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法院对( )的处理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2000年真题]
A
某公司2012年5月从银行贷款2000万元用于经营,后因亏损无法还贷,判处该公司贷款诈骗罪
B
于某与夏某通奸,致夏某爱人自杀,判处于某重婚罪
C
李某下毒药把胡某毒死,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D
税收人员刘某为古某减税20万元,收古某5万元好处,判处受贿罪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和处什么刑,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A项,公司无法还贷款是由于经营不善的原因,而不是通过欺诈手段故意侵占财产不予返还,不属于诈骗罪,只是一般民事纠纷;B项,于某与夏某通奸行为不属于重婚罪的犯罪客观表现,因此不构成重婚罪。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和处什么刑,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A项,公司无法还贷款是由于经营不善的原因,而不是通过欺诈手段故意侵占财产不予返还,不属于诈骗罪,只是一般民事纠纷;B项,于某与夏某通奸行为不属于重婚罪的犯罪客观表现,因此不构成重婚罪。
更多 “多选题法院对( )的处理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2000年真题]A某公司2012年5月从银行贷款2000万元用于经营,后因亏损无法还贷,判处该公司贷款诈骗罪B于某与夏某通奸,致夏某爱人自杀,判处于某重婚罪C李某下毒药把胡某毒死,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D税收人员刘某为古某减税20万元,收古某5万元好处,判处受贿罪” 相关考题
考题
对于下列哪种情形下的假释案件是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A.张某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B.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C.李某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贾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考题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对谁可以依法暂予监外执行?A.张某和王某B.王某和李某C.李某和赵某D.张某和李某
考题
张某签发一张金额为10万元的本票交收款人李某,李某背书转让给王某,王某将本票金额改为12万元后转让给夏某,夏某又背书转让给宋某。如果宋某向张某请求付款,张某只应支付10万元,宋某所受损失2万元应向王某和夏某请求赔偿。 ( )A.正确B.错误
考题
胡某与本村魏某通奸,两人预谋毒害胡某的妻子李某。某日中午,胡某从地里回家,见李某在院子里摘豆角,厨房里煮着米饭,认为毒死李某的机会已到,急忙从里屋拿出“1605”农药瓶,往饭锅里倒了十来滴,然后往院外走,告诉李某他出去办事,饭做好后先吃别等他。李煮好饭后,正在炒菜,这时胡某的儿子(8岁)从外边玩耍回来,嚷着肚子饿,李某便先给儿子盛了一碗饭,儿子吃了几口,便喊肚子疼,一会儿便死了。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按照法定符合说,胡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B.魏某对胡某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C.李某致子死亡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D.按照具体符合说,胡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考题
李某在国家机关任职,孙某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李某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李某答应给孙某办事,但因故未成。孙某见事未成,要求李某退还好处费,李某拒不退还,并威胁孙某如果再来要钱就告其行贿。李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A.不构成犯罪B.受贿罪C.诈骗罪D.敲诈勒索罪
考题
某地政府为村民发放扶贫补贴,由各村村委会主任审核本村申请材料并分发补贴款。某村村委会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伪造申请材料,企图每人套取5万元补贴款。王某任期届满,周某继任村委会主任后,政府才将补贴款拨到村委会。周某在分发补贴款时,发现了王某、刘某和陈某的企图,便只发给三人各3万元,将剩余6万元据为已有。三人心知肚明,但不敢声张。(事实一)
后周某又想私自非法获取土地征收款,欲找县国土局局长张某帮忙,遂送给县工商局局长李某10万元,托其找张某说情。李某与张某不熟,送5万元给县财政局局长胡某,让胡某找张某。胡某找到张某后,张某碍于情面,违心答应,但并未付诸行动。(事实二)
周某为感谢胡某,从村委会账户取款20万元购买玉器,并指使会计刘某将账做平。周某将玉器送给胡某时,被胡某拒绝。周某只好将玉器退还商家,将退款20万元返还至村委会账户,并让刘某再次平账。(事实三)
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7年)A.周某为达非法目的,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构成行贿罪
B.李某请托胡某帮忙,并送给胡某5万元,构成行贿罪
C.李某未利用自身职务行为为周某谋利,但构成受贿罪既遂
D.胡某收受李某财物进行斡旋,但未成功,构成受贿罪未遂
考题
某小区五楼刘某家的抽油烟机发生故障,王某与李某上门检测后,决定拆下搬回维修站修理。刘某同意。王某与李某搬运抽油烟机至四楼时,王某发现其中藏有一包金饰,遂暗自将之塞入衣兜。(事实一)
王某与李某将抽油烟机搬走后,刘某想起自己此前曾将金饰藏于其中,追赶前来,见王某神情可疑,便要其返还金饰。王某为洗清嫌疑,乘乱将金饰转交李某,李某心领神会,接过金饰藏于裤兜中。刘某确定王某身上没有金饰后,转身再找李某索要。李某突然一拳击倒刘某,致其倒地重伤。李某与王某随即逃走。(事实二)
后王某建议李某将金饰出售,得款二人平分,李某同意。李某明知金饰价值1万元,却向亲戚郭某谎称金饰为朋友委托其出售的限量版,售价5万元。郭某信以为真,花5万元买下金饰。拿到钱后,李某心生贪念,对王某称金饰仅卖得1万元,分给王某5000元。(事实三)
关于事实三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李某对郭某进行欺骗,导致郭某以高价购买赃物,构成诈骗罪
B.李某明知金饰是犯罪所得而出售,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李某欺骗王某放弃对剩余2万元销赃款的返还请求,构成诈骗罪
D.李某虽将金饰卖得5万元,但王某所犯财产犯罪的数额为1万元
考题
