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立井工程。施工单位提出井筒开工前应完成井筒地质检查钻探工作。建设单位虽然同意,但是不愿承担此部分费用,认为是施工单位为保证自身施工条件所增加的内容。
工作面预注浆施工,建设单位要求先打钻埋设连接套管(长8.0~10.0m),然后再浇筑止浆垫(厚2.5m)。而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措施是采取埋设注浆管(长4.5m)、浇筑止浆垫3.5m的方法施工。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自己的方案,在打钻出水后进行注浆时,发现工作面漏浆严重,于是只得对钻孔下止浆塞封水、拆除止浆垫,打钻注浆所花时间12d,费用20万元。
工程施工中,当地发生6.0级地震,造成在建工程经济损失52万元,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45万元,建设单位采购的待安装设备损毁损失33万元,现场清理及恢复施工条件花费18万元,施工人员窝工及设备闲置费用20万元。
问题
1.建设单位关于井筒地质检查钻探费用的看法是否正确?应如何处理?
2.工作面预注浆施工的费用和工期应怎样考虑?
3.针对地震灾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应承担多少损失?列出明细。
工作面预注浆施工,建设单位要求先打钻埋设连接套管(长8.0~10.0m),然后再浇筑止浆垫(厚2.5m)。而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措施是采取埋设注浆管(长4.5m)、浇筑止浆垫3.5m的方法施工。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自己的方案,在打钻出水后进行注浆时,发现工作面漏浆严重,于是只得对钻孔下止浆塞封水、拆除止浆垫,打钻注浆所花时间12d,费用20万元。
工程施工中,当地发生6.0级地震,造成在建工程经济损失52万元,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45万元,建设单位采购的待安装设备损毁损失33万元,现场清理及恢复施工条件花费18万元,施工人员窝工及设备闲置费用20万元。
问题
1.建设单位关于井筒地质检查钻探费用的看法是否正确?应如何处理?
2.工作面预注浆施工的费用和工期应怎样考虑?
3.针对地震灾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应承担多少损失?列出明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建设单位关于井筒地质检查钻探的费用的看法不正确。按规定,井筒地质检查钻探费用是列入矿业工程项目的其他费用的内容,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注浆费用20万元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打钻注浆工期12d由施工单位承担,因为这是施工单位自身措施方案不力所造成。
3.地震灾害为不可抗力,各自的损失各自承担。建设单位承担损失为在建工程经济损失52万元+待安装设备损毁损失33万元+现场清理及恢复施工条件花费18万元=103万元;施工单位承担损失为施工机械设备损坏45万元+施工人员窝工及设备闲置费用20万元=65万元。
2.注浆费用20万元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打钻注浆工期12d由施工单位承担,因为这是施工单位自身措施方案不力所造成。
3.地震灾害为不可抗力,各自的损失各自承担。建设单位承担损失为在建工程经济损失52万元+待安装设备损毁损失33万元+现场清理及恢复施工条件花费18万元=103万元;施工单位承担损失为施工机械设备损坏45万元+施工人员窝工及设备闲置费用20万元=65万元。
更多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立井工程。施工单位提出井筒开工前应完成井筒地质检查钻探工作。建设单位虽然同意,但是不愿承担此部分费用,认为是施工单位为保证自身施工条件所增加的内容。 工作面预注浆施工,建设单位要求先打钻埋设连接套管(长8.0~10.0m),然后再浇筑止浆垫(厚2.5m)。而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措施是采取埋设注浆管(长4.5m)、浇筑止浆垫3.5m的方法施工。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自己的方案,在打钻出水后进行注浆时,发现工作面漏浆严重,于是只得对钻孔下止浆塞封水、拆除止浆垫,打钻注浆所花时间12d,费用20万元。 工程施工中,当地发生6.0级地震,造成在建工程经济损失52万元,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45万元,建设单位采购的待安装设备损毁损失33万元,现场清理及恢复施工条件花费18万元,施工人员窝工及设备闲置费用20万元。 问题 1.建设单位关于井筒地质检查钻探费用的看法是否正确?应如何处理? 2.工作面预注浆施工的费用和工期应怎样考虑? 3.针对地震灾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应承担多少损失?列出明细。” 相关考题
考题
(四)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问题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寨例情况,说明应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5.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说明本案例索赔的正确做法。6.指出施工单位在拒付工程款纠纷事件中的过失。
考题
某立井井筒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原因,有50m井筒未进行正常验收就进 行了隐蔽,工程完工后,监理要求钻孔检査井壁厚度,下面关于发生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o
A.如果验收质量合格,则检查费由业主承担
B.如果检査质量不合格,则检查费由业主承担,工程返工费由施工单位承担
C.如果验收合格,则检查费由施工单位承担
D.如果检査质量不合格,则检査费、工程返工费都由施工单位承担
E.不管验收合格与否,全部费用都由业主承担
考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
问题:
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说明理由。
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为什么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 为什么
考题
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
问题: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的井筒施工方案约定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 为什么
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 说明理由。
4.井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考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
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
问题:
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多少?
