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3-42 网桥中的转发表是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而仅仅接收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网桥能够利用广播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
更多 “3-42 网桥中的转发表是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而仅仅接收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 相关考题
考题
(17)下列关于以太网接收流程,错误的是( )。A)所有结点只要不发送数据就处于接收状态B)某个结点在收到一个数据帧后,首先判断接收的数据帧长度,如果长度小于规定的帧的最小长度则丢弃该帧C)结点在完成一个数据帧的接收,首先检查帧的目的地址,如果目的地址不符,结点丢弃收到的帧D)接收结点进行地址匹配后,确认是接收的帧,则进行LLC数据长度检查
考题
在CSMA/CD以太网中,如果有5个站点都要发送数据,其中某个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它就立即发送数据。那么()
A.本次发送不会产生冲突B.本次发送必然产生冲突C.本次发送可能产生冲突D.次发送产生冲突的概率为 0.2
考题
以下关于网桥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网桥只能用于拓扑结构相同的网络的互联B、网桥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C、如果目标地址与发送数据的计算机源地址不在同一段,网桥就转发数据包D、网桥可以用来互连不同物理介质的网络
考题
在CSM A/CD以太网中,如果有5个站点都要发送数据,其中某个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它就立即发送数据。那么()A、本次发送不会产生冲突B、本次发送必然产生冲突C、本次发送可能产生冲突D、本次发送产生冲突的概率为0.2
考题
下面哪一项对广播的描述最恰当? ( )A.同时将一个数据帧发送到很多站点B.发送一个数据帧给所有路由器并同时更新它们的路由表C.同时将一个数据帧发送给所有的路由器D.同时将一个数据帧发送给所有的集线器和网桥
考题
某单位为了扩展局域网新买了一个有3个端口的网桥,扩展后网桥的连接如图10-2所示,端口1与网段A相连,端口2与网段B相连,端口3与网段C相连,网段A中的主机H1的MAC地址是MAC1,网段C中的主机H2的MAC地址是MAC2。则该网桥在工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50)。A.在网桥第一次工作中主机H1需要向主机H2发送数据,第一个数据帧经过网桥的时候,网桥选择了由端口3向主机H2发送,而没有经过端口2发送到网段B中,因而没有加重整个网络的负担。B.网桥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在网段A中两主机进行数据传输,则经过网桥端口1的帧被丢弃。C.网桥中的转发表是固定不变的,新买来的网桥中已经预先填写好。D.网桥是工作在网络层,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所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考题
透明网桥的基本功能有学习、帧过滤和帧转发及生成树算法等功能,因此它可以决定网络中的路由,而网络中的各个站点均不负责路由选择。网桥从其某一端口收到正确的数据帧后,在其地址转发表中查找该帧要到达的目的站,若查找不到,则会(39);若要到达的目的站仍然在该端口上,则会(40)。图3-3所示为两个局域网LAN1和LAN2通过网桥1和网桥2互连后形成的网络结构。设站A发送一个帧,但其目的地址均不在这两个网桥的地址转发表中,这样,结果会是该帧(41)。为了有效地解决该类问题,可以在每个网桥中引入生成树算法,这样一来(42)。图3-4(a)所示为一10Mb/s数据传输率下的以太网,其上连接有10个站,在理想状态下每个站的平均数据传输率为1 Mb/s。若通过网桥连接后成为图3-4(b)所示的结构,则每个站的实际有效数据传输率为(43)Mb/s。A.向除该端口以外的桥的所有端口转发此帧B.向桥的所有端口转发此帧C.仅向该端口转发此帧D.不转发此帧,而由桥保存起来
考题
透明网桥可以决定网络中的路由,而网络中的各个站点均不负责路由选择。网桥具有帧过滤功能,网桥从其某一端口收到正确的数据帧后,在其地址转发表中查找该帧要到达的目的站,若查找不到,则会(243);若要到达的目的站仍然在该端口上,则会(244)。图3.1为两个局域网 LAN1和LAN2通过网桥1和网桥2互连后形成的网络结构。设站A发送一个帧,但其目的地址均不在这两个网桥的地址转发表中,这样结果会是该帧(245)。为了有效地解决该类问题,可以在每个网桥中引入生成树算法,这样一来(246)。图3.2为一10Mbps数据传输率下的以太网,其上连接有10个站,在理想状态下每个站的平均数据传输率为1Mbps。若通过网桥连接后成为图三所示的结构时,每个站的实际有效数据传输率为(247)Mbps。A.向除该端口以外的桥的所有端口转发此帧B.向桥的所有端口转发此帧C.仅向该端口转发此帧D.不转发此帧,而由桥保存起来
考题
网桥怎样知道网络端口连接了哪些网站? ( ) 。当网桥连接的局域网出现环路时怎么 办 ( ) ?A.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目标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B.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源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C.向端口连接的各个站点发送请求以便获取其 MAC 地址D.由网络管理员预先配置好各个端口的地址数据库@@@SXB@@@A.运行生成树协议阻塞一部分端口B.运行生态主机配置协议重新分配端口地址C.通过站点之间的协商产生一部分备用端口D.各个网桥通过选举产生多个没有环路的生成树
考题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
