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9、电解NaCl的水溶液可制备金属Na,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OH。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加入 \mathrm{C}\mathrm{a}\mathrm{C}{\mathrm{l}}_{2} 可以降低混合物的熔融稳定,降低反应条件;同时,熔融物的密度大于金属钠,可以使钠浮在表面,易于收集。
更多 “9、电解NaCl的水溶液可制备金属Na,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OH。” 相关考题
考题
为了精制电解槽出来的氢气,常采用NaOH和Na2S2O3洗涤氢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杂质,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该过程的主要反应?()
A、3Cl2+4Na2S2O3→2Na2SO4+2NaCl+Na2SO3B、CO2+NaOH→NaHCO3C、2CO2+4NaOH→2NaCO3+2H2OD、Cl2+2NaOH→NaClO+NaCl+H2O
考题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考题
电解NaCl 水溶液时,阳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 22Cl 2e Cl ---→B、 222H O O 4H 4e +-→++C、22H 2e H +-+→D、 Na e Na +-+→
考题
高中化学《电解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出汗之后使用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学生回答】
①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起到了导电的作用;
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体内的Na、K和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
【教师引导】体内的Na、K和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什么是电解质呢?这节课就来探究“电解质”。
(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学过的知识猜测哪些溶液导电,哪些不导电呢?设计相关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使用课前准备好的电源、导线、小灯泡及金属片进行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提出问题】实验结果中哪些溶液导电,哪些不导电呢?
【学生回答】导电的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不导电的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播放视频】熔融的盐和酸导电的视频,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灯泡变亮。
【教师总结】NaOH和NaCl不仅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加热至熔融状态也可以导电。在化学中将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并举例常见的酸、碱、盐中的电解质。
【学生回顾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教师提问】PPT展示4个问题:
①金属、石墨可以导电,说明“C”是电解质,是否正确?
②盐酸可以导电,说明盐酸为电解质?
③硫酸钡不溶于水,因此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溶于水导电,所以它们均为电解质?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总结出:
①“C”是单质,不是电解质;
②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所得溶液,所以氯化氢为电解质,盐酸属于混合物,不在化合物的范畴;
③紧贴概念,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所以这一类难溶盐也属于电解质;
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溶于水导电,并非它们本身,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不是电解质。(强调以上几点)
【教师提问】观看视频,并思考NaCl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说明NaCl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及水合氯离子,这些离子在通电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因此NaCl溶液可以导电。
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自由离子的的过程称为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例:NaCl=Na++Cl-
(三)拓展提升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电解质?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在讲解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考题
高中化学《电解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验导入
【展示实验】播放氯化钠、盐酸及酒精水溶液导电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氯化钠水溶液和盐酸都可以导电,而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这节课就来探究“电解质”。
环节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NaCl、NaOH和HCl等物质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或者把NaCl、NaOH等固体加热至熔融,它们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都可以导电。
【教师讲解】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提出问题】常见的电解质有哪些?
【学生回答】常见的酸、碱、大多盐。
【教师讲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融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例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解质的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溶于水后生成水合离子,但为了书写方便,常写成简单离子的形式。
【提出问题】那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H2SO4=2H++SO42-,NaOH=Na++OH-,NaCl=Na++Cl-
【提出问题】结合电离方程式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HCl、H2SO4等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而且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都是H+。NaOH、Ca(OH)2等碱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OH-,而且在溶液中所有的阴离子都是OH-。NaCl、(NH4)SO4等盐溶液中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提出问题】从电离的角度如何理解酸、碱?
【学生回答】从电离的角度看,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教师讲解】蔗糖、酒精等化合物,无论在水溶液还是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导电,这样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提出问题】常见的非电解质有哪些?
【学生回答】葡萄糖、淀粉、油脂等有机化合物大多数是非电解质。
【提出问题】如何去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学生回答】看是否能够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
环节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B.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C.酸、碱、盐属于电解质
D.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有分子和离子
【学生回答】A。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中的铝和铜也能够导电,但是不属于电解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电解质的分类。
板书设计略
考题
为了精制电解槽出来的氢气,常采用NaOH和Na2S2O3洗涤氢气中的氯气、二氧化碳等杂质,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该过程的主要反应?()A、3Cl2+4Na2S2O3→2Na2SoO4+2NaCl+Na2SO3B、CO2+NaOH→NaHCO3C、2CO2+4NaOH→2NaCO3+2H2OD、Cl2+2NaOH→NaClO+NaCl+H2O
考题
中学阶段介绍的应用电解法制备的物质主要有三种:一是铝的工业制备、二是氯碱工业、三是金属钠的制备。下列关于这三个工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法制金属钠时,负极反应式为Na++e-===NaB、电解法生产铝时,需对铝土矿进行提纯,在提纯过程中应用了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两性C、在氯碱工业中,电解池中的阴极产生的是H2,NaOH在阳极附近产生D、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Cl,在电解时它们的阴极都是Cl-失电子
考题
单选题中学阶段介绍的应用电解法制备的物质主要有三种:一是铝的工业制备、二是氯碱工业、三是金属钠的制备。下列关于这三个工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解法制金属钠时,负极反应式为Na++e-===NaB
电解法生产铝时,需对铝土矿进行提纯,在提纯过程中应用了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两性C
在氯碱工业中,电解池中的阴极产生的是H2,NaOH在阳极附近产生D
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Cl,在电解时它们的阴极都是Cl-失电子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