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为什么?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山工程项目,井深480m。由于建设单位没有对该施工井筒检查钻孔,将该工程所在地800m附近的地质钻孔资料推断的井筒地质柱状图提供给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据此组织施工。合同约定:工程量增减在5%以内时,仅就人、材、机的费用作调整。增减的工程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工程停工时的计费与正常相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
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到380m深度时发现所依据的地质资料上没有显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并使施工单位设备砸坏损失8万元,施工单位人员工伤10万元,建设单位工伤10万元,井壁修复20万元,停工0.5个月。
事件2:由于断层落差达到20m,如果按照原井筒设计深度继续施工,井底车场将落在含水层中,经与设计单位研究决定井筒延深30m,施工单位在设计变更的基础上修改原施工方案,增加了工程支护费用及并更换钢丝绳及其他措施工程费。工程费用增加和工期耽误15天。
事件3:井筒穿过一含水层,施工单位凭经验通过,但发生了淹井,造成设备损失10万元,返修井壁20万元,事故处理80万元,停工0.5个月,处理1个月。继续向下施工时由于断层导水导致某含水层水量的突然增大,远远大于原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给施工单位造成施工成本增加15万元,工期拖延10天。
问题:
1.本工程中出现工程变更的原因有哪些?
2.事件1、2、3中,施工单位可以索赔的工期和费用有哪些?
3.事件2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时应如何确定变更价款。
考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 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 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 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 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 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 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考题
某生产矿井进行矿井生产水平的延深工作,采用新建一个井筒到延深水平的方案,新 建井筒在矿井工业广场西部边界,距离原井筒120m,工程前期的施工准备及工程的施工 均由施工单位进行。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几个问题*.
(1)施工单位圈定了新建井筒的工作范围,修建了围墙,搭建了临时施工设施,临时 炸药库布置在工作场地内远离井口的地方,锅炉房位于临时生活区的上风方,设备检修利 用该矿井的机修车间进行。但业主安检部门对此安排不予审批。
(2)施工单位提出要进行井筒检查钻的施工,业主以该矿井已有井筒检査钻(原井筒) 资料,延深部分有矿井地质资料为由,不同意进行。实际井筒施工中发现基岩部分有一断 层,岩石破碎、涌水量很大,只能进行工作面预注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 85万元。
(3)工程完工进行验收时,井筒未发现集中出水点,但总涌水量为12m3/h,业主要 求注浆处理,施工单位仅进行了基岩短注浆,工期2个月,费用35万元,最终涌水量为 3m3/h。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以原地质资料存在问题进行索赔,施工单位不予批准。
问题
(1)该井筒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存在哪些不正确的做法?
(2)关于井筒检查钻的施工,业主和施工单位各应如何对待?
