲亢
考题
女,32岁,自觉下前牙松动半年余。检查:全口牙龈呈鲜红色,光亮,质松软,下前牙牙周袋5~6mm,龈上石(++),松动度Ⅱ度,X线片显示下前牙牙槽嵴水平吸收达根长1/3。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牙龈炎B.成人牙周炎C.急性牙龈炎D.青少年牙周炎E.牙周脓肿
考题
患者,女性,39岁,近1年来感觉牙齿、松动,咬合无力。检查:CI-S:2,牙龈充血,牙松动Ⅰ~Ⅱ度,牙周袋3~ 5mm,X线片示牙槽骨水平型吸收达根长1/3~1/2。该患者的牙周病史主要应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收集A.探诊B.触诊C.问诊D.叩诊E.视诊
考题
女性,21岁,诉咀嚼无力,牙松动,口腔检查见CI-S:1,四颗第一恒磨牙牙周袋深约6mm,松动Ⅱ度,上前牙呈扇形排列,拟诊为()
A.牙龈炎B.侵袭性牙周炎C.慢性牙周炎D.成人牙周炎E.以上都不对
考题
女性,19岁,1年来自觉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前牙区仅见少量龈上、龈下牙石,牙龈轻度充血,上、下前牙松Ⅱ—Ⅲ度,牙周袋深6-7mm,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
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考题
患者,女性,19岁,1年以来自觉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前牙区仅见少量龈上、龈下牙石,牙龈轻度充血,上、下前牙松动Ⅱ一Ⅲ度,牙周袋深6~7mm,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考题
患者,男性,40岁,刷牙出血2年,冷热刺激酸痛,无自发痛,下前牙咬合无力半年。检查:CI-S为3,牙龈充血肿胀,下前牙松动I度,牙龈萎缩2mm,上、下磨牙牙周袋深4~5mm,初步诊断应A.牙龈炎B.慢性牙周炎C.侵袭性牙周炎D.牙髓炎E.青少年后期牙周炎
考题
患者,女,21岁,诉咀嚼无力,牙松动。口腔检查见CI-S:1,4颗第一恒磨牙牙周袋深约6mm,松动Ⅱ度,上前牙呈扇形排列。
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
A.牙龈卟啉单胞菌
B.中间普氏菌
C.伴放线放线杆菌
D.福赛坦菌
E.具核梭杆菌
考题
患者,女,21岁。诉咀嚼无力,牙松动。口腔检查见CI-S:1,4颗第一恒磨牙牙周袋深约6mm。松动Ⅱ度。上前牙呈扇形排列。对于牙周脓肿反复发作且疗效差者,应作
A.血糖及尿糖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
C.X线片检查
D.龈沟液检查
E.细菌学涂片检查
考题
患者,女,21岁。诉咀嚼无力,牙松动。口腔检查见CI-S:1,4颗第一恒磨牙牙周袋深约6mm。松动Ⅱ度。上前牙呈扇形排列。拟诊断为
A.青少年后期牙周炎
B.慢性牙周炎
C.侵袭性牙周炎
D.快速进展型牙周炎
E.成人牙周炎
考题
患者,女,21岁,诉咀嚼无力,牙松动。口腔检查见CI-S:1,4颗第一恒磨牙牙周袋深约6mm,松动Ⅱ度,上前牙呈扇形排列。
如左下后牙诊断为根分叉病变,其主要病因是
A.咬合创伤
B.牙菌斑
C.牙根的解剖形态
D.牙颈部的釉质突起
E.牙髓的感染
考题
患者,女,21岁,诉咀嚼无力,牙松动。口腔检查见CI-S:1,4颗第一恒磨牙牙周袋深约6mm,松动Ⅱ度,上前牙呈扇形排列。
对于牙周脓肿反复发作且疗效差者,应作
A.血糖及尿糖检査
B.活体组织检查
C. X线片检查
D.龈沟液检查
E.细菌学涂片检查
考题
患者,女,19岁,1年以来自觉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前牙区仅见少量龈下牙石,牙龈轻度充血,上、下前牙松动Ⅱ~Ⅲ度,牙周袋深6~7mm,X线片示切牙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
A.女性多于男性
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
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
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
