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新建双线铁路,设计行车时速160km,其中某段路基8. 5km,设计填挖平衡,大部分填筑高度3?5m,挖方段坡度不大,山体除表层外,部分为中风化砂岩,部分弱风化,沿线两侧有少量村庄,无重要建筑物,最大挖深12m。填筑区有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软弱层厚最大处为2m,其余为种植土。
问题:
1.该段路基地基处理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2.简述该段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3.简述该段挖方安全施工的控制重点。
4.简述该段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重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该段路基地基处理措施有:
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采取换填A、B组填料处理,其余地基在挖沟排水后采用推土机推除松软表土,然后采用压路机反复碾压处理。
2.该段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是:
路堑表层采用推土机破土,然后分层开挖,采取潜孔钻钻爆和预裂爆破方法,路基填筑采取分层平起法填筑。以挖掘机为主进行装土、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摊平、压路机碾压,路堤填筑前软弱地基采取换填处理,其他地段采取推表后碾压处理,路基基床采用A、B组填料分层填筑,压路机碾压,基床质量控制采用密实度、孔隙率、地基系数三项指标检测控制。
3.该段路基安全施工控制重点有:
(1)挖方路堑钻爆施工;
(2)高边坡防护施工;
(3)土方运输和装卸车作业;
(4)高路堤两侧边缘处碾压。
4.该段路基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有:
(1)软弱地基的换填质量控制;
(2)路堑边坡稳定性、平顺性控制;
(3)钻爆时岩块粒径控制;
(4)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
【分析与提示】
1.铁路工程上软弱地基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同,软弱地基在厚度不大的情况下采取换填是常用的措施,换填的填料一般是要求渗水性好的粗填料,避免黏性土和细粒土。
2.施工技术方案描述一般是要表达所采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方法、重要检测方法和主要施工过程这几项主要内容。
3.质量安全控制重点一般要反映施工控制的重点部位或重点作业内容。
更多 “一新建双线铁路,设计行车时速160km,其中某段路基8. 5km,设计填挖平衡,大部分填筑高度3?5m,挖方段坡度不大,山体除表层外,部分为中风化砂岩,部分弱风化,沿线两侧有少量村庄,无重要建筑物,最大挖深12m。填筑区有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软弱层厚最大处为2m,其余为种植土。 问题: 1.该段路基地基处理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2.简述该段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3.简述该段挖方安全施工的控制重点。 4.简述该段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重点。” 相关考题
考题 背景 某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l20km/h,路基宽度28.00m,路面为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通过地段为一古河道,地表为砾石类土壤,部分路段为采砂场废料堆。砾石层覆盖厚度一般在1~5m不等,砾石层下为粉质性底液限黏土,地下水位在埋深2m以下,路线两侧为农业区。K20+450~K20+950路堤填筑高度22m,为防治高填路堤沉降,在采取相应的设计处理措施基础上,设计方对施工提出以下要求: (1)加强对地基的压实。 (2)严格分层填筑并充分压实。 (3)填挖交界处挖台阶。 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处软基,在对软基处理之后,以硬质石料填筑地面上2m高度范围并分层压实。由于填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数天,天晴后排除积水继续施工,为赶工期,工班长提出加班加点填筑,提前完成后可立即进人下一道路面基层施工工序。问题(1)施工方对软基处理后填筑路堤的方式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提出合理措施。(2)因大雨误工后工班长提出的建议可否采纳?为什么?