某地政府为村民发放扶贫补贴,由各村村委会主任审核本村申请材料并分发补贴款。某村村委会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伪造申请材料,企图每人套取5万元补贴款。王某任期届满,周某继任村委会主任后,政府才将补贴款拨到村委会。周某在分发补贴款时,发现了王某、刘某和陈某的企图,便只发给三人各3万元,将剩余6万元据为己有。三人心知肚明,但不敢声张。(事实一)
后周某又想私自非法获取土地征收款,欲找县国土局局长张某帮忙,遂送给县工商局局长李某10万元,托其找张某说情。李某与张某不熟,送5万元给县财政局局长胡某,让胡某找张某。胡某找到张某后,张某碍于情面,违心答应,但并未付诸行动。(事实二)
周某为感谢胡某,从村委会账户取款20万元购买玉器,并指使会计刘某将账做平。周某将玉器送给胡某时,被胡某拒绝。周某只好将玉器退还商家,将退款20万元返还至村委会账户,并让刘某再次平账。(事实三)
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周某为达非法目的,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构成行贿罪
B.李某请托胡某帮忙,并送给胡某5万元,构成行贿罪
C.李某未利用自身职务行为为周某谋利,但构成受贿罪既遂
D.胡某收受李某财物进行斡旋,但未成功,构成受贿罪未遂
考题
某地政府为村民发放扶贫补贴,由各村村委会主任审核本村申请材料并分发补贴款。某村村委会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伪造申请材料,企图每人套取5万元补贴款。王某任期届满,周某继任村委会主任后,政府才将补贴款拨到村委会。周某在分发补贴款时,发现了王某、刘某和陈某的企图,便只发给三人各3万元,将剩余6万元据为已有。三人心知肚明,但不敢声张。(事实一)
后周某又想私自非法获取土地征收款,欲找县国土局局长张某帮忙,遂送给县工商局局长李某10万元,托其找张某说情。李某与张某不熟,送5万元给县财政局局长胡某,让胡某找张某。胡某找到张某后,张某碍于情面,违心答应,但并未付诸行动。(事实二)
周某为感谢胡某,从村委会账户取款20万元购买玉器,并指使会计刘某将账做平。周某将玉器送给胡某时,被胡某拒绝。周某只好将玉器退还商家,将退款20万元返还至村委会账户,并让刘某再次平账。(事实三)
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周某为达非法目的,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构成行贿罪
B.李某请托胡某帮忙,并送给胡某5万元,构成行贿罪
C.李某未利用自身职务行为为周某谋利,但构成受贿罪既遂
D.胡某收受李某财物进行斡旋,但未成功,构成受贿罪未遂
考题
刘某2005年购得一商铺,以每月2000元租金租给吴某,租期5年。半年后由于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刘某将商铺抵押给银行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1年,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抵押到期后,刘某未能偿还债务。银行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拍卖该商铺。(2007年真题)
如果拍卖、变卖刘某商铺,刘某应当缴纳( )。A.契税
B.营业税
C.房产税
D.印花税
考题
刘某2005年购得一商铺,以每月2000元租金租给吴某,租期5年。半年后由于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刘某将商铺抵押给银行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1年,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抵押到期后,刘某未能偿还债务。银行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拍卖该商铺。(2007年真题)
下列关于刘某房屋租赁的表述中,正确的为( )。A.刘某出租商铺的租金,由刘某与吴某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协商议定
B.经刘某同意,吴某可以将该商铺转租,并可以从转租中获得收益
C.在租赁期限内,无须刘某同意,吴某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改变房屋用途
D.在租赁期限内,无须刘某同意,吴某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拆改房屋结构
考题
(一) 刘某2005年购得一商铺,以每月2000元租金租给吴某,租期5年。半年后由于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刘某将商铺抵押给银行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1年,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抵押到期后,刘某未能偿还债务。银行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拍卖该商铺。
下列关于刘某房屋租赁的表述中,正确的为( )。A、刘某出租商铺的租金,由刘某与吴某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协商议定
B、经刘某同意,吴某可以将该商铺转租,并可以从转租中获得收益
C、在租赁期限内,无须刘某同意,吴某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改变房屋用途
D、在租赁期限内,无须刘某同意,吴某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拆改房屋结构
考题
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A.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B.李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C.朱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D.周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考题
教师李某与银行职员刘某因争抢停车位发生冲突,刘某一怒之下将李某的汽车砸坏。李某报警后,县公安局对刘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处罚执行后,刘某为报复李某将其打成重伤。检察院以涉嫌故意 伤害罪依法对刘某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将李某打成重伤,存在主观故意,构成故意伤害罪。法 院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及相关法律,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五年,赔偿李某人民币七万元整。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的相关理论,回答并分析下列问题: (1)法院对刘某刑事责任的归结体现了哪些法律归责原则? (2)本案中出现了哪几种法律制裁形式?
