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钢筋混凝土大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l0=6.5m,支承于带壁柱的窗间墙上,梁端实际支承长度a为370㎜。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为()

A.200㎜

B.240㎜

C.250㎜

D.370㎜


参考答案和解析
200 ㎜
更多 “钢筋混凝土大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l0=6.5m,支承于带壁柱的窗间墙上,梁端实际支承长度a为370㎜。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为()A.200㎜B.240㎜C.250㎜D.370㎜” 相关考题
考题 梁端局部受压,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A. 大于实际支承长度B. 与砌体抗压强度成正比C. 与局部压应力大小有关D. 与砼梁的截面高度有关。

考题 梁端的有效支承长度与实际支承长度相比( )。A. 两者相等B. 有效支承长度小C. 实际支承长度小D. 两者基本相同

考题 当梁在砌体上的实际支承长度a大于计算有效支承长度a0时,梁端砌体局部受压计算中应取() A、a0B、aC、1/2(a+a0)D、均可

考题 某窗间墙截面尺寸为1000mm×240mm,采用MU10级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墙上支承钢筋混凝土梁,支承长度240mm,梁截面尺寸b×h=200mm×500mm,梁端支承压力的设计值为50kN,上部荷载传来的轴力设计值为120kN,试验算梁端局部受压承载力。

考题 如图所示某梁截面尺寸为 250mm×550mm,支承在具有壁柱的砖墙上,支承长度 a=370mm,Nl=60kN,σ0=0.48N/mm2,采用 MU10 砖及 M2.5 混合砂浆。试验算梁端受压局部承载力。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A..167.2 B..149.6 C..106.8 D..92.6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已知底层的顶端截面作用有轴向力N0=350kN,作用于壁柱形心,梁端支承压力为75kN,梁端无垫块时,底层顶端的弯矩最接近于( )kN·m。A..9.36 B..11.5 C..16.1 D..18.32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窗间墙壁柱的计算翼缘宽度最接近于( )m。A..1.6 B..1.8 C..2.0 D..3.6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在梁端设置与梁端现浇成整体的垫块,其尺寸为ab=240mm,bb=620mm,tb=300mm。已知a0=81.13mm,试问垫块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kN)与( )项数值接近。A..83.58 B..96.8 C..119.39 D..127.5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该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受剪承载力最接近于( )kN。A..158.6 B..164.4 C..168.7 D..176.3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柱底截面所承受的轴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A..200 B..214.47 C..237.84 D..276

考题 某跨度9m,开间4m的单层单跨砌体结构(见图),总长32m,承重纵墙厚370mm,采用MU15普通砖,M5水泥砂浆砌筑,墙高H=3.8m,窗间墙宽2m,高3m,每隔4m有一钢筋混凝土梁支承于窗间墙上,上铺空心预制板,大梁截面尺寸b×h=200mm×550mm,梁端伸入墙内240mm。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Nl=80kN,檐沟等自重在梁底截面产生的平均压应力σ0=0.3N/mm2。 3.当梁端支承面下设现浇混凝土圈梁,圈梁截面尺寸b×h=240mm×180mm,C20混凝土,圈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最接近于(  )kN。 A、203 B、213 C、225 D、235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假定a0=142.88mm,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KN)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A..78.87 B..63.21 C..59.87 D..52.8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5,则柱底截面的轴心受压承载力最接近于( )kN。A..200.2 B..211.4 C..213.5 D..215.6

考题 某三层砌体结构房屋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每层结构布置相同,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现浇钢筋混凝土梁(XL)截面为250mm×800mm,支承在壁柱上,梁下刚性垫块尺寸为480mm×360mm×1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为Nl,由上层墙体传来的荷载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u。[2014年真题] 5.假定,上部平均压应力设计值σ0=0.7MPa,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140mm,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为Nl=300kN。试问,垫块上N0及Nl合力的影响系数φ,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5 B、0.6 C、0.7 D、0.8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房屋顶点水平位移最接近于( )mm。 提示:取切应力不均匀系数μ=1.2。A..2.13 B..1.73 C..1.61 D..1.5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梁端设有刚性垫块时,则底层顶端的弯矩最接近于( )kN·m。A..13.6 B..14.7 C..15.1 D..16.5

考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A..142.16kN<223.05kN B..142.16kN<178.44kN C..250.00kN<223.05kN D..250.00kN>178.44kN

考题 由于梁跨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弯曲变形,使得梁端局部受压砌体压应力分布不均匀,支座内边缘压缩变形大,且靠近梁端压缩变形越来越小,所以梁在墙上有效支承长度小于或等于实际支承长度。

考题 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挠度,梁端发生倾角,导致梁端有效支承长度()梁端实际支撑长度。A、≥B、≤C、=D、无法确定

考题 梁端的有效支承长度与实际支承长度相比()。A、两者相等B、有效支承长度小C、实际支承长度小D、两者基本相同

考题 确定梁端有效支承长度与哪个因素无关?()A、被支承梁的实际支承长度B、被支承梁的高度C、被支承梁的宽度D、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考题 单选题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挠度,梁端发生倾角,导致梁端有效支承长度()梁端实际支撑长度。A ≥B ≤C =D 无法确定

考题 单选题确定梁端有效支承长度与哪个因素无关?()A 被支承梁的实际支承长度B 被支承梁的高度C 被支承梁的宽度D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考题 单选题某跨度9m,开间4m的单层单跨砌体结构(见下图),总长32m,承重纵墙厚370mm,采用MU15普通砖,M5水泥砂浆砌筑,墙高H=3.8m,窗间墙宽2m,高3m,每隔4m有一钢筋混凝土梁支承于窗间墙上,上铺空心预制板,大梁截面尺寸b×h=200mm×550mm,梁端伸入墙内240mm。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N 1=80kN,檐沟等自重在梁底截面产生的平均压应力σ 0=0.3N/mm 2。 当梁搁置在砌体墙上时,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最接近于()kN。A 79B 84C 86D 92

考题 单选题当梁在砌体上的实际支承长度a大于计算有效支承长度a0时,梁端砌体局部受压计算中应取()A a0B aC 1/2(a+a0)D 均可

考题 判断题由于梁跨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弯曲变形,使得梁端局部受压砌体压应力分布不均匀,支座内边缘压缩变形大,且靠近梁端压缩变形越来越小,所以梁在墙上有效支承长度小于或等于实际支承长度。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梁端的有效支承长度与实际支承长度相比()。A 两者相等B 有效支承长度小C 实际支承长度小D 两者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