考题 关于路基冬期施工说法,正确的有()2016年A.冬期填筑的路堤,每层每侧应超填并压实 B.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 1m的路堤都不应在冬期填筑 C.当路基填至路床底面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D.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E.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起讫桩号为K12+200~K27+700,路基设计宽度为24.5m,纵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1-1所示,半填半挖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其中K12+200~K15+600段穿越农田,其间经过几条农用灌溉水渠,水渠的平均宽度约3m,渠底淤泥底标高比农田软土底标高平均低约1.7m,渠位均设涵洞,涵底处理依照设计;结合地质情况,农田软土层平均厚度1.25m,最深不超过3m。由于地方交通道路等级较低,农用水田、旱地宝贵,因此合同约定不许外借土石方填筑路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全路段原材料情况及K12+200~K15+600段软土厚度,采用了垫层和浅层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治。 事件二: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经核对设计文件,发现本合同段路基填方总量约35万m3,最大填方高度4.3m,主要集中在K12+200~K15+600;路基挖方总量约9.7万m3,主要集中在K18+315~K21+035,开挖深度0.85m~15.7m,山体除少量风化表层外均为硬质石灰岩。 事件三:经现场勘查并查阅图纸,发现K20+223~K20+550为全断面挖方段,最大垂直挖深5.8m,K20+550~K21+035为半填半挖段,最大挖深15.7 m;为减少征地并能维持路基稳定,在半填段设计了较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它主要依靠圬工墙体的(A)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 事件四:两隧道的主要穿越区段均无明显溶洞,岩石为较坚硬石灰岩,岩体较破碎,属于Ⅲ级围岩段。施工单位在修筑填石路堤时,将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台阶,分别为:在路基面以下(B)m为第一级台阶、(B)m~1.5m为第二级台阶,1.5m~(C)m为第三级台阶。(C)m以上为第四级台阶。 事件五:施工单位在本工程路基填筑时采用了自重15t的振动压路机。 、说明本工程路堤填料来源? 、结合工程背景并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写出事件一中本工程适宜采用的两种垫层类型和两种浅层处理方法。 、写出适合事件二中挖方路段岩质特点的两种控制爆破方法。结合规范要求,本工程最大挖方路段宜设几级边坡? 、分别回答事件三和事件四中A、B、C的内容。 、改正事件五中的错误。

考题 关于路基冬期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冬期填筑的路堤,每层每侧应超填并压实 B、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1m的路堤都不应在冬期填筑 C、当路堤填至路床底面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D、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E、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基工程,合同工期2年,每年5~8月为雨期。本合同段有填有挖,且需以挖做填,项目部充分考虑雨期对施工的影响,对选择施工的项目进行详细考察,编制雨期施工专项方案,项目物资部门针对雨期施工方案,在雨期施工前将工程所需防雨、防洪物资组织进场,主要有: 正式开工前先做好路基临时排水。雨期路堤填筑工艺按“四区段八流程”组织,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料,选用砂类土和重粘土等,做到随挖随填及时压实。 雨期路堑施工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纵横排水坡,使水排放畅通,土质路堑应连续挖至设计标高并压实,并在两侧挖好排水沟。 问题: (1)表中的A、B、C应该是什么机具或材料 (2)指出路堤填筑的错误做法。说明理由。 (3)路堤填筑“四区段”是指哪四个区段 (4)指出路堑开挖的错误做法。说明理由。

考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包含两段路基(K6+000~K6+460、K6+920~K8+325)和一座隧道(K6+460~K6+980),两段路基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隧道上硬土厚约20m,围岩级别为Ⅳ、Ⅴ级,其中,Ⅳ级围岩主要由较坚硬岩组成,Ⅴ级围岩主要由第四系稍湿碎石土组成,该隧道为大断面隧道。 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开挖路基挖方段土方,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直接挖至设计边坡线,并避免超欠挖。开挖时每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4m以内,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部分路基填筑利用隧道洞渣作为路基填料,一般路段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土石方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隧道进口端路堤,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超过80%)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施工,每一层控制在400mm,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5~20之间。隧道出口端路堤,由于地势低洼,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占55%)采用倾填方法施工。 【问题】 1.指出路基土方开挖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2.写出图1中A和B的名称。 3.指出隧道进口端与出口端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路基填筑前,“摊铺厚度”指标应通过什么方法确定?图1中,“洒水或晾晒”的目的是什么?