考题
某日,王某和李某共同串通抢劫路人周某的钱财(价值1万元),二人共同实施抢劫,情节相同。但法院审理此案时,考虑到王某是县政府副县长的儿子,因此判王某抢劫罪,执行3年有期徒刑,而判李某抢劫罪,执行5年有期徒刑。该法院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项原则()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考题
谢某以已经抵押出去的机器设备重复担保,从银行贷款20万元,获得贷款后,改变了贷款用途,将20万元投入股市牟利,结果股市崩盘,全部赔光,最终无力偿还贷款,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谢某的行为涉嫌贷款诈骗罪B、谢某将贷款投入股市,可以认为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故意C、谢某与银行的关系属于借贷纠纷D、谢某的行为不涉嫌犯罪
考题
李某得知某公司急需大量资金,即与该公司总经理签订了借款协议,约定李某借给该公司2000万元,年息15%。随后,李某编造了贷款理由,伪造了买卖合同,从银行贷款2000万元,年息7.5%,从中获取利差150万元。李某构成()。A、高利转贷罪B、骗取贷款罪C、高利转贷罪和骗取贷款罪数罪并罚D、合同诈骗罪
考题
王某教唆李某从窗外开枪射击杀死屋内的黄某,但李某把黄某花了10多万元买来的蜡像当成黄某,开了十几枪,导致蜡像完全毁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和李某成立共同犯罪B、王某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C、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D、王某和李某属于故意杀人未遂
考题
赵某为某银行信贷员,明知客户李某申请贷款的材料系伪造,为提高业绩,还协助李某修改财务报表,帮助其申请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途为公司经营。之后李某将上述贷款用于公司经营,因管理不善,无法还款,造成银行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请问()A、赵某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B、赵某构成骗取贷款罪C、李某构成贷款诈骗罪D、李某构成骗取贷款罪
考题
多选题张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李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妻子钱某10万元,后李某知道后,让妻子退还给张某,钱某假装同意,后并未将10万元退还给张某,并将10万元用于家庭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A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B李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C钱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的共犯D钱某的行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考题
判断题金某系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员,在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件中,收受被告人李某的亲属所送财物达12万元后,违背事实和法律,故意对李某轻判。对金某,应当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并罚。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张某与李某共有一台机器,各占50%份额。双方共同将机器转卖获得10万元,约定张某和李某分别享有6万元和4万元。同时约定该10万元暂存李某账户,由其在3个月后返还给张某6万元。后该账户全部款项均被李某债权人王某申请法院查封并执行,致李某不能按期返还张某款项。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A
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B
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C
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D
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A周某为达非法目的,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构成行贿罪B李某请托胡某帮忙,并送给胡某5万元,构成行贿罪C李某未利用自身职务行为为周某谋利,但构成受贿罪既遂D胡某收受李某财物进行斡旋,但未成功,构成受贿罪未遂
考题
多选题张某、王某、李某三人欲合伙开办一个食品加工厂,三人约定,张某出资3万元、王某、李某各自出资2万元。在筹备的过程中发现资金不足,于是张某便动员刘某支援他们2万元,刘某表示出资可以,但是承担有限责任并参加合伙企业的盈余分配。张某、王某、李某三人商议,对刘某参加盈余分配表示同意,但约定刘某不得参加合伙企业的经营活动,由张某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王某李某不承担亏损的民事责任,并订立了书面的合伙协议。后来该合伙企业起名为美味食品厂(有限合伙企业),领取了营业执照。两年后,刘某了解到美味食品厂经营过程中管理不善,欠下债务5万元,就提出要求抽出其2万元,张某、王某、李某同意其退出盈余分配,但是因资金紧张,将美味食品厂中的价值2万元的食品制品交给刘某,刘某同意。又过了一年,因产品质量不合格,严重积压,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王某的债权无法实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应当以美味食品厂为被告B应当以张某为被告C应当以张某、王某、李某为共同的被告D应当以张某、王某、李某、刘某为共同的被告E合伙人可以推举张某为诉讼代表人
考题
单选题某合伙企业原有合伙人3人,后古某申请入伙,当时合伙企业负债20万元。入伙后,合伙企业继续亏损,古某遂申请退伙,获同意。古某退伙时,合伙企业已负债50万元,但企业尚有价值20万元的财产。后合伙企业解散,用企业财产清偿债务后,尚欠70万元不能偿还。对古某在该合伙企业中的责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A
古某应对7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B
古某仅对其参与合伙期间新增的3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C
古某应对其退伙前的5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D
古某应对其退伙前的5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应扣除其应分得的财产份额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