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练习题九

发布时间:2020-08-03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备考的小伙伴赶紧来练练手吧。

判断题

1.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  )

2.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提供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咨询意见,实施行统计监督。(  )

3. 统计资料就是指原始调查资料。(  )

4. 统计数据是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料,都应当及时地公布,提供给全社会的统计信息使用者。(  )

5. 统计的信息职能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

6. 经济普查第10年进行一次,在逢3的年份实施。(  )

7.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在逢16的年份实施。(  )

8.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  )

9.经济普查对个体经营户采用全面调查方法。(  )

10.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非常普遍。(  )

11.在社会经济的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

12.重点调查通常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

13.进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

14.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

15.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  )

【答案】

1.错误

解析:统计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工具,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2.错误

解析: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3.错误

解析:统计资料,是通过统计调查所取得的、以数据形式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各种统计信息的总称。它是统计调查工作的成果,包括原始调查资料和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4.错误

解析:统计数据反映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是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料,除了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应当保密外,其他的统计资料都应当及时地公布,提供给全社会的统计信息使用者。

5.

6.错误

解析:经济普查第10年进行两次,在逢38的年份实施。

7.错误

解析: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

8.

9.错误

解析:经济普查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对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个体经营户则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10.错误

解析: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各种抽样方法的基础。因为它在理论上最容易处理,而且当总体部位数N不太大时,实施起来并不困难。但在实际应用中,若N相当大时,简单随机抽样就不是很容易办到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11.

12.错误

解析: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13.

14.错误

解析: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15.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给大家的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统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中间投入(中间消耗)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B.它们是一次性地或短期地运用于生产过程

C.中间投入价值会随着生产过程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D.计算增加值时要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价值
答案:A
解析: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下面几种关于几种趋势测量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B.中位数可用来反映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C.均值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

D.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

E.均值提供的信息比中位数和众数多
答案:A,D,E
解析: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主要用于测度分类数据集中趋势,也可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能不存在众数,对于未分组的定量数据,一般很少使用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处在数列中点位置的数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可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能用于分类数据。对于一组数据来说,中位数是唯一的。

算术平均数也称为均值,是把某一组数据进行算术平均,用以表述某一事物的平均水平。比如:用职工平均工资来衡量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用平均体重来观察某一人群体重是否超标等等。

平均数易被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实际中用的也较多,但它的主要缺点是更容易受少数极端数值的影响,对于严重偏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差。

中位数和众数提供的信息不像平均数那样多,但它们也有优点,比如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斜程度较大时,可以考虑选择中位数和众数,这时它们的代表性要比平均数好。

非抽样误差分为(  )。

A.抽样框误差
B.应答误差
C.计量误差
D.无回答误差
E.抽样误差
答案:A,B,C,D
解析:

2015年,某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如下:小张小李一家3口人住在一起,仅有一套自有住房,其中孩子16岁上学,夫妻当年工资8万元,买卖股票盈利3千元,双方父母年龄均超过65岁,仅有小李母亲无工作需要她赡养,每年给其母5千元生活费,小张单位给职工购发放1000元健身卡,小李单位给职工发放1000元电影票,自有住房年度折算净额1万元,当年家庭消费支出6万元,其中食品消费2.1万元,衣着支出1万元,家庭用品及服务消费1万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千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家庭负担系数是()。

A.0.5
B.1/3
C.1/4
D.2/3
答案:B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