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由于次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将在梁顶发生裂缝,应在主梁承受梁传来的集中力处设置()。
参考答案和解析
吊筋
更多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由于次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将在梁顶发生裂缝,应在主梁承受梁传来的集中力处设置()。” 相关考题
考题
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吊筋、次梁加筋如何构造()。
A、主次梁相交部位,主梁箍筋照设,次梁箍筋在主梁边50mm处开始布置B、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均不设,次梁范围布置次梁加筋C、次梁加筋布置在次梁两侧D、吊筋的高度随主梁高度,当主梁高大于800时,吊筋弯折60°
考题
在下列关于梁的说法中,()是正确的。A、当悬臂梁只承受集中力时,梁内无弯矩B、当悬臂梁只承受集中力偶时,梁内无剪力C、当简支梁只承受集中力时,梁内无弯矩D、当简支梁只承受集中力偶时,梁内无剪力
考题
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主梁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A、截面设计时与次梁相同,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则按矩形截面计算B、主梁内力计算,可按弹性理论方法进行C、在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弯矩钢筋上面D、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单排钢筋时ho=h-35;双排钢筋时ho=h-60
考题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主梁、次梁相交处,钢筋由上向下的顺序应为()。A、次梁负筋、板负筋、主梁负筋B、板负筋、次梁负筋、主梁负筋C、板负筋、主梁负筋、次梁负筋D、主梁负筋、次梁负筋、板负筋
考题
()是最常见的楼板形式之一,楼板内设置梁,板中荷载通过梁传至墙或柱。梁有主梁、次梁之分,主梁沿房间短跨布置,次梁与主梁垂直相交,板搁置在次梁上,次梁搁置在主梁上,主梁搁置在墙或柱上。A、板式楼板B、肋形楼板C、井字楼板D、无梁楼
考题
顶推施工,关于导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梁的长度一般取用顶推跨径的60%~70%B、较长的导梁可以减小主梁悬臂负弯矩C、导梁过短,则要减小主梁的施工负弯矩值D、导梁的刚度宜选主梁刚度的1/9~1/5
考题
单选题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的目的是()A
承担剪力B
防止主梁发生受弯破坏C
防止主梁产生过大的挠度D
防止主梁由于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
考题
单选题顶推施工,关于导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导梁的长度一般取用顶推跨径的60%~70%B
较长的导梁可以减小主梁悬臂负弯矩C
导梁过短,则要减小主梁的施工负弯矩值D
导梁的刚度宜选主梁刚度的1/9~1/5
考题
单选题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主梁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A
截面设计时与次梁相同,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则按矩形截面计算B
主梁内力计算,可按弹性理论方法进行C
在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弯矩钢筋上面D
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单排钢筋时ho=h-35;双排钢筋时ho=h-60
考题
单选题()是最常见的楼板形式之一,楼板内设置梁,板中荷载通过梁传至墙或柱。梁有主梁、次梁之分,主梁沿房间短跨布置,次梁与主梁垂直相交,板搁置在次梁上,次梁搁置在主梁上,主梁搁置在墙或柱上。A
板式楼板B
肋形楼板C
井字楼板D
无梁楼
考题
单选题框架结构的主梁,次梁与板交叉处,其上部钢筋从上往下的顺序是( )。A
板、主梁、次梁B
板、次梁、主梁C
次梁、板、主梁D
主梁、次梁、板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