(3)该工程施工单位和业主可进行哪些索赔?具体内容是什么?
考题
34、(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副井井筒工程,井筒深620m,净直径6.0m;基岩段为素混凝土结构,壁厚400mm。钻孔地质资料表明,在井深500m处有一厚6m的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预计涌水量16m3/h。井筒施工前,施工单位提出需对含水层采取预注浆处理,建设单位不予同意;于是,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采取了吊桶排水.强行顶水通过含水层的施工方法;为预防水患,还在井筒中安装了排水管。
在施工含水层时,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加到25m3/h,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补充了相应的截.导水工作,最终井筒施工拖延了半个月。该段井筒验收时,发现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强度也未达到设计要求。依据监理日志关于该段井筒掘进时岩帮破裂严重.涌水量变大的描述,以及该段井壁混凝土施工期间涌水量较大的纪录(不存在其他相关施工质量问题的信息),建设单位认定混凝土井壁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单位爆破施工引起岩帮破裂造成的,对其提出索赔,并决定由其承担该井筒的套壁处理工作。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提出了申诉。
问题:
1.为预防井筒涌水造成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所提出和采取的防水措施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2.指出建设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处理决定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如果采用注浆堵水,应采取哪种注浆方法?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应承担哪些责任?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可提出哪些申诉意见?
考题
背景资料:
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增加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
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
问题: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约定的井筒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说明理由。
4.并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寨例情况,说明应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立井工程。根据招标文件的缺陷,施工单位提出井筒开工前应完成井筒检查钻及掘进过程某段井深的工作面预注浆工作。建设单位虽然同意,但是不愿单独列出和承担此部分费用,认为是施工单位为保证自身施工条件所增加的内容。
对注浆施工,建设单位要求先打钻埋设连接套管(长8.0~10.0m),然后再浇筑止浆垫(厚2.5m)。而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措施是采取埋设注浆管(长4.5m)、浇筑止浆垫3.5m的方法施工。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自己的方案,在打钻出水后进行注浆时,发现工作面漏浆严重,于是只得对钻孔下止浆塞封水(时间Id)、拆除止浆垫(时间3d),再按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第二次打钻注浆工作。第一次打钻注浆所花时间12d,费用20万元;第二次打钻注浆10d,费用21万元。
问题
1.应如何正确处理井筒检查钻和工作面预注浆的费用问题
2.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如何承担本次打钻注浆的费用
3.打钻注浆所用工期多少这部分工期应怎样考虑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说明本案例索赔的正确做法。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井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问题】
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案例情况,说明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
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5.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说明本案例索赔的正确做法。
6.指出施工单位在拒付工程款纠纷事件中的过失。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设计深度500m。合同约定分项工程量增减10%以内时,按已有类似工程综合单价调整。建设单位提供了距离该主井井筒40m的普通地质钻孔资料作为井筒检查孔资料,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后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井筒施工到450m深度时发现了井筒地质资料没有揭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局部岩帮冒落的情况,原锚杆支护井壁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支护效果。施工单位口头提出要求变更支护方案。
事件2:在继续掘进前,施工单位对断层进行了探水作业,发现含水层涌水量远远大于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造成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单位采取了注浆和更有力的排水措施。同时,设计单位根据断层涌水的影响,决定延深井筒深度,并出具了井筒延深40m的设计变更。
根据事件1和事件2,建设单位同意就井筒涌水量大及设计变更调增合同价款,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应的索赔和调增价款报告。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要求变更支护方案,监理单位应如何处理?针对该井筒条件和围岩破碎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加强支护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2.事件1中,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程索赔的理由是什么?如何确定相关索赔费用?
3.事件2中,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变更后,进行索赔的程序是什么?
