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已知一个性状在F2代的分离比为13:3,而且已知这个性状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且为完全显性。由此推知,这两个基因间的关系是()。

A.互补效应

B.隐性上位

C.显性上位

D.重叠效应


参考答案和解析
显性上位
更多 “已知一个性状在F2代的分离比为13:3,而且已知这个性状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且为完全显性。由此推知,这两个基因间的关系是()。A.互补效应B.隐性上位C.显性上位D.重叠效应”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显性性状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种F1显现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要产生性状分离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

考题 (4)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茎呢?难道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一代吗?如果你是孟德尔,你将怎样解释?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杂种高茎豌豆体内既有高茎基因(D),又有矮茎基因(d)。当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D和d时,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D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d称为隐性基因。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高茎就是显性性状,矮茎就是隐性性状。 (5)怎样书写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学生思考回答: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同一字母的小写表示。 (6)你能根据图示找到成对的基因组成与其对应的性状间的关系吗?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出高茎?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DD、Dd都表现为高茎,dd表现为矮茎。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 (7)师生共同总结:孟德尔的解释。 结论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结论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结论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结论4: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并存时,表现为显性性状。 3.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二:子一代自交实验 播种子一代高茎豌豆,长出的子二代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不过矮茎的要少得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1)请尝试用图示来分析,补充下图。 1.简述孟德尔第一定律。 2.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考题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考题 如果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对数是3对,则在杂种F2代出现3对基因均纯合的个体频率是()。

考题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B、F1性状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题 根据基因分离规律,可以知道F1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为3:1。但是这一分离比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请分析:相对基因的显性作用必须是()。

考题 假设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番茄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

考题 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的不同点:(1)抑制基因本身()决定性状,F2只有两种类型;(2)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本身()决定性状,F2有3种类型。

考题 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A、优良性状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C、变异的性状D、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考题 以下关于孟德尔定律错误的是()A、包括分离定律B、包括自由组合定律C、两个隐性基因结合表现显性性状D、两个显性基因结合表现显性性状

考题 两个不同位点的显性基因发生重叠作用时,F1代性状分离比为:()。A、9:9:4B、15:1C、9:6:1

考题 当基因为杂合子时,两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完全表现出来,这叫:()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不规则显性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题 下面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一般来说,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C、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例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考题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9:3:4。

考题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F1往往表现一致,从哪一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若选育的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应如何选育纯种?

考题 根据基因分离规律,可以知道F1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为3:1。但是这一分离比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请分析:杂交的两个亲本,必须是()。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的分离比为3﹕1C、F2基因型的分离比为1﹕2﹕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考题 单选题两个不同位点的显性基因发生重叠作用时,F1代性状分离比为:()。A 9:9:4B 15:1C 9:6:1

考题 填空题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考题 单选题以下关于孟德尔定律错误的是()A 包括分离定律B 包括自由组合定律C 两个隐性基因结合表现显性性状D 两个显性基因结合表现显性性状

考题 多选题如果两个遗传性状发生重组,说明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有如下的可能关系()。A独立遗传B不完全连锁C完全连锁D细胞质遗传

考题 填空题如果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对数是3对,则在杂种F2代出现3对基因均纯合的个体频率是()。

考题 填空题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的不同点:(1)抑制基因本身()决定性状,F2只有两种类型;(2)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本身()决定性状,F2有3种类型。

考题 问答题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