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5、李叔同在《新音乐杂志》序言中认为:“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
参考答案和解析
√
更多 “15、李叔同在《新音乐杂志》序言中认为:“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 相关考题
考题
审美有高低层次之分:声色之美是低层次之美,心灵之美才是高层次之美。单纯的声色之美,只求悦人耳目,缺乏深层内涵,不能触动心灵。声色之美与心灵之美,从审美的本质意义来看,是相互隶属、不可分离的。心灵美不能离开形象(声色言词),这一点毋庸多说;就声色之美而论,如果没有心灵境界的支撑,则必然陷入庸俗。认为艺术只讲声色而与精神境界无关,乃是一种精神境界不高的表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审美的层次性
B.声色之美与心灵之美密不可分
C.声色之美容易陷入庸俗
D.艺术美需要精神境界的支撑
考题
2019年1月11日,()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汇集了中法两国国家级手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知名艺术家参与创作的180余件作品,为观众阐释中法当代“匠人精神”。A、“新工匠记——中法手工之美”B、“新考工记——中法工艺之美”C、“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D、“新考工记——中法艺术之美”
考题
单选题2019年1月11日,()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汇集了中法两国国家级手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知名艺术家参与创作的180余件作品,为观众阐释中法当代“匠人精神”。A
“新工匠记——中法手工之美”B
“新考工记——中法工艺之美”C
“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D
“新考工记——中法艺术之美”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