4.事件2中,井筒延深40m,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价款调增?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内,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并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
施工单位编制的矿井施工组织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量达20m3/h。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在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进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了施工组织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指出施工单位在拒付工程款纠纷事件中的过失。
考题
问答题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时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通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井筒深度500m。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井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问题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应如何处理?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的边界回风井井筒及相关井下巷道工程,回风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500m,承担的井下巷道施工工程量计3500m。该井筒所遇冲积层厚度仅3m,采用普通法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赶在冬季前开工,给施工单位下达了提前1个月(较合同开工时间)开工的开工令,并提供了如下资料:(1)回风井工业广场等高线图及购地范围图;(2)回风井井筒位置坐标;(3)回风井井筒检查孔资料;(4)回风井井筒施工图。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为加快井筒施工速度,保证所承担工程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合理选择了施工设备,并经过紧张的筹备,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仓促开工。开工时,工广场地平整仍在进行,场内场外仅有农村原有道路。开工后出现了如下事件:(1)由于开工日期提前,施工材料筹备时间仓促,货源渠道没有全部落实,备料不足,造成开工后不久便停工待料。(2)风井开工后,施工单位接到新来的回风井平面布置图,发现主提升机占据了部分永久通风机房位置。(3)由于农村道路的使用条件未谈妥,施工车辆常在工业广场外受堵。场内道路也因未形成而不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施工进展缓慢,给施工单位经济效益造成严影响。问题:1.为保证回风井井筒及井下巷道工程快速连续施工,请确定合理的提升配套方案,说明理由。2.为解决主提升机占据永久通风机房位置的问题,可采取哪些方法?3.为保证矿井的不间断施工,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应做好哪些具体工作?4.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的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考题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投标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工程,标书规定工期为16个月。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施工的前期条件,包括进场道路、供电、供水等。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进行井筒的施工。施工中发生下列几起事件: (1)由于矿井进场道路为简易公路,雨期道路经常被冲毁,使得井筒施工所需材料不能及时进场,延误工期1个月。 (2)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出现设备故障,使工期延长0.5个月。 (3)井筒基岩施工时实际涌水量大于预测量,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才能通过,治水工作耽误工期1.5个月。 (4)井筒施工结束后,由于总涌水量大于10m3/h,施工单位进行了壁后注浆,使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建设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2)施工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进行哪些准备? (3)井筒施工中所发生的工期延误事件,应当由谁承担责任? (4)若副井井筒进度正常,该井筒发生工期延误会产生哪些问题?
考题
多选题某立井井筒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原因,有50m井筒未进行正常验收就进行了隐蔽,工程完工后,监理要求钻孔检查井壁厚度,下面关于发生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验收质量合格,则检查费由业主承担B如果检查质量不合格,则检查费由业主承担,工程返工费由施工单位承担C如果验收合格,则检查费由施工单位承担D如果检查质量不合格,则检查费、工程返工费都由施工单位承担E不管验收合格与否,全部费用都由业主承担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立井工程。施工单位提出井筒开工前应完成井筒地质检查钻探工作。建设单位虽然同意,但是不愿承担此部分费用,认为是施工单位为保证自身施工条件所增加的内容。工作面预注浆施工,建设单位要求先打钻埋设连接套管(长8.0~10.0m),然后再浇筑止浆垫(厚2.5m)。而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措施是采取埋设注浆管(长4.5m)、浇筑止浆垫3.5m的方法施工。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自己的方案,在打钻出水后进行注浆时,发现工作面漏浆严重,于是只得对钻孔下止浆塞封水、拆除止浆垫,打钻注浆所花时间12D,费用20万元。工程施工中,当地发生6.0级地震,造成在建工程经济损失52万元,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45万元,建设单位采购的待安装设备损毁损失33万元,现场清理及恢复施工条件花费18万元,施工人员窝工及设备闲置费用20万元。问题1.建设单位关于井筒地质检查钻探费用的看法是否正确?应如何处理?2.工作面预注浆施工的费用和工期应怎样考虑?3.针对地震灾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应承担多少损失?列出明细。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井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问题:(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案例情况,说明应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