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中级会计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发布时间:2021-01-21
2021年中级会计考试已公布报名简章,很多首次报考的小伙伴们就在问:21年湖南中级会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在哪里?想提前了解一下,别着急,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给小伙伴分享一下21湖南年中会计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的相关内容,速来围观!
一、2021年中级会计准考证打印入口:
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打印准考证,打印入口:(http://kzp.mof.gov.cn/)。
二、2021年中级会计准考证打印流程:
第一步: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第二步:点击左下角“准考证打印”按钮。
第三步:点击“中级准考证”按钮,进入准考证打印页面。
第四步:选择省份、报考证件,输入证件号码、附加码,点击“查询”。
第五步:下载、打印准考证。
三、2021年中级会计准考证打印常见问题:
1、准考证打印时间截止后不能再打印准考证怎办?
这里需要提醒广大考生打印准考证赶早不赶晚,千万别等到最后一天或者最后一刻再去打印,以免出现意外状况而错过打印时间。
2、登录系统打印准考证时,在报名系统选完省份、填完证件号会填写附加码,可能会遇到附加码不出现的情况?
需要设置一下浏览器的兼容性。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要使用IE浏览器。如果你使用的是IE10或IE11,需要先把系统域名加入兼容视图。
3、在打印准考证时可能会遇到系统提示“无此人准考证数据”,两种情况:
①是报名时身份证号填写错误,请考生与报名信息表核对;
②是没有缴费,报名不成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不能参加考试。如是他人代报名的,请考生与代报人核实情况。
4、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并查看自己身份证是否过期,如果考前不幸丢失了身份证或者身份证过期失效,需提前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或由公安部门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带照片),以免影响考试。
5、忘记打印/丢失准考证怎么办?
如果未超过打印截止日期,直接登录报名网站,找到准考证打印入口进行打印即可。准考证最好多打印几份备用,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保存,以免考前找不到而耽误考试。
以上就是2021年湖南中级会计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的相关信息!如果还想了解中级会计考试的更多信息,也可以持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我们会一直更新考试相关资讯!现在就可以多去学习着,争取一次通过中级会计考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有关资料如下: (1)2010年,该研发项目共发生材料费用200万元,人工费用500万元,均属于研究阶段支出,以银行存款支付人工费用。 (2)2011年年初,研究阶段结束,进入开发阶段,该项目在技术上已具有可行性,甲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将继续为该项目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后,将立即投产。 (3)2011年,共发生材料费用430万元,人工费用47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另发生相关设备折旧费用100万元,2011年发生的支出均符合资本化条件。 (4)2012年1月1日,该研发项目研发成功,该项新产品专利技术于当日达到预定用途。 (5)甲公司预计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为5年,该专利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甲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税法规定该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年限和残值与会计相同。 (6)2012年年末,该项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20万元,计提减值后,摊销年限、摊销方法和残值不需变更。 (7)其他资料: 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甲公司该研究开发项目符合上述税法规定。 ②假定甲公司每年的税前利润总额均为100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③假定甲公司除无形资产外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 ④假定不考虑所得税之外的其他税费的影响。 要求: (1)编制2010年甲公司无形资产研发项目的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2011年和2012年甲公司无形资产研发项目及摊销、减值的相关会计分录。 (3)分别计算2010年至2013年的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分录。
(1)2010年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700
贷:原材料200
应付职工薪酬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500
贷:银行存款500
借:管理费用7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700
(2)2011年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000
贷:原材料430累计折旧100
应付职工薪酬470
借:应付职工薪酬470
贷:银行存款4702012年
借:无形资产1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000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00(1000/5)
贷:要计摊销200
减值测试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1000÷5=800(万元)
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800-720=8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8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0
(3)
①2010年年末
2010年无暂时性差异,应交所得税=(10000-700×50%)× 25%=2412.5(万元),所得税费用为2412.5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24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412.5
②2011年年末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计税基础=1000×150%=15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500万元(1500-1000),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万元
应交所得税=10000×25%=2500(万元)所得税费用为2500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2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0
③2012年年末
计提减值准备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20万元,计税基础=(1000-1000÷5)×150%=1200(万元),暂时性差异为480万元,其中400万元(1200-800)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80万元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0-(1000×150%÷5-1000÷5)+80=9980(万元)
应交所得税=9980×25%=2495(万元)所得税费用=2495-20=2475(万元)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2475
递延所得税资产2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495
④2013年年末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720-720/4=540(万元)
计税基础:(1000-1000÷5×2)×1 50%=900(万元)
暂时性差异=900-540=360(万元),其中300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300万元是假设不计提减值时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不计提减值时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00-1000÷5×2=600(万元),计税基础=1000×150%-1000×150%÷5×2=9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0-600=3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60-300)× 25%=1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20-15=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0-(1000×1 50%÷5-720÷4)=9880(万元)
应交所得税=9880×25%=2470(万元)所得税费用=2470+5=2475(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24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470
递延所得税资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所有单位都应以权责发生制作 为会计核算基础。( )
我国所有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2009年5月15日,甲股份有限公司因购买材料而欠乙企业购货款为50000000元,由于甲公司无法偿付应付账款,经双方协商同意,甲公司以普通股偿还债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场价格每股为3元,甲公司以16000000股抵偿该项债务(不考虑相关税费)。乙企业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3000000元。假定乙企业将债权转为股权后,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核算。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为( )元。
A.1000000
B.8000000
C.6000000
D.2000000
企业在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
A.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
B.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
C.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当和折现率相一致
D.内部转移价格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1-28
- 2020-08-01
- 2020-03-03
- 2020-09-19
- 2020-08-04
- 2019-07-12
- 2021-06-03
- 2020-09-18
- 2021-08-04
- 2021-01-21
- 2020-09-18
- 2019-01-06
- 2020-08-08
- 2020-08-08
- 2019-02-09
- 2020-03-02
- 2020-09-19
- 2021-10-16
- 2019-01-06
- 2020-09-19
- 2020-08-04
- 2019-07-12
- 2021-01-21
- 2020-03-13
- 2019-01-06
- 2021-01-31
- 2021-08-20
- 2020-09-18
- 2020-08-05
- 2019-07-12