E.病程进展快
考题
患者,女,39岁,近1年来感觉牙齿松动,咬合无力。检查:CI-S:2,牙龈充血,牙松动Ⅰ~Ⅱ度,牙周袋3~5mm,X线片示牙槽骨水平型吸收达根长1/3~1/2。该患者的牙周病史主要应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收集
A.探诊
B.触诊
C.问诊
D.叩诊
E.视诊
考题
患者,女,59岁,高血压病史9年。检查:牙龈边缘及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探诊深度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此患者引起牙龈增生最可能的药物是
A.异山梨酯
B.苯妥英钠
C.环孢菌素
D.硝苯地平
E.利血平
考题
女性,19岁,1年来自觉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前牙区仅见少量龈上、龈下牙石,牙龈轻度充血,上、下前牙松Ⅱ-Ⅲ度,牙周袋深6-7mm,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考题
女性,21岁,诉咀嚼无力,牙松动,口腔检查见CI-S:1,四颗第一恒磨牙牙周袋深约6mm,松动Ⅱ度,上前牙呈扇形排列,拟诊为()A、牙龈炎B、侵袭性牙周炎C、慢性牙周炎D、成人牙周炎E、以上都不对
考题
女,32岁,自觉下前牙松动半年余。检查:全口牙龈呈鲜红色,光亮,质松软,下前牙牙周袋5~6mm,龈上石(++),松动度Ⅱ度,X线片显示下前牙牙槽嵴水平吸收达根长1/3。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牙龈炎B、成人牙周炎C、急性牙龈炎D、青少年牙周炎E、牙周脓肿
考题
问答题患者,女,49岁 。主诉:下前牙刷牙时出血3年 。现病史:3年来下前牙刷牙时经常出血,有时咬硬物时出血,自觉牙床肿胀,有时感觉咀嚼无力,近1年感觉牙齿松动 。全身情况良好,无血液病、糖尿病等系统疾病 。检查:下颌4个切牙排列拥挤,牙石Ⅱ度,牙龈红肿,触诊易出血,牙周袋袋深5~6mm,附着水平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Ⅰ度 。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3左右,骨嵴顶区密度减低,骨白线消失 。
考题
单选题男,50岁。临床检查:牙龈边缘及牙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6mm,下前牙松动Ⅰ度,最应询问的病史为( )。A
糖尿病B
肝炎活动期C
高血压D
肺病E
甲亢
考题
问答题某女,46岁,刷牙时牙龈出血5年,下前牙松动1年 。检查发现牙龈红肿,牙龈指数(CI):3,探诊出血[BOP(+)],袋深4~6mm,附着丧失约3mm,下前牙舌侧牙龈退缩2mm,松动Ⅱ度 。X线示下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2 。该患者最有可能是慢性牙周炎引起的牙松动 。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59岁,高血压病史9年。检查:牙龈边缘及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探诊深度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此患者引起牙龈增生最可能的药物是()A
异山梨酯B
苯妥英钠C
环孢菌素D
硝苯地平E
利血平
考题
单选题男,54岁,临床检查:牙龈边缘及牙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7mm,下前牙出现松动移位,最应询问的病史为()A
糖尿病B
肝炎活动期C
高血压D
肺炎E
甲亢
考题
问答题某女,46岁,刷牙时牙龈出血5年,下前牙松动1年 。检查发现牙龈红肿,CI:3,BOP(+),袋深4~6mm,附着丧失约3mm,下前牙舌侧牙龈退缩2mm,松动Ⅱ度 。X线示下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2 。该患者最有可能是慢性牙周炎引起的牙松动 。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