考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一级公路H合同段的路基施工。其中:K20+000~K21 +300为填方路段,路线经过地带为旱地,原地面横坡平缓,该路段填方53000m3;K21+320~K21+700为挖方路段,表面土质为砂性土,下为风化的砂岩,其强度为14MPa左右,该路段挖土方55000m3,挖石方6100m3;K21+720~K26+000为半填半挖路段,土石方基本平衡。沿线未发现不良地质路段。 问题: (1)K20+000~K21+300宜采用的填筑方法是什么 (2)本合同段内进行土石方调配后还多余的土方、石方数量有多少 (3)指出填土路堤施工程序。

考题 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除对软基进行处理外,还应()。A、 避免填筑速度过快 B、 严格分层厚度及压实度 C、 在原地面上1~2m内不填筑细粒土 D、 做好排水工程

考题 背景资料: 某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120km/h,路基宽度28.00m,路面为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通过地段为一古河道,地表为砾石类土壤,部分路段为采砂场废料堆。砾石层覆盖厚度一般在1~5m不等,砾石层下为粉质性低液限黏土,地下水位在埋深2m以下,路线两侧为农业区。K20+450~K20+950路堤填筑高度22m,填筑材料有粉土与砂性土,在路堤施工时,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为防止高填路堤沉降,在采取相应的设计处理措施基础上,设计方对施工提出以下要求: (1)加强对地基的压实。 (2)严格分层填筑并充分压实。 (3)填挖交界处挖台阶。 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处软基,在对软基处理之后,以硬质石料填筑地面上2m高度范围并分层压实。由于填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数天,天晴后排除积水继续施工,为赶工期,工班长提出加班加点填筑,提前完成后可立即进入下一道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2.施工方对软基处理后填筑路堤的方式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请提出合理措施。 3.因大雨误工后工班长提出的建议可否采纳 为什么

考题 某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包含两段路基(K6+000~K6+460、K6+920~K8+325)和一座隧道(K6+460~K6+920),两段路基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隧道上硬土厚约20m,围岩级别为Ⅳ、Ⅴ级,其中Ⅳ级围岩主要由较坚硬岩组成,Ⅴ级围岩主要由第四系稍湿碎石土组成,该隧道为大断面隧道。 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开挖路基挖方段土方,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直接挖至设计边坡线,并避免超欠挖。开挖时每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4m以内,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部分路基填筑利用隧道洞渣作为路基填料,一般路段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土石方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隧道进口端路堤,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超过80%)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施工,每一层厚控制在400mm,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5~20之间。隧道出口端路堤,由于地势低洼,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占55%)采用倾填方法施工。 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地质情况及运输条件,施工单位对该合同段的隧道施工配置了挖掘机、自卸式汽车、风动凿岩机、装载机、凿岩台车、模板衬砌台车、钻孔机、混凝土喷射机、注浆机等施工机械。 <1>、指出路基土方开挖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2>、写出图1中A和B的名称。 <3>、指出隧道进口端与出口端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路基填筑前,“摊铺厚度”指标应通过什么方法确定?图1中,“洒水或晾晒”的目的是什么? <5>、在施工单位对该合同段配置的隧道施工机械中,指出可用于锚杆施工的机械。

考题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1。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问题】 1.分别给出表1中A、B和C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2.针对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考题 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质量,每一填层都应进行施工放线,放出填层中线和填筑边线。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效果,填筑时宜将两侧路基各加宽()cm。填筑后按()宽度刷坡。

考题 路基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有如下四种回答,其中完整的正确回答是()。A、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B、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C、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D、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考题 站场路基移挖作填施工时,填筑部分应()填筑碾压密实,严禁采用()。

考题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和底层,设计行车速不同其填筑厚度都一样。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18km的新建高速公路,其中K0+000~K4+500段为填方路段,原地面横坡平缓,路基高度为3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44.500~K104.500段为半挖半填路段,原地面坡度1:4.5;K10+500~K174-200段为低填方路段,路基高度为1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174-200~K174-800填方路段,填料为土石混合料,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80%,K17+800~终点为挖方路段,地表约为0.5m厚黏土,下为Ⅲ级岩石,基本不含水分,本路段有高压线反复跨越公路。 对K0+000~K4+500段路基施工,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A、水平分层填筑法B、纵向分层填筑法C、横向填筑法D、联合填筑法

考题 公路上相邻两段陡坡,第一段纵坡坡度为6%,最大坡长限制为700m,实际设计长度为300m,第二段纵坡坡度为7%,最大坡长限制为500m,实际设计长度应控制_____m以内。

