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章节练习(2022-02-22)

发布时间:2022-02-22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考试共4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区别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法律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B.法律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实现

D.法律规范是最基本的规范体系;道德规范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不正确:法律反映的是一定物质条件下统治阶级的意志;道德规范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

2、下列各项关于法律规范种类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按照法律规范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进行区分,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B.按照法律规范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以及按照自己的意愿设定权利和义务的标准进行区分,法律规范可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C.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进行区分,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D.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具体内容则由有关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范,是委任性规范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按照法律规范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进行区分,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3、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人格利益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B.人的行为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C.事件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D.创作行为属于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1)选项A: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2)选项D:创作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4、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关于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法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在法人成立时同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同时消灭

D.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7周岁的自然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选项A:8周岁以上(包括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选项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不论是否已经成年)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选项D: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5、《公司法》第21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该法律规范属于()。【单选题】

A.授权性规范

B.命令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正确: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范,其立法语言表达式为“不得……”、“禁止……”等。法律规范的种类包括三种分类:1,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2,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3,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1.授权性规范立法语言通常表现为“可以。。。”“有权。。。”“享有。。。权利”(选项A错误)。义务性规范由包括命令性规范以及禁止性规范,命令性规范是人们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立法语言通常为“应(当)。。。”“必须。。。”“有。。。义务”“(选项B错误)。禁止性规范是人们不能做某些事情,立法言语“不得。。。”“禁止。。。”(选项C正确)2.强行性规范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任意性规范允许自行协商决定。3,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确定性规范内容完备,无需援引其他内容。非确定性规范是指没有明确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需要援引其他法律规范加以说明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一般又分为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两种。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5年)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鉴定业务提供高水平保证
B.代编财务信息提供合理保证
C.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低水平保证
D.财务报表审阅提供的有限保证
答案:D
解析:
选项A,鉴证业务包括审计业务,审阅提供的是有限保证,选项BC 不属于鉴证业务,没有保证程度这一说。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如果改扩建完成后仍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改扩建期间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B.投资性房地产的日常维修支出应计入到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中
C.改扩建后仍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将其账面价值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在建”科目
D.改扩建后仍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科目
答案:A,C
解析:
选项B,日常的维修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即其他业务成本中。

某贸易公司2019年3月以邮运方式从国外进口一批高档化妆品,经海关审定的货物价格为30万元、邮费1万元。当月将该批化妆品销售取得不含税收入55万元。该批化妆品关税税率为15%、消费税税率为15%。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消费税为( )万元。

A.8.25
B.5.47
C.6.09
D.6.29
答案:D
解析:
应纳消费税=(30+1)×(1+15%)÷(1-15%)×15%=6.29(万元)

H公司是一个高成长的公司,目前每股价格为20元,每股股利为1元,股利预期增长率为6%。公司现在急需筹集资金5000万元,有以下三个备选方案:

方案1:按照目前市价增发股票200万股。

方案2:平价发行10年期的长期债券。目前新发行的10年期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3.6%。H公司的信用级别为AAA级,目前上市交易的AAA级公司债券有3种。这3种公司债券及与其到期日接近的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债券发行公司 上市债券到期日 上市债券到期收益率 政府债券到期日 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 甲 2013年7月1日 6.5% 2013年6月30日 3.4% 乙 2014年9月1日 6.25% 2014年8月1日 3.05% 丙 2016年6月1日 7.5% 2016年7月1日 3.6%方案3:发行10年期的可转换债券,债券面值为每份1000元,票面利率为5%,每年年末付息一次,转换价格为25元;不可赎回为5年,5年后可转换债券的赎回价格为1050元,此后每年递减10元。假设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为7%

要求:

(1)计算按方案1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

(2)计算按议案发行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3)根据方案3,计算第5年末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并计算按广安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4)判断方案3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如方案3不可行,请提出三种可行的具体修改建议(例如:票面利率至少提高到多少,方案才是可行的。修改发行方案时,债券的面值、期限、付息方式均不能改变,不可赎回期的改变以年为最小单位,赎回价格的确定方式不变。)

正确答案:
(1)股票的资本成本=1*(1+6%)/20+6%=11.3%
(2)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3.6%+(6.5%-3.4%+6.25%-3.05%+7.5%-3.6%)/3=7%
(3)债券价值=1000*5%*(P/A,7%,5)+1000*(P/F,7%,5)=918.01(元)
转换价值=1000/25*20*(F/P,6%,5)=1070.56(元)
底线价值为1070.56元
1000=1000*5%*(P/A,K,5)+1070.56*(P/F,K,5)
当K=6%时,
1000*5%*(P/A,6%,5)+1070.56*(P/F,6%,5)=50*4.2124+1070.56*0.7473=1010.65
当K=7%时,
1000*5%*(P/A,7%,5)+1070.56*(P/F,7%,5)=50*4.1002+1070.56*0.7130=968.32
(7%-K)/(7%-6%)=(968.32-1000)/(968.32-1010.65)
解得:K=6.25%
(4)股权的税前成本为11.3%/(1-25%)=15.07%
由于6.25%并不是介于7%和15.07%之间,所以,方案3不可行。
修改意见1:
至少提高票面利率至W,其他因素不变:
根据:1000=1000*w*(P/A,7%,5)+1070.56*(P/F,7%,5)
可知:w=5.77%
即票面利率至少提高到5.77%
修改意见2:
降低转换价格到Y元,其他条件不变:
底线价值=1000/y*20*(F/P,6%,5)=26764/y
1000=1000*5%*(P/A,7%,5)+26764/y *(P/F,7%,5)
1000=205.01+19082.73/Y
794.99=19082.73/Y
解得:y=24.00
即至少把转换价格降低到24.00元。
修改意见3:
延长不可赎回期至7年
债券价值=1000*5%*(P/A,7%,3)+1000*(P/F,7%,3)=50*2.6243+1000*0.8163=947.52(元)
转换价值=1000/25*20*(F/P,6%,7)=1202.88(元)
底线价值为1202.88元
1000=1000*5%*(P/A,K,7)+1202.88*(P/F,K,7)
1000=50*(P/A,K,7)+1202.88*(P/F,K,7)
当K=7%时,
50*(P/A,7%,7)+1202.88*(P/F,7%,7)=50*5.3893+1202.88*0.6227=1018.50
当K=8%时,50*(P/A,K,7)+1202.88*(P/F,K,7)=50*5.2064+1202.88*0.5835=962.20
由此可知,此时的税前资本成本介于7%和8%之间,符合介于7%和15.07%的条件,故可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