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历年真题(2020-01-31)
发布时间:2020-01-31
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债权请求权中,法院不支持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是( )。【单选题】
A.身体受到伤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B.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偿付请求权
C.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请求权
D.股息和红利的支付请求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为债权请求权,但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①停止侵害、排除 妨碍、消除危险请求权;②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返还财产请求权;③支付 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请求权;④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⑤兑付国债、金融债券 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⑥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⑦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1、保证期间是指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下列关于保证期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保证期间为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
B.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C.保证期间为可变期间
D.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规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选项AC:保证期间是指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不论保证期间是“6个月”亦或“2年”,都是一个不变期间,该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2)选项B: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如果主合同对主债务的履行期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3)选项D: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不是一回事。
1、根据《合同法》规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 )。【多选题】
A.合同订立后,违反约定向他人泄露合同中的商业秘密的
B.订立合同时,提供虚假情况的
C.履行合同时,不适当履行损害合同相对方利益的
D.假借订立合同,恶意磋商的
E.订立合同时,隐瞒真实情况的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1)选项BDE: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选项D);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选项E:若被隐瞒的真实情况不具有重要性,则对合同效力不产生影响,本选项表述不严谨,从严谨性出发,可不选)或者提供虚假情况(选项B);③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④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2)选项AC: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应追究违约责任。
1、根据《公司法》规定,下列关于公司提供担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公司不得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
B.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由董事长决定
C.公司可以为股东提供担保,担保数额由董事会决定
D.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须经出席股东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选项A:公司可以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2)选项B: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3)选项C:担保数额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4)选项D: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1、根据《公司法》规定,下列关于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临时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B.临时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长李某负责召集,总经理主持
C.股东无论持有股份多少,均有权参加临时股东大会
D.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应当将会议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30日前通知各股东
E.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知的发出人应为董事会而非董事长李某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1)选项A:股东大会只能对通知中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2)选项BE: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因此,会议通知应以董事会名义发出(选项E正确),董事长李某主持(选项B错误)。(3)选项C:每一名股东均有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权利,无论持股多少。(4)选项D: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各股东。
1、根据民事法律及相关规定,下列法律行为中,属于可撤销行为的是( )。【单选题】
A.甲将朋友托其保管的相机卖给他人
B.乙用其盗取的某公司空白合同与他人签订合同
C.丙误将混纺面料当成纯毛面料高价购买
D.丁在醉酒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将其名贵手表低价卖给他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选项A:构成无权处分,属于效力待定法律行为。(2)选项B:“盗取”违法,该情形下的合同无效。(3)选项C:构成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4)选项D:属于有效法律行为(行为人应当对醉酒状态下实施的民事行为和后果具有预见性,因此,醉酒后也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1、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适用及期间起算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不得行使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
B.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适用普通诉讼时效
C.兑付国债本金和利息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D.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提出抗辩的,法院不予支持
E.分期履行的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1)选项A: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2)选项B: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适用3年普通诉讼时效。(3)选项C: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4)选项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5)选项E: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1、若公司董事会作出的决议存在违反公司章程的瑕疵,则可以对该决议提起撤销之诉的人员有( )。【多选题】
A.公司非控股股东
B.列席董事会会议的非股东监事
C.出席董事会会议具有表决权的非股东董事
D.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股东
E.受决议内容影响的股东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是股东即可)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选项B“非股东监事”、选项C“非股东董事”无权请求撤销。
1、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侦查措施的说法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多选题】
A.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
B.在犯罪嫌疑人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住所进行搜查
C.对发现的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可以强制带离现场讯问
D.侦查人员在侦查中不得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
E.侦查人员讯问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看守所内进行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1)选项A: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2)选项B: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3)选项C: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4)选项D: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5)选项E: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
1、下列关于本案相关法律行为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林海未经出租人张增同意转租房屋,张增依法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合同
B.林海与王琳之间的转租合同有效
C.林海与王琳之间的转租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D.张增与林海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效
E.张增未经陈建同意将房屋出租的行为无效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1)选项A: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2)选项BC:根据《城镇房屋租赁合同司法解释》第十六条的规定,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但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其以承租人未经同意为由请求解除合同或者“认定转租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据此,未经出租人同意而转租的,若出租人在知悉后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次租赁合同自始有效;否则次租赁合同无效。但本题中未体现张增的异议权,从谨慎性出发,选项BC可不选。(3)选项DE:张增与林海的租赁合同有效。根据《合同法》第228条规定,因第三人主张权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要求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若陈建主张权利致使林海无法使用租赁物的,林海可要求减少租金或不支付租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对于分期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各期清算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C.房地产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不得扣除
D.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纳税人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E.纳税人按规定预缴土地增值税后,清算补缴的土地增值税,在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补缴的,不加收滞纳金
如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下列冲突解决方式中,正确的有( )。
B.应当直接以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C.应当找国务院提出意见
D.应当直接找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E.应当直接找甲省地方人大常委会裁决
B.回避制度
C.职能分离制度
D.听证制度
E.欠税管理制度
B.当场告知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
C.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视具体情节,可适当延长法定的期限
D.对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的情况,行政机关应当立即解除行政强制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19-12-24
- 2020-09-14
- 2020-12-01
- 2019-11-08
- 2020-07-21
- 2019-11-19
- 2020-06-20
- 2020-03-08
- 2019-12-07
- 2021-08-26
- 2021-07-16
- 2019-10-31
- 2021-02-27
- 2020-09-20
- 2020-09-17
- 2020-07-20
- 2020-09-05
- 2021-05-08
- 2019-11-02
- 2019-12-14
- 2020-02-05
- 2021-03-02
- 2020-03-29
- 2021-07-13
- 2021-07-23
- 2021-05-29
- 2020-08-12
- 2020-05-05
- 2021-02-15
- 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