考题 单选题关于路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以下正确的是()。A 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B 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C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D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考题 多选题高填方路基沉降防治方法中正确的是()。A施工时应考虑高填方路基早开工,避免填筑速度过慢,路面基层施工时应尽量安排晚开工,以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时间沉降B加强对基底的压实或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当地基位于斜坡和谷底时,应做挖台阶处理C施工时要严格分层填筑,控制分层的厚度,并充分压实D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除对软基进行必要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围内应填筑细粒土E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从原地面1~2m高度范围内应填筑硬质石料,并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压实

考题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18km的新建高速公路,其中K0+000~K4+500段为填方路段,原地面横坡平缓,路基高度为3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44.500~K104.500段为半挖半填路段,原地面坡度1:4.5;K10+500~K174-200段为低填方路段,路基高度为1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174-200~K174-800填方路段,填料为土石混合料,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80%,K17+800~终点为挖方路段,地表约为0.5m厚黏土,下为Ⅲ级岩石,基本不含水分,本路段有高压线反复跨越公路。对K0+000~K4+500段路基施工,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是()。A 水平分层填筑法B 纵向分层填筑法C 横向填筑法D 联合填筑法

考题 问答题一新建双线铁路,设计行车时速160km,其中某段路基8.5km,设计填挖平衡,大部分填筑高度3~5m,挖方段坡度不大,山体除表层外,部分为中风化砂岩,部分弱风化,沿线两侧有少量村庄,无重要建筑物,最大挖深12m。填筑区有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软弱层厚最大处为2m,其余为种植土。其中挖方路堑在中间,两边为填筑路堤并设有涵洞2座。 问题: 1.本案例路基填筑需要哪些施工机械? 2.涵洞处的路基填筑方法要点有哪些? 3.本案例路基施工作业有哪几种组织形式? 4.路基填筑的主要施工步骤? 5.路堑挖方的主要施工步骤?

考题 填空题站场路基移挖作填施工时,填筑部分应()填筑碾压密实,严禁采用()。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路基宽24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时速为80km/h。在中心桩号k8+320m处有一座530m连续箱梁桥,桩柱式桥墩,重力式桥台。0号桥台位于水田区域,路基填土高6.5m,地质情况为:表层3.5m厚淤泥质粘土,其下为泥岩。设计要求:桥头路基先挖排水沟排水固结,然后填筑50cm填石,隔断地下水,再利用泥岩挖方分层填筑;台背全部采用砂砾石填筑,并在顶面设防水层,避免地表水下渗。 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开展施工,台背回填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填筑方式、粒径、压实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问题] 1.指出0#桥台桥头路基设计方案中对防治桥头跳车不当之处? 2.举出2种防治桥头跳车的措施。

考题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18km的新建高速公路,其中K0+000~K4+500段为填方路段,原地面横坡平缓,路基高度为3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44.500~K104.500段为半挖半填路段,原地面坡度1:4.5;K10+500~K174-200段为低填方路段,路基高度为1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174-200~K174-800填方路段,填料为土石混合料,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80%,K17+800~终点为挖方路段,地表约为0.5m厚黏土,下为Ⅲ级岩石,基本不含水分,本路段有高压线反复跨越公路。对K4+500~K104-500段路基施工,原地基处理的措施是()。A 换填原地基土B 基底坡面应挖成台阶C 平整原地基D 必须设置护脚

考题 单选题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除对软基进行处理外,还应()。A 避免填筑速度过快B 严格分层厚度及压实度C 在原地面上1~2m内不填筑细粒土D 做好排水工程

考题 问答题一新建双线铁路,设计行车时速160km,其中某段路基8.5km,设计填挖平衡,大部分填筑高度3~5m,挖方段坡度不大,山体除表层外,部分为中风化砂岩,部分弱风化,沿线两侧有少量村庄,无重要建筑物,最大挖深12m。填筑区有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软弱层厚最大处为2m,其余为种植土。1.该段路基地基处理需要采取哪些措施?2.简述该段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3.简述该段挖方安全施工的控制重点。4.简述该段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重点。

考题 单选题路基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有如下四种回答,其中完整的正确回答是( )。A 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B 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C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D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