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我国2005至2016年期间,脑卒中的患者 住院人均医药费由_____元增加到_____元,平均增长了61.4%。


参考答案和解析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取消生育间隔;取消晚婚晚育
更多 “根据《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我国2005至2016年期间,脑卒中的患者 住院人均医药费由_____元增加到_____元,平均增长了61.4%。” 相关考题
考题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 ,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为2825元,比1995年增长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 ,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95年增长9.5%。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住房面积24.1平方米,增长15.5%。 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支出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116.下列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哪一消费领域农村高于城市?( )A.衣着消费B.交通通讯支出C.医疗保健支出D.住房消费

考题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 A.2.1倍 B.19.1倍 C.1.1倍 D.2.9倍

考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 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 8%。随后又经 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 2% 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 4倍,年均增长15. 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 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9245元,比 2005 年增长了 36. 1%。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过5年的时间从1万元增长到了 2万元 B.近年来,价格因素对居民人均收人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C. 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5年前增长了 588元 D.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自2000年以后增速有所减缓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 A.37.1% B.43.6% C.47.2% D.50.4%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10% B.15% C.20% D.25%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材料中“X”的值与以下哪项最为接近? A.280 B.320 C.360 D.400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 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 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 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5.7%。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人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 6%, 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 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 ;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人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人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 1倍。其 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 7倍; 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 7倍;2010年农村居民 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人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人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 献率约为( )。 A. 37. 1% B. 43. 6% C. 47.2% D. 50. 4%

考题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为2825元,比1995年增加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0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的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居住面具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之处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下列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哪一消费领域农村高于城市?( ) A.衣着消费 B.交通通讯支出 C.医疗保健支出 D.住房消费

考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 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 8%。随后又经 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 2% 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 4倍,年均增长15. 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 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9245元,比 2005 年增长了 36. 1%。 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比1985年约增长了( )倍。 A. 12.4 B. 13.4 C. 14. 3 D. 15.3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 A.375 元 B.446元 C.528 元 D.602 元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 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 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 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5.7%。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人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 6%, 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 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 ;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人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人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 1倍。其 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 7倍; 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 7倍;2010年农村居民 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人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材料中“X”的值与以下哪项最为接近?( ) A. 280 B. 320 C. 360 D. 400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 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 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 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5.7%。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人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 6%, 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 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 ;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人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人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 1倍。其 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 7倍; 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 7倍;2010年农村居民 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人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 A. 58.2% B. 63. 7% C. 74. 5% D. 81. 8%

考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 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 8%。随后又经 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 2% 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 4倍,年均增长15. 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 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9245元,比 2005 年增长了 36. 1%。 与五年前相比,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约增长了( ).。 A. 36. 1% B. 20. 8% C. 15. 1% D. 6. 0%

考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8%。随后又经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2%。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 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 年增长了 36.1%。 2005年至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约增长( )。 A. 7.2% B. 8.0% C. 8. 7% D. 9.0%

考题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为2825元,比1995年增加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0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的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居住面具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之处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消费领域的差距最可能是导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扩大的原因?( ) A.衣着消费 B.居住消费 C.交通和通讯支出 D.娱乐文教支出及医疗保健指出

考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8%。随后又经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2%。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 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 年增长了 36.1%。 1985年到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最快的五年是( )。 A. 1985—1990 年 B. 1990—1995 年 C. 1995—2000 年 D. 2000—2005 年

考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 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 8%。随后又经 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 2% 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 4倍,年均增长15. 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 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29245元,比 2005 年增长了 36. 1%。 1985年到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年均增速最快的五年是( )。 A. 1985—1990 年 B. 1990—1995 年 C. 1995—2000 年 D. 2000—2005 年

考题 表2014-2015年全国医院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情况 注:①费用均值按当年价计算;②次均门诊费用指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人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住院期间人均医药费用,日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住院期间日均医药费用。 2014年全国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当年价格计算比2013年多 A.13.6元 B.14.5元 C.16.6元 D.18.1元

考题 根据统计部门数据,2017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为39310万人,比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增长了2.8%。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7.4%。则2017年我国城镇就业弹性系数约为( )。A.0.06 B.0.38 C.0.78 D.16.2

考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网站统计信息显示,2017年1-11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A、204.2元B、254.2元C、304.2元D、354.2元

考题 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是()A、35元B、40元C、45元D、50元E、55元

考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网站统计信息显示,2017年1-11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A、5129.2元B、7129.2元C、10129.2元D、13129.2元

考题 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是()A、40元B、45元C、50元D、55元

考题 假设45-54岁城市居民的住院率是50.0‰,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是5000元,平均住院天数是10天,平均每日住院费用是250元,安全附加费是简单纯保费的20%,费用附加占毛保费的15%。针对这部分人群设计的每日给付280元的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简单纯保费是()元。A、50B、140C、250D、280

考题 假设45-54岁城市居民的住院率是50.0‰,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是5000元,平均住院天数是10天,平均每日住院费用是250元,安全附加费是简单纯保费的20%,费用附加占毛保费的15%。针对这部分人群设计的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简单纯保费是()元。A、200B、250C、1000D、2500

考题 假设45-54岁城市居民的住院率是50.0‰,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是5000元,平均住院天数是10天,平均每日住院费用是250元,安全附加费是简单纯保费的20%,费用附加占毛保费的15%。针对这部分人群设计的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毛保费是()元。A、250.15B、300.57C、350.65D、352.94

考题 单选题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是()A 40元B 45元C 50元D 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