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7、清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切对外贸易都经由“十三行”负责,“十三行”位于

A.浙江

B.福建

C.广西

D.广东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更多 “7、清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切对外贸易都经由“十三行”负责,“十三行”位于A.浙江B.福建C.广西D.广东” 相关考题
考题 有关Word2003“首字下沉”命令正确的说法是()。A、只能悬挂下沉B、可以下沉三行字的位置C、只能下沉三行D、以上都正确

考题 广州十三行是一个清政府用以对外贸易和海关征缴的官办机构。

考题 近代民族资本银行加强合作,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合称为()A.南三行B.东三行C.北三行D.西三行

考题 简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意义。

考题 南三行

考题 十度三行

考题 在清代,广州哪个地方“一口通商”,垄断全国外贸()A、十三行B、第十甫C、沙面D、东山

考题 近代民族资本银行加强合作,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合称为()A、南三行B、东三行C、北三行D、西三行

考题 《洛神赋十三行》又称()。A、《玉版十三行》B、《王羲之十三行》C、《王献之十三行》D、《刻版十三行》

考题 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是()。A、广州会馆B、商会C、十三行D、广东海关

考题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或“()”。

考题 清政府一直实行()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考题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考题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考题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这种机构的设置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政策是()A、闭关锁国B、重商主义C、“朝贡”贸易D、海外殖民

考题 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而十三行则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此为“行商制度”。行商制度最早可能废止于()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考题 十三行

考题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D、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考题 对藻类密度较低的样品,定量计数时应计数计数框的()A、第1,4,7三行B、第2,5,8三行C、第3,6,9三行D、全片

考题 单选题对藻类密度较低的样品,定量计数时应计数计数框的()A 第1,4,7三行B 第2,5,8三行C 第3,6,9三行D 全片

考题 单选题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A 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B 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C 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 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考题 问答题简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意义。

考题 判断题广州十三行是一个清政府用以对外贸易和海关征缴的官办机构。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而十三行则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此为“行商制度”。行商制度最早可能废止于()A 《南京条约》B 《虎门条约》C 《天津条约》D 《北京条约》

考题 单选题近代民族资本银行加强合作,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合称为()A 南三行B 东三行C 北三行D 西三行

考题 填空题清政府一直实行()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考题 单选题《洛神赋十三行》又称()。A 《玉版十三行》B 《王羲之十三行》C 《王献之十三行》D 《刻版十三行》

考题 名词解释题十度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