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非饱和土壤连续性方程的基本原理为水量平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更多 “1、非饱和土壤连续性方程的基本原理为水量平衡。” 相关考题
考题 已知某耕作层土壤容重为1.20g/cm³,水分系数为1.25,土壤的质量含水量为(),容积含水量为()。

考题 水库防洪调节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 A.水量平衡方程B. 蓄泄方程C. 能量方程D. 联立求解水量平衡方程和蓄泄方程。

考题 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原理是水量平衡。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为( )。A.质量含水量B.容积含水量C.土壤水贮量D.土壤相对含水量

考题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为( )。A.质量含水量B.容积含水量C.土壤水贮量D.土壤相对含水量

考题 非饱和土壤中水流的驱动力为()A、基质势B、重力势C、压力势D、温度势

考题 下面关于土壤含水量表述正确的是()。A、土壤含水量指土壤空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B、土壤含水量<5%称为干土C、土壤含水量30%称为湿土D、土壤含水量>30%属于潮土

考题 在()条件下贮藏种子,易保持种子的生命力。A、平衡含水量B、安全含水量C、饱和含水量D、非饱和含水量

考题 土壤非饱和流

考题 已知某耕作层土壤容重为1.20g/cm3,水分系数为1.25,土壤的质量含水量为()%,容积含水量为()%。

考题 在水资源评价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水量平衡原理及水量平衡方程。其中,∑I为在一定时段内输入平衡区各种水量之和;∑P为在一定时段内输出平衡区各种水量之和;W,W为平衡区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ΔW为平衡区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变量。下列哪个水量平衡方程是错误的()。A、∑I+W1=∑P+W2B、∑I=∑P+(W2-W1)C、∑I+W1+ΔW=∑P+W2D、∑P=∑I-△W

考题 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为()A、质量含水量B、容积含水量C、土壤水贮量D、土壤相对含水量

考题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为()A、质量含水量B、容积含水量C、土壤水贮量D、土壤相对含水量

考题 某耕地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0%(重量%),土壤自然含水为20%(重量%),则土壤相对含水量为()A、66.67%B、33.33%C、40.0%D、60.0%

考题 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原理是水量平衡。

考题 某地耕层土壤含水量为21%(重量%),土壤容重为1.33g/kg,土壤总孔隙度为(),则土壤的含水量(容积%)为(),土壤固相:液相:气相为()。(土壤比重为2.65)

考题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称为()A、土壤质量含水量B、容积含水量C、相对含水量D、土壤蓄水量

考题 土水势由()、()、()、()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考题 土壤的渗透系数,它的数值是当渗透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A、土壤含水量B、土壤容重C、渗透水量D、渗透速度

考题 用标准表法检定流量计的基本原理是液体力学的连续性方程.

考题 一般将含水量小于10%的土壤为干燥土壤。

考题 单选题有一坡度为0的砂土坡,安全系数最小的是(  )。[2016年真题]A 砂土是天然风干的(含水量ω约为1%)B 砂土坡淹没在静水下C 砂土非饱和含水量ω=8%D 有沿坡的渗流

考题 单选题在水资源评价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水量平衡原理及水量平衡方程。其中,∑I为在一定时段内输入平衡区各种水量之和;∑P为在一定时段内输出平衡区各种水量之和;W,W为平衡区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ΔW为平衡区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变量。下列哪个水量平衡方程是错误的()。A ∑I+W1=∑P+W2B ∑I=∑P+(W2-W1)C ∑I+W1+ΔW=∑P+W2D ∑P=∑I-△W

考题 名词解释题土壤非饱和流

考题 单选题当TDR观测功能有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时,应记录()的观测值。A 土壤含水量B 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C 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D 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

考题 单选题在水资源评价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水量平衡原理及水量平衡方程。其中,ΣI为在一定时段内输入平衡区各种水量之和;ΣP为在一定时段内输出平衡区各种水量之和;W1,W2为平衡区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ΔW为平衡区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变量。下列哪个水量平衡方程是错误的?(  )A ΣI+W1=ΣP+W2B ΣI=ΣP+(W2-W1)C ΣI+W1+ΔW=ΣP+W2D ΣP=ΣI-ΔW

考题 单选题在()条件下贮藏种子,易保持种子的生命力。A 平衡含水量B 安全含水量C 饱和含水量D 非饱和含水量

考题 多选题非饱和土壤中水流的驱动力为()A基质势B重力势C压力势D温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