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919年4月11日,北京政府驻日公使()自日本回国,中国留日学生300余名持“卖国贼”旗帜和条幅赴东京车站,质问其签订卖国条约之罪。《每周评论》18日和19日发文点了亲日派的名字,揭露他们的卖国行径。
- A、张作霖
- B、陆宗舆
- C、章宗祥
参考答案
更多 “1919年4月11日,北京政府驻日公使()自日本回国,中国留日学生300余名持“卖国贼”旗帜和条幅赴东京车站,质问其签订卖国条约之罪。《每周评论》18日和19日发文点了亲日派的名字,揭露他们的卖国行径。A、张作霖B、陆宗舆C、章宗祥”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甲在乘坐中国民航北京至美国旧金山的航班上与中国留日学生乙接头,收买中国国家秘密,对甲应当()。A.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C.由日本有关方面处理D.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考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新华社东京3月14日电 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京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日本当时时间20时46分,从中国上海起飞的搭载首批近百吨援助物资的包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为批物资包括12人用帐篷、6人用帐篷、毛巾被、手提应急灯等灾区急需物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吕克俭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日中经济室长古谷德郎在机场签字换文,完成任务物资交换。
考题
日本公民尤美在上海购买公寓一套,后因其回国,将公寓卖给另一日本公民大岛,双方因付款发生纠纷,在我国法院起诉,本案应适用何国法律解决?A中国法B选择适用中国法或日本法C日本法D重叠适用中国法与日本法
考题
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甲午中日战争D.工业革命
考题
下列有关条约内容与条约名称的对应中,错误的是()。A.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南京条约》
B.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
C.清政府割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马关条约》
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北京条约》
考题
日本公民井上美子在海南购买一套商品房,后因回国将该房卖给另一日本公民野田一郎,双方因付款发生纠纷,在我国法院起诉,本案应适用何国法律解决?
A.中国法
B.日本法
C.选择适用中国法或日本法
D.重叠适用中国法和日本法
考题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对这一现象的最佳诠释是()。A、中国实现了与列强的外交平等B、是中国适应西方外交体系的实践C、清政府有选择性的设立领事馆D、清政府已经认识到领事馆的作用
考题
某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甲在乘坐中国民航北京至美国旧金山的航班上与中国留日学生乙接头,收买中国国家秘密,对甲应当()。A、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C、由日本有关方面处理D、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考题
单选题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A
大化改新B
明治维新C
甲午中日战争D
工业革命
考题
单选题1919年4月11日,北京政府驻日公使()自日本回国,中国留日学生300余名持“卖国贼”旗帜和条幅赴东京车站,质问其签订卖国条约之罪。《每周评论》18日和19日发文点了亲日派的名字,揭露他们的卖国行径。A
张作霖B
陆宗舆C
章宗祥
考题
单选题电影《钱学森》中,经过周恩来总理和中国政府的巨大努力,甚至释放11名(),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A
美国战俘B
日本战俘C
德国战俘
考题
单选题1900年4月6日,英、法、美、德四国驻华公使联合发出通牒,以出兵“平乱”胁迫清政府,限令在两个月内“剿除”义和团,不然就派出水陆各军代为“剿平”。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法等八国于5月28日一致决定,以“()”为名,派兵进入北京。西方列强还分别照会清政府,“不论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各外国公使已决定调兵来北京”。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慈禧太后竟下谕同意洋兵进京。A
反恐怖B
商业侨民C
保护使馆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