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紫外吸光法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时,所用的波长为

A.320 nm

B.300 nm

C.280 nm

D.260 nm


参考答案和解析
280 nm
更多 “紫外吸光法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时,所用的波长为A.320 nmB.300 nmC.280 nmD.260 nm” 相关考题
考题 紫外分析法测定药品含量,采用的波长通常为规定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的A.±lnmB.±2nmSXB 紫外分析法测定药品含量,采用的波长通常为规定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的A.±lnmB.±2nmC.±3nmD.±4nmE.±5nm

考题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有色溶液稀释可使显色溶液的波长改变,但摩尔吸光系数不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的是() A、透光率B、测定波长C、狭缝宽度D、吸光度E、吸光系数

考题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片的含量时,在308nm处测得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638,已知氯氮卓在308nm处的百分吸光系数为319,则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A.0.005g/100 m1B.0.005g/mlC.0.02g/100 mlD.0.002g/mlE.0.002g/100 m1

考题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考题 下列关于蛋白质紫外吸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含有脂肪族氨基酸B、因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C、吸收峰波长为280 nmD、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E、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考题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的含量,在246 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CHONSCl·HCl的吸收系数为421计算,即得。关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准确度的检定,中国药典的规定是A、使用重铬酸钾水溶液B、使用亚硝酸钠甲醇溶液C、配制成5%的浓度D、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E、要求在220 nm波长处透光率小于0.8%维生素B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碘量法B、酸性染料比色法C、双相滴定法D、非水溶液滴定法E、酸碱滴定法

考题 有关蛋白质紫外吸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收峰波长为260nmB.因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C.吸收峰波长为280nmD.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E.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考题 采用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吸光度值为A、340 nm和360 nmB、540 nm和580 nmC、260 nm和280 nmD、750 nm和720 nmE、105 nm和220 nm

考题 有关蛋白质紫外吸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收峰波长为260nm B:因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 C:吸收峰波长为280nm D: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E: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考题 采用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吸光度值为A.340 nm和360 nmB.540 nm和580 nmC.260 nm和280 nmD.750 nm和720 nmE.105 nm和220 nm

考题 写出ALT催化的物质转化反应和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时偶联的指示反应,并说出监测吸光度时的波长及在此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双试剂法是通过先加入缺少哪种物质的底物溶液进行反应,以排除标本中α-酮酸的干扰?

考题 薄层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时,在波长为多少的紫外光下照射产生荧光?

考题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溶液的吸光度应在0.3~0.6之间时误差最小。

考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B、双波长法能消除干扰组分的干扰C、双波长法中欲测组分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相差愈大,灵敏性愈高D、吸光度表示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其数值范围为0~2E、双波长法中干扰组分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相等

考题 用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生铁中硅含量时,在测量其吸光度,以()为参比溶液。A、盐酸B、硝酸C、水D、草酸

考题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溶液的吸光度以在()之间的误差较小。A、0.00~2.00B、0.3~1.0C、0.2~0.8D、0.1~1.0E、0.3~0.7

考题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含量,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在()。

考题 取某样品溶液稀释20倍后,照分光光度法在2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0.5582,另取其对照品配制成8.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吸光度为0.5884,求该样品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考题 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弱D、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物质时其检出下限很低

考题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配制待测溶液浓度的依据是使()A、测得吸光度应尽量大B、测得吸光度应大于1.0C、测得吸光度应大于0.7D、测得吸光度应在0.3~0.7

考题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考题 单选题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配制待测溶液浓度的依据是使()A 测得吸光度应尽量大B 测得吸光度应大于1.0C 测得吸光度应大于0.7D 测得吸光度应在0.3~0.7

考题 问答题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考题 单选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B 双波长法能消除干扰组分的干扰C 双波长法中欲测组分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相差愈大,灵敏性愈高D 吸光度表示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其数值范围为0~2E 双波长法中干扰组分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相等

考题 问答题写出ALT催化的物质转化反应和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时偶联的指示反应,并说出监测吸光度时的波长及在此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双试剂法是通过先加入缺少哪种物质的底物溶液进行反应,以排除标本中α-酮酸的干扰?

考题 单选题E1cm1%=595表示()A 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g/ml),厚度为1cm的吸光度B 一定波长时,溶液深度为1g/ml,厚度为1cm的吸光度C 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g/100ml,厚度为1cm的吸光度D 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mol/L,厚度为1cm的吸光度E 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mg/ml),厚度为1cm的吸光度

考题 单选题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在246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C12H17ON4SCl·HCl的吸收系数1cm1%为421计算,即得。 关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准确度的检定,中国药典的规定是()A 使用重铬酸钾水溶液B 使用亚硝酸钠甲醇溶液C 配制成5%的浓度D 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E 要求在220nm波长处透光率小于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