A.接收端口所连接网段上的所有数据帧B.利用接收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来建立MAC地址表C.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将该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不包括源端口);如果找不到,就向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的端口发送D.使用地址老化机制进行地址表维护
考题
站点A与站点B采用HDLC进行通信,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建立连接的SABME帧是(请作答此空)。在接收到站点B发来的“REJ,1”帧后,站点A后续应发送的3个帧是( )帧。
A.数据帧
B.监控帧
C.无编号帧
D.混合帧
考题
站点A与站点B采用HDLC进行通信,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建立连接的SABME帧是( )。在接收到站点B发来的“REJ,1”帧后,站点A后续应发送的3个帧是(请作答此空)帧。
A.1,3,4
B.3,4,5
C.2,3,4
D.1,2,3
考题
站点A与站点B采用HDLC进行通信,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建立连接的SABME帧是_ (16)。在接收到站点B发来的“REJ, 1"帧后。站点A后续应发送的3个帧是(17)帧。
A. A
B. B
C. C
D. D
考题
网桥怎样知道网络端口连接了哪些网站?(63) A.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目标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
B.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源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
C.向端口连接的各个站点发送请求以便获取其MAC地址
D.由网络管理员预先配置好各个端口的地址数据库
考题
网桥怎样知道网络端口连接了哪些网站?(本题) 。当网桥连接的局域网出现环路时怎么办?(64)。A.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目标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
B.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源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
C.向端口连接的各个站点发送请求以便获取其MAC地址
D.由网络管理员预先配置好各个端口的地址数据库
考题
网桥怎样知道网络端口连接了哪些网站?() 。当网桥连接的局域网出现环路时怎么办?()。A.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目标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
B.如果从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将其源地址记入该端口的数据库
C.向端口连接的各个站点发送请求以便获取其MAC地址
D.由网络管理员预先配置好各个端口的地址数据库
考题
有关CSMA/CD协议正确的说法是()。A、如果有数据要发送,那么主机就立刻发送B、如果发生了碰撞,则碰撞双方等待一个固定的时间,再继续发送C、如果过了争用期后都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肯定不会有碰撞了D、站点在发送完帧之后再对冲突进行检测
考题
下面关于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是不正确的。A、只有拿到令牌的站可发送帧,没有拿到令牌的站只能等待B、拿到令牌的站将令牌转变成访问控制头,后面加上自己的数据进行发送C、当数据帧通过目的站点时,该站点接受该数据帧,并再放空令牌到环上D、发送站回收数据帧,同时再放一个空令牌到环上
考题
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考题
网桥中的转发表是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而仅仅接受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
考题
以下关于CSMA/C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SMA/CD应用在总线型以太网中,主要解决在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时如何检测冲突、确保数据有序传输的问题B、当连在以太网上的站点要传送一个帧时,它必须等到信道空闲,即载波消失C、信道空闲时站点才能开始传送它的帧D、如果两个站点同时开始传送,它们将侦听到信号的冲突,并暂停帧的发送
考题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A、接收端口所连接网段上的所有数据帧B、利用接收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来建立MAC地址表C、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将该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不包括源端口);如果找不到,就向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的端口发送D、使用地址老化机制进行地址表维护
考题
单选题采用CSMA/CD的以太网中,()A
所有站点都监听冲突B
只有发送的站点监听冲突C
监听到冲突后立即放弃此数据帧的发送,不做任何重发尝试D
监听到冲突后继续发送本数据帧的后续部分
考题
问答题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考题
问答题网桥中的转发表是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而仅仅接受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