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T8钢T12钢淬火温度相同,那么它们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也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更多 “T8钢T12钢淬火温度相同,那么它们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也是一样的。” 相关考题
考题 淬火温度即钢的奥氏体化温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已知T8钢的淬火温度为780℃,钢的淬火过热度为30℃,试确定T8钢的Ac3温度?

考题 高速钢淬火后的正常组织是隐针马氏体+碳化物+较大量残余奥氏体。()

考题 制造锉刀,模具时,应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A、45钢,淬火+高温回火B、T12钢,淬火+低温回火C、T8钢,淬火+高温回火D、T12钢,正火

考题 淬火时进行冷处理可减少钢中残余奥氏体的数量。()

考题 钢的含碳量愈高,淬火温度愈高,晶粒愈粗大,残余奥氏体愈少。()

考题 一般说来,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多少与Ms点的位置密切相关,()。A、Ms点降低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多B、Ms点降低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少C、Ms点升高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多D、Ms点略有升高,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急剧增加

考题 残余奥氏体,出现于()的淬火组织中。A、共析钢B、亚共析钢C、过共析钢.D、工业纯铁

考题 MS点越低,则淬火后的钢中残余奥氏体数量就越少。

考题 在钢的热处理中,钢的淬透性是指()。A、钢淬火后的最高硬度B、钢淬火后的马氏体硬度C、钢淬火后的淬硬层深度D、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

考题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残余奥氏体的量()。

考题 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考题 在钢的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淬火钢的组织转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考题 对高碳钢来说,在相同保温时间条件下,淬火加热温度愈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愈高。

考题 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温度附近回火而发生转变。A、100℃B、250℃C、400℃D、600℃

考题 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工件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防止?

考题 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A、钢的含碳量B、奥氏体的含碳量C、钢的淬透性D、淬火介质与淬火方法

考题 制造钳工用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考题 制造弹簧应选用()。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V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经淬火后中温回火

考题 单选题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完全淬火。A Ac3+30~50℃B Acl+30~50℃C A+10~30℃D A+10~30℃

考题 单选题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温度附近回火而发生转变。A 100℃B 250℃C 400℃D 600℃

考题 问答题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工件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防止?

考题 填空题在钢的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淬火钢的组织转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考题 单选题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为()A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B 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C 马氏体+铁素体D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颗粒状碳化物

考题 单选题高速钢一般多采用油淬和分级淬火,淬火组织为()A 马氏体+大量残余奥氏体B 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大量残余奥氏体C 马氏体D 马氏体+粒状碳化物

考题 判断题对高碳钢来说,在相同保温时间条件下,淬火加热温度愈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愈高。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Ac1+30~50℃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A 亚温淬火B 等温淬火C 完全淬火D 不完全淬火

考题 单选题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 钢中碳化物的含量B 钢中铁素体的含量C 钢材本身的含碳量D 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