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长老会传道台湾工作中,与厦门的关系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 A、为台提供学习参观样本。
- B、中转由国外进入台湾的传教士。
- C、不断向台派遣宣道人员。
- D、编写以厦门音为参照的有关读物,供闽台居民使用。
参考答案
更多 “在长老会传道台湾工作中,与厦门的关系表现在()这几个方面。A、为台提供学习参观样本。B、中转由国外进入台湾的传教士。C、不断向台派遣宣道人员。D、编写以厦门音为参照的有关读物,供闽台居民使用。” 相关考题
考题
在长老会传道台湾工作中,与厦门的关系密切,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厦门为台提供学习参观样本。B.厦门不断向台派遣宣道人员。C.编写以客家话为参照的有关读物,供闽台居民使用。D.由台派人来厦门任教。
考题
英国长老会传教士杜嘉德编的()为外国传教士到闽南和台湾传教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他由此获得母校格拉斯哥大学颁赠的博士学位,名列当代著名汉学家之中。
A.《厦门腔注音字典》B.《汉语福建方言字典》C.《福建方言词汇》D.《英汉厦门方言罗马注音手册》
考题
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密切关系的提法错误有()
A.台湾庙的创建.与福建人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B.台湾佛教的派系仅有部分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C.闽台两地在修建佛寺时经济上相互支持.D.闽地僧人入台定居弘法.
考题
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的密切关系的有()
A.台湾庙的创建,与福建人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B.台湾佛教的派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C.闽台两地在修建佛寺时经济上相互支持。D.闽地僧人入台定居弘法。
考题
“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呈以下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面积垦殖。B、断断续续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C、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D、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
考题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1684年康熙帝废止禁海令,指定()。A、香港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B、澳门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C、黄埔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D、徐闻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
考题
关于清代闽台经济关系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闽人继续渡海入台增加台湾劳动力人口.形成台湾移民社会.促使台湾建立土地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B、闽台通过交流促进海峡两岸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台湾成为粮糖基地.C、台运兴起.台米台糖等反哺大陆.D、闽台直接贸易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
考题
单选题清政府统一台湾后,1684年康熙帝废止禁海令,指定()。A
香港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B
澳门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C
黄埔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D
徐闻云台山、宁波、厦门为对外开放的四处贸易口岸
考题
填空题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方面的资料可见其概貌,一是厦门海关关册,详细记述了清宣统三年至民国29年(1911—1940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一是清宣统三年至民国31年(1911—1942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