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姨,报了今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眼看着要考试...
发布时间:2021-12-19
我阿姨,报了今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眼看着要考试了,我帮他咨询一下考试答题技巧?
最佳答案
一、会计中级职称考试,单科成绩的有效期是一年。
二、说明
1、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
2、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以二年为一个周期。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通过了《中级会计实务》,第二年必须通过另外两门。如果第二年只通过《经济法》,财管没过,那么第三年必须报考《财务管理》和《中级会计实务》两门,第一年通过的《中级会计实务》成绩作废,第二年通过的《经济法》在第三年有效。如此滚动计算。
又比如,第一年通过了两科,第二年剩下的一科没有通过,那么,第一年考过的两科成绩均无效,第三年三科全部要重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中央级事业单位作为“营改增“试点单位已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6月,甲单位因开展涉及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经营活动购入一批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为117万元,其中增值税17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财务处建议做增加库存物品,减少银行存款各117万元处理。
要求:判断该项会计处理建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要求:判断该项会计处理建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
解析:
处理建议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的,按确定的成本(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库存物品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借:库存物品 1 000 000
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170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0
正确的会计处理: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的,按确定的成本(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库存物品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借:库存物品 1 000 000
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170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0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80000万元,负债总额为20000万元,债务平均利率为10%,企业所得税率为25%。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6000万股,以每股10元发行价格募集资本60000万元。公司预计下一年投资一项目,新项目实施后公司预计EBIT可达到15000万元,该项目投资额预计为40000万元。有两种融资方案:
方案一: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发行价格不变);
方案二:向银行借款40000万元,其利率为12%。
要求:1.计算筹资后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
要求:2.计算两个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
要求: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公司应该采用哪种方案筹资。
方案一: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发行价格不变);
方案二:向银行借款40000万元,其利率为12%。
要求:1.计算筹资后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
要求:2.计算两个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
要求: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公司应该采用哪种方案筹资。
答案:
解析:
1.(1)发行普通股筹资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
(2)银行借款筹资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
2.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的EBIT应满足下列等式:
3.根据筹资后的每股收益分析,选择筹资后每股收益最高的方案,即选择借款筹资。
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分析,因为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15000万元)大于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14000万元),借款融资有助于提高每股收益,即应该选择借款筹资。

(2)银行借款筹资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

2.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的EBIT应满足下列等式:

3.根据筹资后的每股收益分析,选择筹资后每股收益最高的方案,即选择借款筹资。
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分析,因为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15000万元)大于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14000万元),借款融资有助于提高每股收益,即应该选择借款筹资。
2×18年6月30日,甲公司决定进军银行业,其战略目的是在依托油气主业,进行产融结合,实现更好发展。2×18年8月1日,甲公司签定协议以160000万元的对价购入与其无关联关系的B银行90%的有表决权股份;2×18年11月30日,甲公司支付价款并取得实质控制权,B银行当日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8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90 000万元。
要求:计算甲公司合并成本与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并简要说明该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要求:计算甲公司合并成本与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并简要说明该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甲公司合并成本与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160000万元-190000万元×90%=-11000万元。该差额应体现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中,并且,在当期期末时,体现在购买方编制的当期合并利润表中,计入合并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不影响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12-30
- 2021-08-01
- 2021-02-04
- 2021-03-11
- 2021-04-05
- 2021-03-24
- 2021-03-12
- 2021-05-05
- 2021-02-27
- 2021-04-07
- 2021-01-27
- 2021-12-18
- 2021-01-04
- 2021-03-04
- 2021-03-10
- 2021-04-16
- 2021-01-02
- 2021-04-18
- 2021-03-10
- 2021-02-25
- 2021-12-29
- 2021-04-03
- 2021-03-11
- 2021-03-13
- 2021-10-23
- 2021-04-21
- 2021-05-25
- 2021-04-22
- 2021-08-07
-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